有關(guān)于鄒普勝民間傳說 鄒普勝在故事中都是什么樣的
何野云本領(lǐng)高強(qiáng),又形骸放浪,所以在民間生出許多傳說。
據(jù)傳,何野云一日在山野中漫游,驟然烏云密布,雷聲霹靂,只好閃進(jìn)山邊破廟避雨,又饑又渴又遭雨淋,進(jìn)廟后蹲在神壇之下,思緒萬千。
何野云想著,當(dāng)初下山之時,師父曾囑咐,有光者,可輔助之。他投友諒時就誤把友諒理解為月亮(即光),直至朱元璋樹起大明旗號,他才知“明”是日月齊輝,才是真正的光。他知道投錯了主,但為時已晚,悔之莫及了。想著,想著,此時,仿佛有一仙女冉冉從天而降,何野云便將心中之事對她訴起苦衷來: “何某自幼攻天文,觀得元室氣息奄奄,江浙上空,紫微星亮,正應(yīng)在陳友諒身上,故投奔于他,孰料天下為朱元璋所得,陳友諒失敗,何某落魄,上蒼何其不公!”那仙女卻回答道:“何野云,你言道差了,枉你熟習(xí)天文,陳友諒雖是紫微星君降世,你卻不曉得帝王之星輪轉(zhuǎn)之中,六十回中有一遭是天犬星犯紫徽星君,此番卻正是天狗星得正位呢!”“啊,原來如此!”“再說,陳友諒得勝之后,只思榮華,你身為軍師未能諫阻,也是失職。這哪能說是天道不公!失民心者失天下。這你難道不懂么?”說著,就將仙衣一件,披于何野云身上,并說:“這一仙衣上的虱母,是為你護(hù)衛(wèi)的兵士,你穿在身上,可隱變形骸,餓時可從衣上取物充饑?!焙我霸茪g喜得不得了,睜開眼來,方知是南柯一夢。坐起定神之后,果然身上有一破衣,衣上虱子爭躍,伸手一抓,卻是芝麻一把,急送口中充饑,抬頭一望,神壇上有“九天玄女”一位,正如夢中仙女模樣。
從此,何野云披上仙衣,外人見衣上虱母亂跳,便稱何野云為虱母仙。
牡丹地
明洪武年間的一天,一位蓬頭垢面、鶉衣百結(jié)的中年人,踉踉蹌蹌地行走在潮陽貴嶼的田間小道上。太陽將要落山,夏日的酷熱有所收斂,但可以看出,暑熱折磨著這位又累又餓的中年人。遠(yuǎn)處的牧童看見他有好幾次跌倒了又爬起來,頑強(qiáng)地向有炊煙的村落走去。原來,這是元朝末年起義軍首領(lǐng)陳友諒的軍師何野云,潮汕民間廣為傳誦的虱母仙。推翻元朝統(tǒng)治者之后,義軍內(nèi)部發(fā)生內(nèi)戰(zhàn),陳友諒與朱元璋的起義軍自相殘殺,最后長江一戰(zhàn),慘敗身亡而告全軍瓦解。因?yàn)楹我霸茲M腹經(jīng)綸,胸有雄兵百萬,上曉天文,下曉地理,洞悉風(fēng)水,善于建筑又懂醫(yī)道。此人不除,終為明王朝的心腹之患,為了鏟除異己,朱元章派兵緊緊地追捕。何野云只得帶著一身的才華和一腔的悲憤,向蠻荒的南方倉慌逃跑。
