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文化—儺俗崇拜—廣東潮汕“英歌”與閩南“宋江陣”
在廣東省潮汕地區(qū),有一種叫做“英歌”的化妝歌舞表演,深受當(dāng)?shù)厝罕姎g迎。
英歌又有秧歌、鶯歌、因歌等多種寫法,它的來源應(yīng)是北方秧歌。據(jù)說英歌取材于梁山泊的一批好漢為拯救罹難的宋江,化裝成跳舞隊伍,混進法場救出宋江的故事。而在山西流行的“迓鼓”,傳說源于梁山英雄為救朱仝劫法場,其表演形式與英歌大同小異。二者之間必有遠源關(guān)系。
當(dāng)然,由于時間、地域的區(qū)別,英歌的表演也不盡一致。例如有時服裝一律相同,很難辨別出腳色;有時同一個表演者既手持短棒、又身挎圓鼓,無兩撥之分,等等。
在潮汕地區(qū),以普寧的英歌舞最為有名,普寧縣因而被譽為“英歌舞之鄉(xiāng)”。表演融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于一爐,氣氛濃烈。表演者手執(zhí)一對彩色木棒,配合鑼鼓點和吆喝,揮動雙棒交錯翻轉(zhuǎn)叩擊,邊走邊舞,一步一呼,隊列變化或“長蛇挺進”,或“雙龍出?!?,總共18種套式。
其實,類似的表演,在我國南北各地普遍流行。在北方,除了山西的“迓鼓”之外,山東的“鼓子秧歌”,以一組男青年為表演主體,其腳色名稱為“鼓”與“棒”,表演特征粗獷豪放,與潮汕“英歌”極為相似。在閩南和臺灣,流行著叫作“宋江陣”的舞蹈表演,與潮汕“英歌”也十分相近,只不過表演者手中的木棍改成了刀槍而已。
臺灣的“宋江陣”,有時以男童出演。據(jù)說原先以108人的整體陣容,以喻36天罡,72地煞,后來去掉了72地煞,才縮小為36人。表演者手持的兵器,計有盾八面(藤竹編制成),撻仔(青龍)、單刀、雙刀各四支,金鉤四支、長叉三支,齊眉(木棍)二支,雙斧二支,弋五支,大約中國人十八般武藝的精髓盡在其中了。
北方的“迓鼓”最遲在宋代已經(jīng)產(chǎn)生。據(jù)朱熹的記述,舞迓鼓有男子、婦人、僧道、雜色等裝扮。另外,宋代的王子淳曾命軍士百人裝為“迓鼓隊”,使敵方軍隊心驚膽戰(zhàn),從而“大破之”。這說明“迓鼓”表演在宋代就是一種聲勢浩大、融扮演與武術(shù)為一爐的團體舞蹈表演。把此類表演附會到梁山英雄或宋江本人身上,是后來的事。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