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稗官逸聞—成都城的建成
開明王朝的地盤日益擴大,國勢也漸漸強盛,對西北方的秦國構成 嚴重威脅。秦國也有人以蜀地為避難所。商鞅在秦實行變法成功,自己卻被害死,他的老師尸佼怕受牽連,就逃到蜀地,在蜀著書立說。秦國 的執(zhí)政者也看重蜀地,不僅是為了減少一方大患,而且可以利用蜀地的 財富增強自己的國力。于是有了伐蜀的軍事行動。
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率兵伐蜀,把蜀納入秦國的版圖。開明王朝經(jīng)過十二帝而亡,太子及后代退到西山,據(jù) 說太子死在白鹿山(今彭州市境)。更元十四年(前310,張若主蜀,按 照咸陽的建制興建成都城,這是成都有城的開始。城周圍12里,墻高7 丈。因成都土質疏松,所以在城北取土,取土的地方因而成池,后來稱 為萬歲池。唐朝曾用來灌溉周圍的田畝,宋朝為達官貴人游宴的地方。今成都市北郊鳳凰山東南的大片洼地當是它的遺址。當時筑城用土壘,不用磚砌,城屢筑屢壞。傳說一次有只大龜從江來,屈曲而行,人們就循著龜行的痕跡壘土,終于把城筑成。所以成都又有“龜城"的名稱。張若所建城區(qū)分為東、西兩部分,東為太城,西為少城,兩部分相連,太城的西塘就是少城的東壁。太城和少城外廓的總長度為12里。根據(jù)近人考證,太城南垣約在今文廟后街,北垣約在今西玉龍街南,東垣約在鹽市口一帶。少城西南壁在今通惠門東下同仁路附近,北垣大致在今紅光東路以南。
成都縣治所本來在赤里街,張若筑城后,遷到少城內,并廣建官舍, 主收鹽、鐵稅的鹽官、鐵官,管理市場收商業(yè)稅的市官都在此有官署。蜀郡太守的官舍區(qū)則建在太城。
張若還筑了郭和臨工兩座城。郫是杜宇故都,新筑城周圍7里,高 6丈。臨邛是當時有發(fā)展?jié)摿Φ氖止I(yè)區(qū),經(jīng)濟地位可與成都相比。原有邛民,秦向此移民,特別是后來秦始皇從上郡大批移民到此,其他地區(qū)的人如趙人卓氏、山東人程氏到此后,發(fā)展冶鐵業(yè),到漢代都成為巨富。張若所筑臨環(huán)城周圍6里,高5丈,遺址在今邛崍市,可能稍偏西北。
秦孝文王時(前250),李冰為蜀守,筑都安大堰(都江堰),興修水利,疏浚江流,自今都江堰市南門分江沱水為檢江,今名走馬河。正流東南流經(jīng)今都江堪市聚源、崇義等鄉(xiāng)入今郫縣界,再經(jīng)郫縣東南數(shù)里入成都界,過蘇坡橋、草堂寺而南流,今天稱南河。又從都江堪市崇義鄉(xiāng)分檢江水東流,今名柚子河。經(jīng)彭州市竹瓦街、崇興場,至太和場折而南流稱府河,經(jīng)兩路口、洞子口至九里堤,南流經(jīng)成都故城西,至通惠門附近,折而東流,至南河口與南河相匯。這就是二江中的郫江。對成都而言,郫江在內,故稱為內江,檢江在外,故稱為外江。這和都江堪的內、外江不是一回事。李冰治水給成都地區(qū)帶來灌溉和水路運輸多種效益,使這一地區(qū)成為全蜀經(jīng)濟中心,繁華程度超過了關中地區(qū)而稱為“天府之土”,直到今天還用“天府”指四川。
秦經(jīng)營蜀地,采取移民的辦法,把懷有異心的人遷入蜀地,少的數(shù) 百戶,多的近萬家,大規(guī)模移民給地廣人稀的蜀地帶來經(jīng)濟、文化的繁 榮。據(jù)《文選·蜀都賦》李善注引劉淵林的說法:“是時蜀人始通中國, 言語頗與華同。"說明這時成都和蜀地已經(jīng)是漢語的一個方言區(qū),西漢揚雄編《方言》,“秦晉”、“隴冀”、“梁益”并稱就不足為奇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