初夏的天氣說變就變,白天烈日當(dāng)空,閃電隨著夜幕的降臨劃破長空,風(fēng)雨交加,雷鳴電閃,暴雨傾盆而下,平整的稻田頓時變成澤國。依山而居的陳老漢,乘著暴雨的間隙,披著蓑衣,抗著鋤頭,摸黑到自己的田地里巡視,當(dāng)他吃力地把沖到田里的一股洪水引到溝里的時候,已經(jīng)是二更天了。天伸手不見五指,他伴著滾滾的雷聲,借著天上的閃電,跌跌撞撞地往家里摸。在離家約十步遠(yuǎn)的地方,被一個橫躺在地下的人絆了一跤,整個人就壓在這個人的身上,鋤頭拋出去老遠(yuǎn),陳老漢嚇了一跳,順手摸一摸這個人的腦袋和鼻子,雖然六月雨水如冰霜,這個人的腦袋滾燙,鼻子還在呼吸。他顧不得去找丟失的鋤頭,敲開自己的家門,喊出老伴和兩個女兒,把地下的人抬回家。吩咐老伴先熬一碗姜湯,再熬一鍋稀飯,自己動手為中年人換了一身干靜的衣服。何野云喝了姜湯,一口氣緩過來了,一鍋香噴噴的稀飯就著甕底的老菜脯,一會兒就吃得底朝天。陳老漢問其姓名,他只答了一句“相逢何必要相問,野鶴閑云任逍遙,你就稱我何野云吧?!?便又倒下昏昏睡去。
一直睡了兩天兩夜,何野云醒來,為了不連累陳老漢,便謝恩告辭。陳老漢對何野云說:“您有病在身,如不嫌屋破家貧,就多住幾天,有我吃的就有您吃的,等身體復(fù)原后再走?!标惣业膬蓚€女孩也熱情挽留,何野云只好留下。陳老漢的大女兒十六歲,二女兒十四歲,兩個女兒模樣兒俊俏,但因?yàn)榧邑?,居住的屋子又潮又暗,大女兒癩痢頭,二女兒渾身濕疹,俗稱“粗皮”,只有八歲的兒子,生得眉清眼秀。何野云養(yǎng)病其間,陳老漢的兩個女兒端茶送水,熱情周到,在逃亡的生涯中,何野云又一次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一天早晨,大病初愈的何野云到屋前散步,順便了解四周的環(huán)境,放眼一望,風(fēng)景秀麗。但見陳老漢的屋子雖破,但依山而筑,面前的稻田一望無際,稻田的盡頭,一條如練如帛的大江向大海奔流而去。時值初夏,天地間呈現(xiàn)出一派勃勃生機(jī)。何野云信步往江邊走去,站在岸上,回望遠(yuǎn)處的群山,起伏連綿,逶迤有致,像一朵含苞欲放牡丹花。面對這大好風(fēng)水,何野云吃了一驚,陳老漢的家,竟然端端正正地建在牡丹花的上面,這是一塊陽居的寶地,得此居者,其子女美貌而富貴,只因房子蓋得不好,牡丹不能怒放,鎖不住富貴之氣。這需要修建房子,引紫氣東來,沐浴上天的甘霖,滋潤含苞欲放的牡丹花。何野云頓悟,陳老漢的女兒為什么一個“癩痢頭”,一個“粗皮”。
