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公是如何得到賢能之士的?晏嬰給了他很多建議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的君主把人才看得十分重要,所以各國把能夠找到人才,看作執(zhí)政中的第一要務(wù)。
其中景公與晏嬰的一番話,把人才這個概念,詮釋得淋漓盡致。
景公很是擔(dān)心的對晏嬰的說:“是賢能之才,我如何得知呢?
晏嬰回答說:“既為賢能之人,一般是隱而不現(xiàn)的,主要在與大王的對人才的態(tài)度,因為平時大王不致力于選拔,所以是不能識賢能的?!?/p>
景公急切地對晏嬰說:“能否向您請教求賢的方法呀?!?/p>
晏嬰若有所思地說:“大王鑒別人才的時候,要觀察他交往的朋友,要分析他的言談舉止和習(xí)慣愛好,千萬不要根據(jù)他華美的言辭、雄辯的口才論定他品行的好壞,也不要按照別人的評論褒貶來判斷他才能的高下,這樣容易誤入歧途。
如果按照這個標準選拔的人才,選拔上來的人才,就不會故作姿態(tài)了,同時也不會掩飾自己的真實的思想來取悅君王。
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就要看他在得勢時,看他主張什么;的時候,要看他拒絕什么;在他富貴的時候,看他反對什么。出類拔萃的人物,一般態(tài)度是很慎重的,考慮問題是很全面的,他們是不會輕易進入仕途的,即使進入了仕途,也很容易隱退?!?/p>
接著晏嬰又把正派人和不正派人的處世原則,做了一下對比。
正派的人,即使掌握的了權(quán)利,對待眾人都是一視同仁,不因私情而偏袒;
當他們仕途通達的時候,他們心中無形中更增加了壓力,更加地促使他們顧念民眾;
在交友的時候,賢能的人是考慮對方的品德德行的,只結(jié)交志趣相投,性情高尚的人,從來不會在君王面前饞毀人;
同時也是不會靠虐待老百姓來提高自己在國家的地位的,所以,他們就贏得了在顯達時,沒有殺身之禍,而在隱退的時候,也不會危害自身。
不正派的人,做法完全是相反的。
當這些人有幸被君王任用后,就會虐待百姓;
這些人如果處于下位,就會心存不滿,甚至能干出逆反君上的事情;
他們侍奉君主,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升官發(fā)財;
他們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不講忠義,不注重人的品行,結(jié)交朋友也是很輕率;
他們在別人面前夸耀官位盛氣凌人,而且善于標榜自己,在世人面前喜歡自我吹噓;
這些人被起用的時候,老百姓就會無形的感到憂慮,而且當他們處于下位的時候,他們又會做出危害君王的舉動和言行。
所以,識人和用人是很重要的,所謂的“得一士而國興,失一士而國王”,這種說法是不為過的。晏嬰語重長心地說。
景公贊許的點點了頭!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