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著名的農民起義軍之一:赤眉軍
赤眉軍,中國古代著名的農民起義軍之一。
赤眉軍于天鳳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東莒縣)起事,首領為瑯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區(qū)一帶為根據地,與政府軍對抗。幾年之間發(fā)展到數萬人,其中主要由農民組成,大多不識字,因此以口頭傳令為主。組織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從事、卒史等名稱,大多延用漢朝鄉(xiāng)官的名稱。
隨著赤眉軍的發(fā)展,在地皇3年(22年)王莽派出其子王匡、廉丹率約十萬軍隊進攻赤眉軍,慘遭挫敗,赤眉軍發(fā)展到十萬人以上,勢力擴及青州、徐州、兗州、豫州各地。
23年,更始皇帝劉玄已即位并攻入長安,赤眉軍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雙方隨即再度開戰(zhàn),25年赤眉軍兵分兩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別率領,進攻關中,并擁立漢宗室劉盆子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為識字,任御史大夫。同時更始軍內部產生內爭,將領王匡投奔赤眉軍,隨即赤眉軍攻入長安,殺死劉玄。
赤眉軍入長安時,因常年的戰(zhàn)亂已導致當地殘破,赤眉軍只能四處找尋糧食,隨后被劉秀派將領馮異擊敗,遇大雪損失慘重,赤眉軍遂決定離開關中,27年在崤底(今河南澠池縣禮莊寨)再被馮異打敗,樊崇投降,最后被殺。
樊崇,瑯琊靈門人(今莒之北境),出身貧寒家庭,是個樸實、勇敢的農民。他身高力大,見義勇為,好打抱不平,窮苦農民都很喜歡他,愿和他一起共事。
莒州本是有古老文化傳統(tǒng)的地方,但也是統(tǒng)治階級剝削壓迫農民最殘酷的地方,特別到了西漢末年,封建社會矛盾激化,不但被剝削階級壓迫得無法生活下去,連剝削階級也不能維持他的統(tǒng)治了。王莽篡漢復古"改制″的失敗,使嚴重的社會危機進一步加深。土地兼并的趨勢繼續(xù)發(fā)展,壓在人民身上的徭役和賦稅負擔比以前更加沉重。同時統(tǒng)治階級濫用刑罰,使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樊崇在家鄉(xiāng)活不下去,就到莒州雇給人家扎活,想以此擺脫饑餓。但王莽新朝的官吏在莒州更加殘酷地向農民勒糧逼稅。扎活的樊崇為了活下去,就伙同一起的窮人和一些年輕力壯的農民,于公元18年(新莽天鳳五年),在莒州起義。這是繼海曲(日照)呂母起義之后,又一次在莒州舉起了義旗。
瑯笽郡人樊崇起兵于莒,有眾百余人,轉戰(zhàn)到太山,自號三老。這時青、徐二州鬧大饑荒,盜賊蜂起,強盜們認為樊崇勇猛,都歸附于他,一年之間擴大到萬余人。樊崇同郡人逄安,東??と诵煨?、謝祿楊音,也各起兵,合起來達數萬人,都引兵歸樊崇。一起回攻莒縣,攻不下,轉掠到姑幕縣,因而擊王莽探湯侯田況,大勝,殺萬余人,于是北入青州,所過之地都進行虜掠?;氐教?,駐扎南城縣,起初,樊崇等因窮困而為盜寇,沒有攻城略地的打算。后來隊伍漸漸擴大,就互相約定: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償創(chuàng)傷。以言辭為約束,沒有文書、旌旗、編制、號令。其中職位最高的號為三老,其次為從事,再次為卒吏,一般的泛稱為"巨人"。王莽遣平均公廉丹、太師王匡發(fā)動進攻。樊崇等準備迎戰(zhàn),但耽心自己部下與王莽兵混淆不清,于是令自己部下都把眉毛涂紅以相識別,從此號稱赤眉。