第二天,何野云叫陳老漢的大女兒燒了一鍋開水,在山坡上的皂角樹上摘了幾個成熟的皂角,加上家里的茶籽枯搗碎后煮成湯,讓她洗頭,還吩咐今后洗頭就用這種皂角、茶籽枯湯水洗。又到后山采來幾種鮮花煮成湯,讓陳老漢的二女兒泡浴、洗臉。伸手在破襖里摸出半兩碎銀,讓陳老漢買來十幾擔(dān)貝灰,說自己閑來無事,要幫陳老漢把房子自修一修。于是何野云把北面的窗封掉了,朝南的大門改寬了,屋子的南面和東面都開了窗,填高和加寬了大門前的土埕,在屋四周蓋起了一人多高圍墻。圍墻往外傾斜,東面開了一個和圍墻一樣傾斜的如意門,進(jìn)了如意門,才能走進(jìn)向南的大門。老實(shí)巴交的陳老漢望著傾斜的圍墻和歪斜的如意門,哈哈大笑地說:“老何,看您手藝不錯,可砌出的圍墻歪歪歪斜斜,經(jīng)不住一陣風(fēng)雨”,何野云回答說“這斜圍墻和歪門閭一百年都不會倒的,盜賊難以逾越,從里面又很容易翻出去”說罷,后退幾步又往前一沖,借著圍墻的坡度,輕輕地翻過墻頭,穩(wěn)穩(wěn)地站在墻外。如今潮汕人有很多歪門閭和斜寨墻的傳說和遺跡,都是出之何野云之手。
幾天后他又從山上找來一種肉質(zhì)植物,植于圍墻的四角,告訴陳老漢,這種草藥叫“朥蔸”也可用其粘液貼鬢與梳頭,抹頭擦臉,既可防白發(fā)與脫發(fā),又可用它柔潤肌膚。這就是今天在美容業(yè)中流行一種叫蘆薈的神奇草藥,美容效果得到愛美人士的一致認(rèn)可。早在明代以后,潮汕人喜歡在自家庭院種的“朥蔸”,潮汕少年臉上長青春痘,老人們用朥蔸汁往他們臉上抹,反復(fù)幾次,幾天之后居然光滑了。很多人都認(rèn)為蘆薈是八十年代以后從日本、美國引進(jìn)的。其實(shí)“朥蔸”這東西,自從明代何野云種植以后。不管滄海桑田,風(fēng)云變幻,潮汕一直有人在庭院種植至今,“朥蔸”在潮汕從沒有斷過香火。只是近幾年種的人越來越多,每戶人家都種好幾盆,除了用于美容之外,一些新品種還被用來食用,這是后話。
再說安定下來以后,何野云每日幫助陳老漢拾掇菜園,教陳老漢的孩子讀書寫字,指導(dǎo)姐妹倆用鮮花護(hù)膚美容,用含有皂甙的皂角、茶籽枯潔發(fā)、護(hù)發(fā),使陳氏姐妹倆獲得了健康、自然的美。閑來無事,一壺米酒,幾味潮汕小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兩個中年漢子推心置腹逃亡的生活也悠然自得。日月如梭,一晃已過數(shù)月,陳老漢的兩個兒女的“癩痢頭”和“粗皮”早已痊愈,出落得長發(fā)飄逸,肌膚柔潤,楚楚動人。
忽一日,何野云稱要到外地訪友,披上破襖向陳老漢辭行,臨別對陳老漢說“您兩女將為大戶人家媳婦,能為您置田蓋屋,置田可矣,但切不可因蓋新厝而離開此屋,此屋蓋在牡丹花地,‘牡丹花開,母儀天下’。為我所蓋,您便是國舅爺,是我所修,要慢約一個甲子六十年,此花大約百年之內(nèi)開放,汝曾孫將為國舅。雖汝等雖居破廬,但換得代代美女,世世富豪,也將換得子孫方圓千里帝王居?!辈⒍囟馗嬲],世代要用皂角、茶籽枯洗頭,用鮮花泡澡,用“朥蔸”護(hù)理皮膚,以彰養(yǎng)牡丹的富貴之氣。陳老漢問:“何兄,您究竟是什么人?”何野云淡淡一笑說“我乃虱母仙也”言必,飄然而去。
