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秦和張儀不是同一個時期的人 那么他的對手是誰
因為對《史記》的錯誤理解,很多人都認為蘇秦和張儀是同一時代的人,原因是史記的兩個列傳,張儀列傳和蘇秦列傳,后來的人人認為這是姊妹篇,于是就有了后來的蘇秦為了幫助張儀用激將法迫使張儀投奔秦國,并幫助張儀打通關系的事情。但是在真實的歷史中,這兩個人不在同一時間段,張儀是先出現(xiàn)的,而蘇秦是在張儀去世之后C才出現(xiàn)的,那么張儀的對手是誰呢?
張儀的對手在一則對話中可以看出原委,在《孟子》一書中有這樣一則對話,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劉熙曰:“景春,孟子時人,為縱橫之術者?!边@句話中我們看到的是張儀和另外一個不知名的人“公孫衍”。公孫衍又是誰呢?
公孫衍是戰(zhàn)國時期的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而他就是張儀的對手,曾經(jīng)在秦國擔任過大良造,是和張儀同一時期合縱的代表性人物,作為張儀的對手沒有點能耐可是不行的,在當時張儀出使其他國家推廣自己的連橫之策,而和張儀政見不合的公孫衍就對此的阻撓張儀的政治活動,其中的一件事情可以證明這兩個人之間的矛盾。當時的張儀在魏國推銷自己的連橫政策,這個時候的公孫衍為了阻撓張儀的政治活動,就派人去了韓國,說威望重用張儀是為了攻打韓國,然后就自我推銷的說,如果韓王重用自己的話就可以讓張儀的計劃破產(chǎn),后來在秦國的咄咄逼人的態(tài)勢下,很多國家也都紛紛支持公孫衍的合縱政策。后來他多次的組織這些國家伐秦,但是均已失敗告終,可以說他可能是只看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沒有看到這些國家需要的是什么,于是各個國家離心離德,最終,他的政治目的沒能成功,他也因在魏國的政治斗爭中被人陷害,最終被魏王處死。
但是為什么歷史中對這個人提及的非常的少呢?一點原因是這個人的事跡比較少,沒有那么多的事跡流傳下來,在就是在《史記》中公孫衍傳系附于張儀傳,同時在《戰(zhàn)國策》中對公孫衍的描述也不多,第二點可能是這是一個失敗者,同時為人臣而不忠,如何說呢?可以想象,如果他的合縱之術成功的話,后來估計就沒有張儀什么事了,但是為何說他為人臣而不忠呢?他在秦國擔任大良造的時候,就曾經(jīng)鼓動秦國攻打魏國,魏國后來有些承受不住了,秦國馬上就要贏了,但是這個時候的魏國讓人花重金賄賂公孫衍,公孫衍接受了賄賂,然后建議秦國攻打西方的游牧民族,這可以說是誤國之舉,但是公孫衍卻為了一己私利做了,可以說是個不忠之臣。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