赤眉軍紀律嚴明。史書上稱"乃相與為約:殺人者死,傷人者償創(chuàng)"。"其中最號三老,次從事,次卒吏",相互間稱"巨人"。赤眉軍以泰山作根據地,在青、徐二州間來回打擊官府,搶糧救災。各地均有富翁,存糧如山。周圍百姓,因連年干旱和蝗蟲災害,草根樹皮都吃不上,饑餓的人民四處流離,死者無數。樊崇看到面黃肌瘦的老百姓和沿途餓死的民眾,傷心流淚,他下令起義軍:所到之處打擊貪官污吏,搶糧救災。當地刺吏、郡守不能治,逃之夭夭。
公元21年(地皇二年),王莽派大將景尚率領一隊官兵來剿樊崇領導的起義大軍。赤眉軍和官軍大戰(zhàn)一年多,打了大勝仗,把景尚殺死。王莽大怒,又派遣太師王匡、更始將軍廉丹率十萬大軍趕來赤眉軍。赤眉軍作戰(zhàn)勇敢,又深得百姓擁護,在成昌(今山東東平縣)大戰(zhàn)一場,樊崇一槍刺中了王匡的大腿,王匡慌忙奪路逃命,廉丹被赤眉軍首領之一董憲殺死,官軍潰敗。經過這場大戰(zhàn),赤眉軍更加壯大了,發(fā)展成十多萬人的武裝。
東漢政權建立以后,面臨的大敵之一是赤眉軍的建世政權。當劉秀派吳漢圍攻洛陽時,赤眉軍也已攻入更始政權的都城長安,更始帝劉玄出逃在外。
此時劉秀雖然據有河北,但在廣大的東方和南方,農民起義軍余部和地方割據勢力仍為數眾多,更始政權在這些地區(qū)也有很強的勢力。和這些形形色色的武裝力量相比,劉秀只不過才占據了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其實力也不足以與號稱百萬之眾的赤眉軍展開最后決戰(zhàn)?;谶@一情形,劉秀在赤眉軍攻入長安的同時,沒有立即同赤眉軍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正面沖突,而是立即發(fā)布詔書,封劉玄為 淮陽王 ,并聲稱 吏人敢有賊害者,罪同大逆 。這樣,劉秀便將原來傾向于劉玄更始政權的地主豪強勢力,爭取到自己一邊來了,也為赤眉軍進入長安后制造了重重困難。果然,長安周圍的地主武裝都對赤眉軍的建世政權采取不合作態(tài)度, 往往聚為營保,各堅守不下 ,甚至圖謀劫出更始皇帝劉玄。另一方面,劉秀還派鄧禹率領二萬精兵尾隨赤眉軍入河東郡,伺機入關。劉秀在完成了這些工作之后,便集中主要力量用來在長安以東構筑防線。劉秀派吳漢等人率軍掃平了河北地區(qū)檀鄉(xiāng)、五校、青犢、富平、獲索等農民軍;同時,遣岑彭、景丹等人向洛陽以南的河南、荊州地區(qū)推進,更始政權任命的淮陽太守暴汜、宛王劉賜、鄧王王常等紛紛投降,豫西地區(qū)的眾多小股農民武裝也先后被削平。這樣,在赤眉軍據有長安的一段時間內,劉秀已完成占領從河北地區(qū)經洛陽向南到河南、荊州地區(qū)以及豫西地區(qū)一線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加上原來已派鄧禹占領河東,不但堵住了赤眉軍東歸的道路,而且形成了對長安的大半個包圍圈。
此時,赤眉軍在長安城中并沒有充分利用占領首都的優(yōu)勢,穩(wěn)定秩序,繼續(xù)擴大戰(zhàn)果,而是貪戀京師,論功行賞不休。紀律也松弛下來,甚至發(fā)展到 燒宮室市里,宗廟園陵皆發(fā)掘 。由于赤眉軍百萬之眾固守幾經戰(zhàn)亂的長安孤城,僅四個月后,建世政權便陷入了軍糧嚴重匱乏的地步。為籌集糧草,赤眉軍放棄長安,引兵向西,取道南山、鄠縣,轉向西北的安定、北地一帶。在那里,赤眉軍雖然打敗了更始將軍嚴春,終因天寒地凍,加之遇到隴西豪強隗囂的阻擊,戰(zhàn)斗力大為削弱,只好返回長安。此時,三輔地區(qū)經過連年戰(zhàn)亂,已是 城郭皆空,白骨蔽野 了。建武二年(公元26年),只剩下二十余萬人的赤眉軍只好離開長安,出華陰,準備向東方轉移。建武三年閏正月,赤眉軍行至澠池崤底時,遭劉秀部將馮異伏擊,被俘達八萬人。
其余十余萬人南下宜陽(河南洛寧),陷入劉秀設下的包圍圈中。饑寒交迫的赤眉軍卒突遇伏兵,又逢大雨,措手不及,只好放下武器,向劉秀投降。
三月,劉秀軍占領長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