虱母仙走后的第三年,陳老漢的兩位女兒,先后嫁與大戶人家,兩位女兒為娘家送來不少金銀財寶,陳老漢家道殷實(shí),但記住了虱母仙臨別的話,一直在老厝里居住。后來孫子娶一絕色美女為妻,生有一男一女。此女有羞花閉月之貌,沉魚落雁之色,終成為明朝正德年間的陳皇后,其子便為潮陽民間廣為傳說的陳國舅陳北科?;屎蟮艿荜悋送砟昊丶亦l(xiāng)貴嶼建屋,皇上恩準(zhǔn)他按北京四合院的式樣建造國舅府,于是 “四點(diǎn)金”,“下山虎”,“駟馬拖車”,這種建筑樣式流傳了下來?!俺敝莅傩肇龋┏堑刍示印?,如今全國各地只有潮汕地區(qū)的民居是黃瓦紅梁,龍頭屋角,充滿皇家的氣派?!皳Q得子孫方圓千里帝王居”一語成懺。陳家歷代出美女,陳老漢和傳人并不保守美容的方法,虱母仙傳播的綠色美容方法也因此廣播潮汕民間,成為潮汕民間美容的風(fēng)俗習(xí)慣,潮汕人在現(xiàn)代洗滌、化妝品泛濫以前,都習(xí)慣用茶子枯、皂角洗頭,用蘆薈治理皮膚病,用鮮花泡澡、洗臉。因此明洪武以后歷朝歷代,潮汕的美女并不遜色于吳越佳人。
澄海雞肝散與虱母仙
相傳某日午后,澄城一藥行老板正在修葺他的藥店,他正想擇一個吉日良辰新開張。正在這時候,一個游方道士踏進(jìn)藥店內(nèi),身上披著一件滿是跳虱的道袍,正是虱母仙。藥行老板激動得幾乎說不出話來,連忙招呼道長上坐并泡茶奉飲。三杯茶后,老板懇請虱母仙為其藥店開張選時擇日。虱母仙答應(yīng)了,他環(huán)視四周,說了一句話“日照蕭墻(照壁)便為藥店開張之時!”即刻飄然而去。
藥行老板大喜之后卻是大失所望,因?yàn)樗幮懈浇幸豢冒倌旯砰?,樹葉茂密繁盛,遮擋陽光,日頭照不到照壁!但老板轉(zhuǎn)念一想,既然虱母仙說了,自然有他的仙機(jī)。即叫家人備好鞭炮,隨時準(zhǔn)備燃炮開張。連等幾天,無動無靜。有一日,正是黃道吉日,街坊們都在這個日子做好事。巳時時分,一客人扛一銅鏡給親戚娶媳婦相賀,打從藥行門口經(jīng)過。時已近午,陽光猛烈,一映射,一束陽光竟然照到照壁上!老板大喜:“此乃天意也!”立即吩咐鳴炮開張!此家藥行經(jīng)營的是“雞肝散”,雞肝散乃滇香薷、四棱蒿磨粉制成,因顏色有點(diǎn)像雞肝,故稱雞肝散,有清熱解毒,止血鎮(zhèn)痛的功效,能治咽喉炎,扁桃腺炎,感冒,風(fēng)火牙痛等炎癥,對治療小兒疳積有特效。
據(jù)老輩人相傳,澄海此家藥行的雞肝散療效顯著,其全盛時期,奴仔疳積,其父母將其抱至藥行門口,即愈,甚是神奇。百姓皆云此乃虱母仙注意到海陽縣小孩多此病癥,特出手相助!
