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的一生:太史慈怎么死的?
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名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后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
太史慈的一生
太史慈年少時已是十分好學(xué),后擔(dān)任本郡奏曹史。當(dāng)時本郡與本州之間有嫌隙糾紛,是非曲直不能分,而結(jié)案的判決多以先讓有司(掌刑賞之官吏)知事者較有利。其時本州的奏章已先發(fā)去有司處,郡守恐怕落后不利,于是求取可為使者的人。太史慈時年二十一歲,被選為使,乃日夜兼程取道,抵達(dá)洛陽,先到公車門前等候,待見州吏亦至,才開始求通上章。太史慈假意問州吏道:“君也是前來欲求通章的嗎?”州吏答道:“是的?!碧反扔謫枺骸白嗾略谀睦?”州吏道:“在車上。”太史慈便說:“奏章題署之處確然無誤嗎?可否取來一視。”州吏殊不知太史慈乃是東萊人,便取出奏章相與。誰知太史慈先已藏刀于懷,取過州章,便提刀截而毀之。州吏大驚高呼,叫道:“有人毀壞我的奏章!”太史慈便將州吏帶至車間,跟他說道:“假使你沒有取出奏章給我,我也不能將其損壞,我們的吉兇禍??峙露紩嗟葻o免,不見得只有我獨(dú)受此罪。
與其坐而待斃,不若我們俱同出走逃亡,至少可以保存性命,也不必?zé)o謂受刑。”州吏疑惑地問:“你為本郡而毀壞我的奏章,已經(jīng)成功,怎堋也要逃亡?”太史慈便答:“我初時受本郡所遣,只是負(fù)責(zé)來視察你們的州章是否已經(jīng)上通而已。但我所做的事卻太過激烈,以致?lián)p毀公章。如今即使見還,恐怕亦會因此見受譴責(zé)刑罰,因此希望一起逃去。”州吏相信太史慈所言,乃于即日俱逃。但太史慈與州吏出城后,卻潛遁回城通傳郡章,完成使命。州家知其事,再遣另一吏員往洛陽通章,但有司卻以先得郡章的原因,不復(fù)查察此案,于是州家受其短。太史慈由是知名于世,但他亦成為州家所仇視的人物,為免受到無妄之災(zāi),乃避居于遼東。
初平四年(193年),北海相孔融聞知此事,十分稱奇,于是數(shù)次遣人動問太史慈的母親,并奉送贈禮作為致意。適逢孔融為對付黃巾軍,出屯于都昌,卻被黃巾軍將領(lǐng)管亥所圍困。太史慈從遼東返家,母親對他說:“雖然你和孔北海未嘗相見,但自從你出行后,北海對我贍恤殷勤,比起故人舊親,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如今為賊所圍困,你應(yīng)該赴身相助?!庇谑翘反攘艏胰蘸?,便獨(dú)自徑往都昌而行。當(dāng)時賊圍尚未太密,于是太史慈乘夜伺隙,沖入重圍見孔融,更要求他出兵討賊。
孔融不聽其言,只一心等待外援。但外救未至,而賊圍日逼??兹谀擞婕庇谄皆鄤洌上С侵袩o人愿出重圍,太史慈便自求請試一行??兹诒愕溃骸艾F(xiàn)今賊圍甚密,眾人皆說難以突圍,你雖有壯志,但這始終是太艱難的事罷?”太史慈答道:‘“昔日府君傾意照料家母,家母感戴府君恩遇,方才遣我來相助府君之急;這是因為我應(yīng)有可取之處,此來必能有益于府君。如今眾人說不可突圍,若果我也說不可,這樣豈是府君所以愛顧之情誼和家母所以遣我之本意呢?情勢已急,希望府君不要懷疑。”孔融這才同意其事。
于是太史慈嚴(yán)裝飽食,待天明之后,便帶上箭囊,攝弓上馬,引著兩騎馬自隨身后,各撐著一個箭靶,開門直出城門。外圍下的賊眾皆十分驚駭,兵馬互出防備。但太史慈只引馬來至城壕邊,插好箭靶,出而習(xí)射,習(xí)射完畢,便入門回城。明晨亦復(fù)如此,外圍下人或有站起戒備,或有躺臥不顧,于是太史慈再置好箭靶,習(xí)射完畢,再入門回城。又明晨如此復(fù)出,外圍下人再沒有站起戒備,于是太史慈快馬加鞭直突重圍中顧馳而去。待得群賊覺知,太史慈已越重圍,回顧取弓箭射殺數(shù)人,皆應(yīng)弦而倒,因此無人敢去追趕。
不久,太史慈抵達(dá)平原,便向劉備游說:“我乃東萊之人,與孔北海無骨肉之親,亦非鄉(xiāng)黨之友,只是因為慕名同志而相知,兼有分災(zāi)共患之情義。方今管亥暴亂,北海被圍,孤窮無援,危在旦夕。久聞使君向有仁義之名,更能救人急難,因此北海正盼待貴助,更使慈甘冒刀刃之險,突出重圍,從萬死之中托言于使君,惟望使君存知此事?!眲淠藬咳荽鸬溃骸翱妆焙R仓篱g有劉備嗎!”乃即時派遣精兵三千人隨太史慈返都昌。賊眾聞知援兵已至,都忙解圍散走??兹诘脻?jì)無事,更加重視太史慈,說道:“你真是我的少友啊?!笔虑檫^后,太史慈還啟其母,其母也說:“我很慶幸你得以報答孔北海啊!”
