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調兵真的只認虎符嗎 難道說皇帝自己都調不動嗎
古代調兵真的只認虎符嗎,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從周朝開始到清朝結束,每個朝代的軍事制度不一樣,因此,地方的兵權劃分也是不一樣的,不過想要調集軍隊,必須有類似虎符和圣旨的授權,才可以發(fā)號施令。不過有些朝代,就連皇帝想要調集軍隊,如果沒有虎符,也是無法調動的,這可能是統(tǒng)治者在制定規(guī)則的時候忽略的一個問題。
古代調集軍隊,真的只認虎符?
每個朝代的軍事制度不一樣,因此類似虎符的物品名字叫法也不一樣。隋唐時期,把虎符叫做麟符、龜符,而且在軍事制度上也跟其他朝代差異很大。根據(jù)目前考古專家發(fā)掘的文物,能夠考察到最早用虎符是在春秋時期,在戰(zhàn)國時期被廣泛運用,此后一直被其他朝代所沿用。
在古代,往往虎符和圣旨是搭配起來使用的,一個國家肯定是有戰(zhàn)事情況下,才會發(fā)兵他國。因此就需要皇帝下旨,圣旨主要寫的是任務,跟虎符一并使用,授權給將軍,因此在沒有特殊情況下,將軍想要調集軍隊,必須有圣旨和虎符才可以命令軍隊。
虎符在歷史上主要是皇帝為了控制外部勢力,而誕生的產物,比如像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相互獨立和各自謀求自己發(fā)展,雖然表面上天下是周王朝的,但是想要指揮各諸侯國的軍隊,即便有虎符,也指揮不動。
楚漢爭霸時期,我們都知道,劉邦旗下有一位兵仙韓信,用兵如神,最后被劉邦默認下給殺了,為什么?就是因為兵權的問題。
當時項羽有明顯的優(yōu)勢,而劉邦則處在下風,劉邦麾下有一批文臣武將為他賣力。終于將局勢由弱轉強,但是劉邦曾經冒充使者,偷韓信兵符,這段歷史相信很多人都了解過。
當時項羽的軍隊擊敗彭越后,項羽聽到劉邦收復成皋的消息,于是立馬揮師包圍劉邦部隊,在項羽的圍攻下,劉邦兵敗,劉邦和夏侯嬰乘車逃跑。渡過黃河,來到修武(今天河南修武縣東地區(qū)),這個時候韓信和張耳率軍伐趙,正在修武一帶清除殘敵。劉邦來到這里以后,并沒有暴露他的身份,而是趁著韓信睡覺,假冒使者偷偷的將韓信的兵符給偷了,然后第二天才敢去見韓信。
即便劉邦建立西漢以后,對各地方的約束力也不是非常強,因此出現(xiàn)中央調不動地方的軍隊,這已經不是需要兵符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人心的問題。
還有就是中央軍直接由皇帝指揮,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禁軍,通常使用符節(jié)就可以發(fā)兵。沒有像虎符授權程序那么繁瑣,一有戰(zhàn)事,皇帝下圣旨,選擇好領兵打仗的將軍,然后授權虎符,將軍憑借虎符去率領自己的軍隊,打仗完以后,再次把虎符給收回來。在此期間,皇帝沒有虎符,嚴格來說是無法調集軍隊的,但是他可以指揮將軍,畢竟還是自己的臣子。某種意義上來說皇帝還是有最大的權限使用軍隊的,即便沒有虎符。
簡單的說,虎符在集團軍作戰(zhàn)時,僅僅只是一個分配任務的授權而已。一旦領兵出戰(zhàn)以后,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因此,也就管不著了。當然不想掉腦袋,還得需要聽指揮,像皇宮中的一些禁衛(wèi)軍,往往都是皇帝下旨,然后官員一層一層的去傳達指令。在沒有戰(zhàn)事的情況下,虎符基本是沒有什么用,支配不了大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