坑水變酒嫌無糟
傳說明代洪武初年,揭陽地美都大湖村,地居海陽、揭陽、潮陽三縣官道經(jīng)過之交叉口,村里有個姓柳的大姆在這里開了間小食店。這柳大姆雖然手腳利索勤快,可生活卻十分清苦。
一天晌午,來了一個邋遢老道,頭戴斗笠,身披破襖,肩背漁鼓,來到食店不遠(yuǎn)處,便坐在一塊大石上彈起漁鼓,唱起道曲來,引得小孩們都來圍觀。那老道唱完道曲之后便喝起坑水來。柳大姆十分可憐他,盛了一碗粥給他吃。老道吃完后笑著說:“好!好!好人必有好報?!彪S后,便脫下破襖來捉虱子,送入口中啃得嗶嗶響,引得小孩子們一陣哄笑。
自此,這怪老道兩三天便來一次,每次都是坐在大石上吃柳大姆給的粥,吃后便捉虱。
有一天中午,老道吃了柳大姆的粥之后竟問起柳大姆要不要賣酒食?柳大姆說要是要,只是無本錢可販酒來賣。
老道見說,便叫大姆取來一個大水缸,隨后到后面山坑引來清水,流進(jìn)水缸里就變成香噴噴的水酒。從此,柳大姆便賣起好酒來了。家境漸漸寬裕起來。
家境一富裕,柳大姆也就不象從前那么勤快了,竟買奴使婢起來。
有一天,村里有人來向她買酒糟養(yǎng)豬,而她卻無酒糟可賣,便埋怨起老頭單給酒,不給糟。要是兩件都有就更好賺錢。
第二年春天,怪老道從這里經(jīng)過,柳大姆一見,急忙走過去拉住他,要他給酒糟。老頭笑著說:“好!你要糟就糟。”說完便向后山坑走去。
老道去后卻不見轉(zhuǎn)來,柳大姆忙叫人到后山去看看。只見石側(cè)堆著一堆酒糟,石上留著一行字:“婆心比天高,坑水變酒嫌無糟。”下邊寫著“虱母仙”三字。這時,人們才知那怪老道原來是虱母仙。
從此,柳大姆酒缸的酒就依然成了坑水,一點(diǎn)酒味也沒有了。因此,“婆心比天高,坑水變酒嫌無糟”這句話,就成為諷刺貪心之人的俗語。
虱母仙看風(fēng)水建宅居
傳說虱母仙從水磨潭下山后,沿東山腳向東而去,來到鄒堂山麓在“隱仙洞”住下來。
有一天,站在洞口大石上,向前眺望,山下一馬平川,江水茫茫;轉(zhuǎn)身再望后山,鄒堂山有如屏風(fēng),這時虱母仙贊道:“山前好面堂,鄒堂好后壁?!?/p>
虱母仙的贊語傳到鄒堂鄭族南莊公耳中,南莊公暗想“可能是傳說中的虱母仙吧”,于是請他去立建門樓。這鄒堂烏門頂?shù)摹凹t門樓”,“白門樓”就是虱母仙給建造的。
不久還為鳳鳴村林員外建了林厝祠堂;翁厝寮翁員外請他營造翁家祖墳;地美都四鄉(xiāng)陳員外請去建造祖祠、祖廟,外隴村還請去營造鄉(xiāng)里神廟,外隴陳員外請虱母仙建的神廟,是在村東南方,不供三山國王,供奉的是村的地頭老爺,神廟建成后,虱母仙建議改稱“龍尾老爺”。在明朝中葉,四鄉(xiāng)陳有一房遷移來外隴村后創(chuàng)后田村的陳姓,模仿外隴陳供奉起“龍尾老爺”來,至今后田村東面煙墩山尾還有一座龍尾爺宮,就是虱母仙建的“龍尾爺”。
后來虱母仙為桑浦山下為人揀地,一日午睡,他把仙衣脫后放在桌子上便上床睡覺,請他揀地的女主人見其衣滿是虱子,誤為不潔,煮了一鍋清水浸洗仙衣,仙衣下水“吡吡!咆咆!”響了起來,死了許多虱子。此時床上的虱母仙全身疼痛,猛醒過來,只搖了搖頭嘆道:“天意!天意!吾命不長矣!”
從此,何野云一病不起,叫來揀地主人,把自己所學(xué)的醫(yī)治奇難雜癥和勘地建房知識撰寫成的“緯易解”贈送他。第二天虱母仙便云游去了,一去不返,不明所終。
傳說后來潮汕的醫(yī)治奇難雜癥、觀風(fēng)水、揀地建屋、造墳的知識就是從“緯易解”來的,可惜這書后來也不見了,只是傳言而已。
榕竹
在大南山北背下面一些鄉(xiāng)村,每到元宵佳節(jié)張燈時,還要在門頂掛上一把榕(念“成”)竹枝葉。
相傳元末農(nóng)民義軍四起,江南陳友諒有軍師何野云輔助,所向披靡,長驅(qū)來到潮陽境內(nèi)。正月十四日早,有一女子來到義軍營帳,哭求義軍救她一命。這女子原是富豪之婢,富豪聞知義軍到來,畏懼家戶被抄,暗中派人與元軍聯(lián)絡(luò),準(zhǔn)備將婢子獻(xiàn)與元軍首領(lǐng)為妾,婢子聞得風(fēng)聲,便夤夜趕來義軍營中,請求救護(hù)。陳友諒得知此訊,怒拔寶劍,下令出兵擒拿富豪,進(jìn)擊元軍。那女子納頭便拜,感恩不盡。
傳令中軍正待離帳時,突然那女子跪稟道:
“義軍憐弱救奴婢一命,奴婢當(dāng)銜環(huán)結(jié)草報答。只是奴婢鄰里鄉(xiāng)親皆是善良之輩,恐怕義軍到時,錯遭連累。望三思而后出兵!”