興平二年(195年),揚(yáng)州刺史劉繇與太史慈同郡,自太史慈離開遼東回來后,未與之相見,于是太史慈亦渡江到曲阿相視劉繇,未去而孫策已攻至東阿。有人勸劉繇可以任用太史慈為大將,以拒孫策,劉繇卻說:“我若用子義,許子將必會笑我不識用人?!币虼酥涣钐反葌梢曑娗?。及至神亭,太史慈獨(dú)與一騎小卒同遇上孫策。當(dāng)時孫策共有十三從騎,皆是黃蓋、韓當(dāng)、宋謙等勇猛之士。太史慈毫不畏懼上前相斗,正與孫策對戰(zhàn)。孫策刺倒太史慈的座下馬,更攬得太史慈系于頸后的手戟,而太史慈亦搶得孫策的頭盔。直至兩家軍隊并至神亭,二人才罷戰(zhàn)解散。
其后太史慈守護(hù)劉繇敗奔豫章,遁走于蕪湖,逃入山中,而稱丹楊太守。同時,孫策已經(jīng)平定宣城以東一帶,惟涇縣以西有六縣尚未平服。太史慈即進(jìn)駐涇縣,屯兵立府,為山越所附。后孫策親自攻討涇縣,終于囚執(zhí)太史慈。孫策見慈,即為其解縛,握著其手說:“尚記得神亭一戰(zhàn)嗎?如果卿當(dāng)時將我生獲,你會怎樣處置我?”太史慈說:“不可知也?!睂O策大笑,說道:“今后之路,我當(dāng)與卿共闖?!奔窗萏反葹殚T下督,還吳后授以兵權(quán),拜折沖中郎將。后來劉繇喪于豫章,其部下士眾萬馀人無人可附,孫策便命太史慈前往安撫兵眾。左右皆說:“太史慈必北去而不還了?!睂O策卻深具信心地說:“子義他舍棄了我,還可以投奔誰呢?”更替其餞行送別至昌門,臨行把著太史慈的手腕問:“何時能夠回來?”太史慈答道:“不過六十日?!惫蝗缙诙?。
關(guān)于太史慈降孫策一節(jié),《吳歷》有另一段文字記載:“太史慈于神亭戰(zhàn)敗,為孫策所執(zhí)。孫策素聞其名,即時解縛請見,詢問進(jìn)取之術(shù)。太史慈答:“破軍之將,不足與論事?!睂O策說:“昔日韓信能定計于廣武,今策亦能向仁者詢求解惑之法,你又怎堋要推辭呢?”太史慈便道:“揚(yáng)州軍近日新破,士卒皆離心分散,難復(fù)再合聚;慈愿出去宣示恩惠,以安其心并集其眾,但只恐不合尊意而已?!睂O策竟跪而答道:“這實是策本心所望。明日中,希望君能及時來還?!敝T將皆十分懷疑太史慈,獨(dú)孫策堅說:“太史子義是青州名士,向以信義為先,他終不會欺騙我?!泵魅眨瑢O策大請諸將,預(yù)先設(shè)下酒食,將一根竹竿矗立在營中視察日影。至日中,太史慈果然依約而回,孫策大喜,常與慈參論軍事。雖然裴世期認(rèn)為太史慈并非于神亭為孫策所擒,因而懷疑《吳歷》中所記實為謬誤,然而取其文字,敘述孫策知人、子義守信,未為不美。
《江表傳》又記載:孫策問太史慈道:“聞知卿昔日為郡太守劫州章,赴助于孔文舉(融),請援于劉玄德(備),都是有烈義的行為,真是天下間的智士,但所托卻未得其人。射鉤斬袪,古人不嫌(管仲原是齊公子糾的屬下,曾引弓射中公子小白〈齊桓公〉的鉤帶,然而小白日后仍以管仲為相;晉公子重耳〈晉文公〉曾出走奔翟,晉獻(xiàn)公遣寺人披追之,更斬下重耳的衣袖,然而重耳仍能容赦寺人披)。孤是卿的知己,卿千萬別憂慮會不如意啊?!庇终f:“龍要高飛騰空,必先階其尺木。(“龍適與雷電俱在樹木之側(cè),雷電去,龍隨而上,故謂從樹木之中升天也。”《論衡校釋》)”
當(dāng)時有劉表從子劉磐,十分驍勇,數(shù)度作寇于艾、西安諸縣。孫策于是分海昏、建昌作左右共六縣,并以太史慈為建昌都尉,兼治?;?,并督諸將共拒劉磐。劉磐自此絕跡不復(fù)為寇。
太史慈的射術(shù)確是史上有名的。他跟從孫策討伐麻保賊,有一賊于屯里城樓上毀罵孫策軍,并以手挽著樓棼(城樓上的柱子),太史慈便引弓射之,箭矢更然貫穿手腕,更反牢牢釘在樓棼上,圍外萬人無不稱善。曹操聞其威名,向太史慈寄了一封書信,以篋封之,內(nèi)無多物,而放了少量當(dāng)歸,寓意太史慈應(yīng)當(dāng)向其投誠,其見重如此。后來孫權(quán)統(tǒng)事,以太史慈能克制劉磐,遂委以南方諸大事。于建安十一年卒,享年四十一歲。
太史慈臨亡之時,嘆息道:“大丈夫生于世上,應(yīng)當(dāng)帶著三尺長劍,以升于天子階堂。如今所志未從,奈何卻要死啊!”孫權(quán)知道慈死,十分悼惜。子太史享嗣任,享字元復(fù),歷尚書、吳郡太守。官至越騎校尉。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