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区中文,国产精品91高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能播放

                  族譜網(wǎng) 頭條 歷史文化

                  2000多年前,這樣東西不但能稱重,還能看空氣濕度,預測天氣

                  2019-10-14
                  出處:族譜網(wǎng)
                  作者:阿族小譜
                  瀏覽:1727
                  轉(zhuǎn)發(fā):0
                  評論:0
                  2000多年前,這樣東西不但能稱重,還能看空氣濕度,預測天氣,初三到高中時,課程中有一門化學,經(jīng)常搗鼓一些小實驗,特別有趣。做化學實驗常常

                    初三到高中時,課程中有一門化學,經(jīng)常搗鼓一些小實驗,特別有趣。做化學實驗常常會要對一些材料進行稱重,稱重工具是天平。化學中的天平屬于現(xiàn)代天平,是由西方發(fā)明并傳入中國的,據(jù)說埃及在3500多年前就已經(jīng)使用天平;而中國的天平叫衡器。

                    所謂衡,就是衡量、稱量的意思,也就是秤(稱),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jīng)使用,當時還有爰、勻、鎰、石等重量單位,有些至今都不知道怎么換算。

                    稱重,是中國古代天平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功能。但這并不意味著,天平只能用來稱重,聰明的先人們還用來測量空氣濕度。

                    怎么做的呢?

                    當時的天平和砝碼的制造技術(shù)已經(jīng)相當精密,以竹片做橫梁,絲線為提紐,兩端葛懸一銅盤。不過,由于天平很小,所以一般只用于衡量小物件。這對測量空氣濕度并不影響。

                    《史記》有說到:即把等重量的土炭、羽毛分別放置在天平的兩端,然后把這種天平放在無風的環(huán)境中,這樣就可以通過天平的平衡性來觀測空氣濕度。但沒有說具體方法,而劉安在《淮南子》中則有說明。

                    其原理是:羽毛干燥不吸水,而炭吸水性極好。如果空氣干燥,那么這種天平會一直保持平衡;如果空氣濕潤,那么炭就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從而加重重量,于是天平不再平衡。

                    當然了,測量濕度的材料有很多,只要一種干燥,另一種吸水性極好。除了炭和羽毛之外,鐵和石灰也行,鐵不吸水,而石灰吸水性極好。

                    這種天平式空氣干濕計,比西方國家的干濕計早了1600年。

                    其實,古人沒有空氣清新劑,更沒有加濕器等,測量空氣濕度并非為了皮膚濕潤,而是用來測量天氣。

                    眾所周知,中國是農(nóng)業(yè)大國,為了莊稼能有個好收成可謂說是操碎了心。我們的歷法、二十四節(jié)氣甚至許多民諺、農(nóng)諺都是為了種地而總結(jié)發(fā)明的。這種天平既然能測量空氣濕度,自然也能用來預測天氣。

                    西晉時代,張華首先把這種天平用來預報天氣,他在《感應(yīng)類從志》上說:積灰知風,懸炭識雨。以榆木化灰聚置室中,天若將風,則灰皆飛揚也。秤土炭兩物,使輕重等,懸室中,天將雨,則炭重,天晴,則炭輕。

                    這就是說,如果有風,那么榆木燒成的積灰就會被吹去,重量減少;如果有雨,炭吸水加重;如果天晴,炭蒸發(fā)水分減輕。

                    一件普通的稱重工具,先人們不但用來查看空氣濕度,還能通過濕度預測天氣情況,真是妙哉。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guān)資料

                  展開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評論 {{commentTotal}} 文明上網(wǎng)理性發(fā)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wù)協(xié)議》
                  游客
                  發(fā)表評論
                  •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回復評論
                  加載更多評論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推薦閱讀