陳友諒聽著,緊鎖雙眉,按劍不語。這時,軍師何野云上前說道:
“此事不難。你回家之后,可告知鄉(xiāng)親良善之輩,在門上掛上榕竹枝葉一把為記號,義軍見有榕竹者便不進(jìn)門驚擾為是!”
“好!”陳友諒囑咐那女子急速回家,暗中依軍師之計而行。
正月十四日下午,陳友諒義軍攻打元軍,擒捉富豪。面對門上有掛榕竹為記者果然秋毫無犯。從此,每到元宵佳節(jié),這一帶鄉(xiāng)民在張燈時,也在門頂掛上一把榕竹葉。
仙城
虱母仙從大南山下來后,便住在山門(今聞光)村,幫助建寨門了。虱母仙在建寨門之余,想起應(yīng)該為這里的人做點(diǎn)好事,摸摸袋里有水銀杉種子,于是便在鄰近播種,至今,聞光鄉(xiāng)里的水銀杉,聽說便是當(dāng)年虱母仙種植的呢!
虱母仙建寨門,不但畫圖紙,還動手幫助施工,和主人越來越熟悉了。主人問他喜歡吃什么東西,虱母仙從江浙來,江浙習(xí)慣燒乳豬,虱母仙以為熟人有話便直言,說要吃燒豬。并且親自動手燒乳豬吃。主人當(dāng)然滿足虱母仙要求。一日,主婦偶然來到虱母仙住處,見他將乳豬殺得嗷嗷叫喊,于心不忍,告訴丈夫,靠這個人是不能建出好寨門的!理由是殺乳豬無好頭彩,不吉利。主人聽了妻子的話動搖了,便封了幾兩銀子將虱母仙辭退了。如今的聞光寨門只建一半,傳說便是當(dāng)時留下來的呢!
山門辭退虱母仙,虱母仙立即被虱城聘請來建“城”了。虱母仙來到這里,便把吃燒乳豬習(xí)慣改掉了,用心測量,繪圖。他計劃用一百方墻筑接,圍成一個圓形的城寨。主人看了圖紙,十分滿意。虱母仙便親自參加合灰沙土,指揮筑城。
開始鄰近鄉(xiāng)村沒有什么新奇的看法。后來一方方城墻按起來,有一些人便感到驚訝:了不得!城若建成,地理且不說,就實(shí)際來看,固若金湯,可守可攻,不簡單。
不知是誰到官府告密,說是虱母仙建城是圖謀反,于是官府便下測禁止建城,這時,百方城墻已筑了九十九方,無奈只得停工,至今仍沒有補(bǔ)上。因?yàn)槌鞘鞘赶芍鞒纸ㄖ?,后人便稱這個鄉(xiāng)里為仙城了。
仙泉
虱母仙建仙城未竣工離開之后,躑躅來到了河浦迭石山下,徘徊之際,猛然見林中有一婦女正往樹上結(jié)繩,準(zhǔn)備上吊。虱母仙一見,非同小可,急急趕到樹下,輕輕喊了一聲:
“大嫂你這是——”
那婦人聞得背后有人喚她,猛地回首,見是一個衣著邋遢老道士,不得不轉(zhuǎn)身回來答應(yīng):
“道長,我可沒法活下去了!”
