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皇陵的兵馬俑怎么都赤手空拳?讓人費解
秦始皇陵兵馬俑舉世聞名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xiàn)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tài)都不一樣。人物的發(fā)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
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征。
![](https://imgs0.zupu.cn/zupuls/p239/30f083cd-5cfa-4725-bae1-14c2d761c639.jpg)
網(wǎng)絡配圖
這些人俑在地下埋葬千年守護秦始皇陵,不過有一件事的挺讓人費解,那就是守護皇陵的兵馬俑怎么都赤手空拳呢?
這些兵馬俑中有一些人俑的姿勢,明顯應該配有兵器的,但是1號坑土的2000件兵馬俑中,軍陣威武宏偉,卻個個都沒有兵器,他們手中的武器去了哪里?為何偏偏只有武器丟失了呢?
仔細觀察陳列在兵馬俑一號坑中的兩千多個秦俑會發(fā)現(xiàn),他們手型主要呈兩種姿態(tài):一種是半握拳式,另外一種則是手臂下垂,呈鉤狀。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研究員 許衛(wèi)紅:每一個俑手里面都拿有武器,一個俑配備的武器不僅僅是一類,比如說左手和右手,手型有區(qū)別。在左位經(jīng)常出現(xiàn)銅劍的部件,比如劍鞘上的附件,在它的右手位,尤其是右手位的右角這個位置,經(jīng)常出現(xiàn)銅鐓和長兵器把和銅矛這一類東西?! ?/p>
![](https://imgs0.zupu.cn/zupuls/p239/07980f36-8daf-4751-a6b5-3b85cc4d45ad.jpg)
網(wǎng)絡配圖
在一號坑的第三次發(fā)掘中,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了兵俑手里仍然緊緊握著的長兵器。這件武器被埋藏在隔墻當中,因此被完整地保留下來。這件兵器的出土印證了兵俑手中應該持有兵器的推測。那么,軍陣中其它的武器到哪兒去了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研究員 許衛(wèi)紅:大量的武器遺失跟被盜擾有關系,我們明確發(fā)現(xiàn)了一處長兵器的把,已經(jīng)脫離了原位大概十多公分,就是有人原來拔過它,后來沒有拔
動,就和原來的位置差了十幾公分。/我們這次發(fā)現(xiàn)了一個盜洞,從這些分析,不排除大量的破壞是人為有意造成的。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破壞了兵馬俑,又為什么拿走武器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研究員 許衛(wèi)紅:在秦末,與農(nóng)民戰(zhàn)爭有關,不能說是項羽本人,但跟他是有關系的。再一個兵器歷來被認為是國之重器,這些金屬兵器是最重要的。
因為這些兵俑手持的都是可以用于實戰(zhàn)的兵器,而金屬當時屬于一種貴重而稀缺的資源,因此考古人員推斷,當年盜掘兵馬俑的人,在破壞了兵馬俑后,把大部分兵器都拿走了。只剩下了一些青銅箭頭和少量青銅劍以及部分鐵質(zhì)兵器,而兵器中的木質(zhì)部分,在地下埋藏2000多年后,早已經(jīng)腐壞?!?/p>
![](https://imgs0.zupu.cn/zupuls/p239/44dae724-328f-4e85-a3bb-ba39e446a285.jpg)
網(wǎng)絡配圖
從2009年開始,秦陵兵馬俑1號坑展開了第三次考古發(fā)掘。昨天,陜西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首次對外公布了這次發(fā)掘成果。
目前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fā)掘出土小件器物,包括車馬器、兵器、生產(chǎn)工具等共310多件(組),發(fā)現(xiàn)一批新的色彩艷麗的彩繪陶俑。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fā)掘考古隊領隊 申茂盛:這次我們發(fā)掘,將表層土揭露之后,發(fā)現(xiàn)了大量彩繪,而且顏色之鮮艷,確實出乎我們的想象。
考古人員首次發(fā)現(xiàn)了防御性兵器——藤制的漆盾,雖然已經(jīng)腐朽,但完整的痕跡和彩色的紋飾得以保留,另外還有兩件鼓面清楚的彩繪戰(zhàn)鼓和完整的弩弓痕跡。
在第三次考古發(fā)掘中,考古人員還在一號坑內(nèi)發(fā)現(xiàn)了疑似的盜洞,這為曾經(jīng)有人進入兵馬俑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jù)?,F(xiàn)場還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木條、麻繩等物件焚燒過后留下的炭跡,這證明焚燒時間距離秦俑坑建成并不是太久,因為如果時間長,麻繩、木條等都會化為灰燼,難以成炭。根據(jù)諸多線索,有“秦俑之父”美稱的袁仲一大膽推斷:焚毀兵馬俑的人是項羽。
![](https://imgs0.zupu.cn/zupuls/p239/60071854-2f95-4571-865c-e2fa0c46ea86.jpg)
網(wǎng)絡配圖
秦陵博物院前任院長袁仲一:這樣看起來,只有在秦漢之際,有大規(guī)模的社會變動的時候,項羽燒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當然這只是一種推測,這個問題還可以做進一步的探討。
兵馬俑設計精良規(guī)模宏大,秦始皇在建造之時不可能犯下這么大的錯誤。兵馬俑的兵器到底是誰偷得,這目前只是一個猜測,真相可能遠比我們看到的更加復雜。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https://imgs1.zupu.cn/static/web/img/toplogin.png)
相關資料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36a51b47-97ba-403b-9d73-1089700f3c78.png)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5f77025c-05aa-4528-8ff4-390397a5720d.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fc60bb85-0172-4554-b1b5-84e226beefd2.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831/77b1b221-2263-4a50-a438-3fe70c458147.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bf46d3b7-c6b5-4a58-ae45-919cadfc8f58.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106cf47a-2bf9-43b3-8b6f-76bb2958edd9.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3/71ed74ca-9551-4d33-913e-aed4f1956e48.jpg)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433/63750850-d35f-4085-86a9-989eacb49ce1.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281/c19ef760-7c8c-48d3-b166-7e61a73c4ef7.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454/da5d7a7f-727e-48f7-8369-d4b5a8182c68.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999/885a23c6-9ef6-4fa8-8d2d-c425c467bdae.jpg)
![](https://imgs0.zupu.cn/zupuls/p1225/0ba0627f-f802-48e1-b2de-dbbc30a45b12.jpg)
關于我們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fc6ee093-f219-47fc-90da-21bd9721b53d.jpg)
APP下載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10901/ea3c7971-1e11-4045-b81c-880d962d4986.png)
![](https://imgs0.zupu.cn/photos/common/20201105/f86bb195-6306-4041-b306-d17003e00182.png)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