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鳶的歷史源流和形態(tài)特征
紙鳶是中國傳統(tǒng)手工藝品,古有“鷂子” “紙鶯”等別名,它造型多樣且色彩對比強烈,不論是外觀造型的形式上還是其所承載的文化意蘊的內容上,紙鳶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紙鳶本身的功能在歷史中不斷發(fā)生變化,從最初用于傳遞戰(zhàn)事信息,到后來用于民間休閑玩耍,再到表示吉祥祝福的夙愿,而后又成為一項體育競技項目……紙鳶依托于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狀況,反應了當時的社會風貌。
歷史源流:
紙鳶有著千年的歷史,唐代詩人元鎮(zhèn)《有鳥》詩:“有鳥群紙鶯,因風假勢童子牽。去地漸高人眼亂,世人為爾羽毛全。風吹繩斷童子走,馀勢尚存猶在天?!?/span>宋代詩人陸游《觀村童戲溪上》詩:“竹馬踉蹡沖淖去,紙鳶跋雇挾風鳴”。明代郎瑛《七修類稿》記載:“紙鶯俗曰鴉子者,鵝乃擊烏幾不太高,擬今紙鶯之不起者”。
紙鳶在題材的選擇上來源于生活中的事物,例如各種植物和動物,總體來說,紙鳶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具體來說,不同題材的紙鳶所寄托的情感會有一些區(qū)別。楚漢時期,張良曾借助于紙鳶來奏唱楚歌,這是“四面楚歌”這一典故之中的一個元素;根據《南史》記載,南朝梁武帝曾用過紙鳶請求救援。
至宋代,紙鳶的軍事用途被淡化,它的意義被人們的娛樂需求取而代之。紙鳶實用性降低的同時審美性有了極大的提升,因此自宋起,到明清,紙鳶逐漸發(fā)展成為了一種傳統(tǒng)的手工藝術品。從居民生活角度來看,紙鳶是人們用于體育鍛煉的工具;從文化價值來看,紙鳶承載著相應歷史時期的社會面貌,從中可以窺探出當時的社會現狀。
形態(tài)特征:
傳統(tǒng)紙鳶形態(tài)多樣,藝術造詣獨具匠心。在表面的圖案設計上,它與年畫、刺繡、剪紙等傳統(tǒng)手工藝術相結合,展現了豐富的圖像內容;在內容上,它與各種神話故事等題材融合起來,表現了深厚的文化意蘊;從裝飾手法上看,紙鳶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對稱,如此整齊劃一的設計有助于借力飛行;在色彩上看,紙鳶色彩對比強烈,不同的紙鳶辨識度極強;在三維立體層面來看,它對自然有著較為逼真的還原,表現不同地區(qū)的地理和社會特征。
紙鳶有四種表現形式:動物類、植被類、故事類、敘事類。其中,動物類紙鳶如蝴蝶象征愛情與自由、蝙蝠象征福瑞安康、燕子象征農事與豐收等。植物類紙鳶如牡丹寓意富貴、蓮花寓意高潔等。故事類多以各種神話傳說為代表。敘事類紙鳶則是通過形象來傳達某些事物或意象。
他們主題鮮明,結構巧妙,形成了特色的紙鳶文化。紙鳶是藝術與審美文化的載體,中華民族共同審美意識的結晶,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