                  · 什么是空氣濕度
                  什么是空氣濕度由查字典科普知識資料整理“空氣濕度”顧名思義是指空氣中所含水汽的大小,濕度越大表示空氣越潮濕,水汽距離飽和程度越近。通常我們用相對濕度來表示空氣濕度的大小。在一定溫度條件下,空氣相對濕度越小,人體汗液蒸發(fā)越快,人的感覺越?jīng)隹?。北京地區(qū)冬季和春季白天一般濕度為20%左右,夜晚一般在70%左右,由于冬春季節(jié)濕度太小,人們往往有不舒的感覺,有時還出現(xiàn)嘴唇干裂、鼻孔出血、喉頭燥癢等現(xiàn)象??墒牵搅耸⑾募竟?jié),空氣濕度達到80%以上時,由于汗液蒸發(fā)緩慢,人們又會感覺酷暑難耐,有時還會中暑或引發(fā)腎病、結(jié)核病、關(guān)節(jié)炎等疾病。居室里比較舒適的氣象條件是:室溫達25℃時,相對濕度應(yīng)控制在40-50%為宜,室溫達18℃時,相對濕度應(yīng)控制在30-40%。有加濕器的家庭應(yīng)注意經(jīng)常調(diào)節(jié)室內(nèi)濕度,以便充分地為您的健康服務(wù)。
                  · 古人如何測量空氣濕度?從觀察琴弦到濕度測量儀
                  人們通常說的“空氣濕度”一般都是指“相對濕度”,它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當時氣溫下的飽和水汽壓之比,用百分數(shù)表示,百分數(shù)越大,表明空氣濕度越大。古人當然不知道相對濕度的百分數(shù),但大致的空氣干濕概念還是有的:濕度越小表示空氣越干燥,濕度越大表示空氣越潮濕。早在西晉,傅玄就有一首《炎旱詩》問世,詩中的“河中飛塵起,野田無生草。”就寫出了空氣的干燥和旱情的嚴重。宋代梅堯臣的《梅雨》詩中就有“濕菌生枯籬,潤氣醭素裳?!逼渲械摹皾櫄狻本褪浅睔?、濕氣。古人甚至還能根據(jù)空氣濕度的大小進行天氣預測,唐代黃子發(fā)著的《相雨書》里便有“壁上自然生水者,天將大雨”、“石上津潤出液,將雨數(shù)日”等記載。空氣濕度肉眼是看不到的,怎樣大致評估出空氣濕度的大小,其實就涉及空氣濕度的測量了。我國是最早發(fā)明測濕儀器的國家。東漢王充在《論衡·變動篇》中曾經(jīng)談到,琴弦變松,天就要下雨。琴弦變松,是天變潮濕、弦線伸長所造成的,表示空氣...
                  · 濕度
                  綜述空氣的溫度愈高,它容納水蒸氣的能力就愈高。雖然水蒸氣可以與空氣中的部分成分(如懸浮灰塵中的鹽)進行化學反應(yīng),或者被多孔的粒子吸收,但這些過程或反應(yīng)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相反的大多數(shù)水蒸氣可以溶解在空氣中。干空氣一般可以看作一種理想氣體,但隨著其中水蒸氣成分的增高它的理想性越來越低。這時只有使用范德瓦耳斯方程才能描寫它的性能。理論上“空氣中的水蒸氣飽和”這個說法是不正確的,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的飽和度與空氣的成分本身無關(guān),而只與水蒸氣的溫度有關(guān)。在同一溫度下,真空中的水蒸氣的飽和度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的飽和度實際上是一樣高的。但出于簡化一般人們(甚至在科學界)使用“空氣中溶解的水蒸氣”或“空氣中的水蒸氣飽和”這樣的詞句。假如飽和的空氣的溫度降低到露點以下和空氣中有凝結(jié)核(如霧劑)的話(在自然界一般總有凝結(jié)核存在),空氣中的水蒸氣就會凝結(jié)。云、窗戶玻璃和其他冷的表面上凝結(jié)成的水、露和霧、人在冷空氣中...
                  · 周朝皇帝列表周朝用什么預測天氣
                  到了周朝,人們已經(jīng)學會從動物的行為來預測天氣了。周王朝在這791年間共傳30代37個帝王,周朝歷代皇帝列表如下:西周:周武王——姬發(fā),在位時間為公元前1050年—前1045年周成王——姬誦,在位時間為公元前1044年—前1008年周康王——姬釗,在位時間為公元前1007年—前982年周昭王——姬瑕,在位時間為公元前981年—前963年周穆王——姬滿,在位時間為公元前962年—前908年周共王——姬繄扈,在位時間為公元前907年—前896年周懿王——姬囏,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95年—前871年周孝王——姬辟方,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70年—前862年周夷王——姬燮,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61年—約前854年周厲王——姬胡,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53年—前841年周宣王——姬靜,在位時間為公元前828年—前782年周幽王——姬宮涅,在位時間為公元前781年—前771年原文鏈接:http://his.wmxa...
                  · 2000多年前神秘巖石竟是上古超文明遺跡!
                  世界四大古文明分別是古巴比倫、古印度、古埃及、和古代中國文明,但隨著考古學家日前在約旦沙漠的新發(fā)現(xiàn)有越來越多的證據(jù)出土,或許世人對于古文明的認知會再一次重新洗牌。網(wǎng)絡(luò)配圖現(xiàn)今位于約旦東北部與交界的邊境地區(qū)是一片貧瘠的沙漠,由于布滿了黑色玄武巖,因此又被稱為”黑沙漠”。很難想像,這片寸草不生的荒涼地區(qū),過去曾經(jīng)孕育過一個高度發(fā)展的文明。主持此次研究計劃的是來自荷蘭萊頓大學(LeidenUniversity)的艾克曼教授(PeterAkkermans),他表示:”如今的杰貝爾古爾瑪?shù)貐^(qū)(JebelQurma)是一個非常不適合人居住的地方,因為它非常的干燥,難以穿越?!币部赡芤驗榄h(huán)境條件如此惡劣,讓這塊地區(qū)長久以來一直被考古學界的研究人員所忽視。目前發(fā)現(xiàn)的石碑銘文大多是動物畫,例如蹬羚和獅子,而動物畫旁的銘文則可能是人名。但這些文字究竟想表達什么信息,目前仍是一個謎,有待研究人員進一步解讀。網(wǎng)絡(luò)...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