虱母仙細(xì)問之下,方知是大嫂新寡,守一幼兒,耕種數(shù)畝水田。因天久干旱,禾苗將枯,水源被強(qiáng)人霸占,看看此造收成無望,便尋短見。虱母仙曉得勸說不易,心生一計,說:
“大嫂,我口渴難耐,煩你燒碗開水解渴”。
那婦人看這邋遢男子在旁,短見已尋不成,倒不如做件好事,轉(zhuǎn)身上山寮燒開水去了。
等到那婦人捧著開水來到田邊時,滿田灌滿清水,好了,禾苗得救了!
“道長!道長,開水燒好了!”
任憑婦人叫喊、尋找,不見邋遢道士身影。他放下碗,到田邊一看,田塍一個小眼里清水汩汩冒出。婦女恍然大悟剛才這是遇見神仙來救活禾苗。救活她一家!
原來泉眼是虱母仙趁大嫂燒開水之時,用拐杖捅開的!后人便稱此泉眼為仙泉!
戲弄忘恩僧人
相傳有一次虱母仙,云游到了達(dá)濠某深山佛寺。見佛寺因隱居深山僧人生活十分貧瘠,便在寺廟附近山頭的石縫上畫了圈,此后每日都從石縫里流出大米來,僧人的生活因此得到了改善,虱母仙也在此小住起來。每日在潮州府各地云游,但一到寺廟早、午開膳的時候他就憑空出現(xiàn)在寺廟的齋堂上用膳。久而久著寺廟里的和尚開始討厭起了虱母仙,有一天和尚們商量起來錯開時候提早開膳,當(dāng)虱母仙回到寺廟齋堂用膳的時候,和尚們早已吃飽了。這時候和尚暗地里偷笑,誰知虱母仙居然走到大殿前的放生池釣起魚來,把釣起來的魚架在香爐上烤。佛門可是清規(guī)之地,哪可在此殺生,更怎能在供佛的香爐上烤魚,那可是大罪過。和尚馬上跑上前阻止,誰知這時候虱母仙居然憑空飛走了。等和尚回過神來,卻看到架在香爐上的原來是幾塊番薯。
此后達(dá)濠寺廟里石縫也不再出米了,據(jù)說是被虱母仙帶到關(guān)埠石井村前石井巖三峰古寺,但后來有僧人貪心而把石縫挖大想多流一些,結(jié)果適得其反,米也出不來了。
雙溪嘴沉船,石井巖出米
俗語“雙溪嘴沉船,石井巖出米”指的是有一些人遭了殃,而有的人卻因此而發(fā)財;有的虧損,而有的因此而得益。
傳說何野云羽仙后,被任命為潮州府三江(韓江、榕江、練江)水神,他決心除霸懲強(qiáng),救濟(jì)貧民,管好榕江。何野云首先觀察了榕江地形,安頓水族,任命獅、象把守榕江江口,又命大象鎮(zhèn)守雙溪嘴,把榕江整理得有條不紊。
不久,人們就發(fā)覺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財主、豪紳的船只常常在雙溪嘴沉沒,而關(guān)埠石井村前石井巖三峰古寺卻每日都從石縫里流出大米來。因而就有了“雙溪嘴沉船,石井巖出米”之說。原來,凡是過往的船只,何野云都要調(diào)查一番,凡運(yùn)載的是不義之財者都沒收。特別是掠奪敲榨農(nóng)民而得來的大米,帆船運(yùn)載到雙溪嘴,何野云就令鎮(zhèn)守的神出鬼沒龜將其翻沉,并將大米儲積起來,每日計算著從石縫流出,以賑濟(jì)瀕臨死亡的貧苦村民。久而久之,人們就把一些人遭殃,一些人發(fā)財;有人虧敗,有人得益的事,稱為“雙溪嘴沉船,石井巖出米”,并作為一句俗諺而流傳下來。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