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化—吳地風(fēng)物—冷色梅雨
仍時常憶起梅雨時節(jié),那江南的雨季。
梅子早已不是江南流行于市的時應(yīng)鮮果了,可江南的雨季仍沿襲著梅的品牌。只有在這時候,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們才記起梅子該是熟了。梅子的酸澀頓時由舌尖漫延開去,讓口中汪出水來。
梅雨是多情而傷感的。梅雨淅瀝,草葉碧綠,因著雨水而發(fā)亮;梅雨淅瀝,菌類茁壯,只要被穿越雨簾的空氣掠過,不毛之地也會像種子發(fā)芽一般萌發(fā)生命。人卻因雨而感傷,生命中的某些基因因遇到濕度而膨脹,冥冥中人們于是回顧生命的來程。
一位移居南方的朋友給我的手機發(fā)來短消息:“雨季也是我常常思念故鄉(xiāng)的時候,在雨聲中想著那塊生養(yǎng)過我的地方而潸然淚下。”我的心一震。真的曾想過要分析一下雨的化學(xué)成分,它憑什么這么灑來灑去就讓人們的心里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
梅雨大致分悶熱的和涼爽的兩類,前者下時少風(fēng)而氣壓低,濕度大且氣溫高得讓人心煩,這種雨很少會觸動心靈。我要說的是后者,風(fēng)雨交加,冷風(fēng)將濕氣吹走了,空氣很涼爽,還有些涼意襲人,這種雨最能讓人心靜,讓人思緒在單調(diào)的雨聲中翩翩飄忽。我感覺這種雨該是冷色調(diào)的。今年的梅雨就是屬于這類。連日豪雨滂沱,冷風(fēng)揮舞著雨鞭驅(qū)趕走初夏的暑熱,人躺在草席上涼絲絲地就有了徹膚之快,窗外雨聲喧嘩,覺得世界很小,覺得自己既大又小,大得滿眼都是自己的臟腑,小得可將自己置于掌中端詳。
當(dāng)然,如果是獨自在山水之間,有自然之氣的烘托,這一感覺尤烈。有次在川北山中,正遇上雨季,我頂著蒙蒙細雨在山中行了半日,饑腸轆轆,終于在山道旁見到一賣豆花的涼棚。我要了一碗熱騰騰的豆花面朝棚門口坐下。斜風(fēng)細雨給山谷蒙上白茫茫藍幽幽的霧靄,冷雨打在光滑的石階上,冷雨從草棚的屋檐滴下。熱豆花從我的齒間奔襲進腹中,一陣風(fēng)過,涼意裹人,汗毛們?nèi)w肅立。分明有一種意識般的東西從毛孔中滲進我的體內(nèi),順著毛細血管跑遍全身。我就那樣愣著,似乎只存下了軀殼。在蕭蕭寒意中,我不禁交叉雙臂抱住自己;一絲欲與親人相依相擁的渴望就襲上心來。在這并不牢固、被煙火熏燎得黑黝黝的涼棚下,我竟有了被庇護的安全感。
在上個世紀(jì)的80年代最后一個雨季之后,我曾在井岡山下七鄉(xiāng)認識了一個盧姓少年和他的全家。還沒有完全被曬透水分的木屋黑乎乎的,木壁上沾著綠茵茵的青苔。
站在少年家木屋門前不敝天日的灶間屋邊,我問少年:下雨天怎么做飯?
少年答:下雨天我們不做飯,也不下田,全家人都圍坐在屋里,餓了就啃幾口冷紅薯;雨下幾天我們也就在屋里蹲幾天。
少年在回答這些時沒有顯露出絲毫的窘迫,反而從言語中透露出他為親情的溫馨而感到的滿足。他一定覺得這樣的日子也不錯,雖然肚子不一定能填飽,但因為一場雨使本該散落于大山各處皺褶里干著各自營生的家人能這樣長時間地湊在一起。父親安祥地吸著旱煙,母親絲絲地扎著鞋底,兄弟姐妹們用草棍玩起了山里孩子的游戲。平日因活計在身而粗糙、急躁的生活,只有在這時才顯得細膩、弛緩。
冷雨,在少年的記憶里,一定是縮小世界、拉近與親人距離的媒介;冷雨是以溫情滋潤心靈的透明液體。冷雨,又是思索的潤滑劑。雨中我常倚窗靜思,我尋思那趁著雨的寒意從毛孔滲入體內(nèi)的,到底是什么?下意識里,眼前還隱隱地閃現(xiàn)出原始而陰霾的蒼穹,被火堆烤得發(fā)紅發(fā)熱的洞穴,腰圍樹葉、擠坐在一起低聲吟唱的人類……我甚至感覺這是很遙遠的時候親身所歷,我曾是擠坐在發(fā)燙的洞壁旁,那個嗓音最稚嫩的一個。
哦,只有在漫長而充滿寒意的雨日里,原始人類才會從曠野會集于洞穴,才會抖落一頭雨珠在洞穴中與同伴相近相擁;此時,親情就會裊裊地從心里升騰開來,從毛孔蒸發(fā),氳氤彌漫在因雨而縮小的洞穴世界里。
冷色雨絲,編織的是人類對同類熱烈親情的憧憬本能。
就像人類夢中常夢見自己從高空墜落一樣,據(jù)說這是人類的祖先為了防止獸類的襲擊,夜晚睡在樹上,而保留的不致于墜落的平衡潛意識,這種潛意識沒因人類的進化而泯滅。同樣,冷雨洞穴情結(jié)已烙在了人類的血液之中,像基因一樣遺傳在一代一代的人類意識里,只要遇到寒雨,心靈觸覺仍像皮膚一樣敏感的人,就會感覺到這種情結(jié)的萌動。
似乎是為了佐證我的理論,那個經(jīng)過一夜冷色梅雨之后的清晨,我被窗外一陣麻雀鳴叫聲驚醒。雀鳴聲在冷雨洗滌過的一泓寂靜里,顯得很孤單和凄洌,一聲聲像蘸水的手指滑過玻璃一般。我悄悄來到窗前。一只蓬松著羽毛的麻雀棲在窗臺,專注地巡視著茫茫雨空,它很投入,竟然絲毫沒有察覺在其身后窺視它的我。聲聲啼鳴,聲聲呼喚,同伴們喲,冷色梅雨之中,我想著你們的時候,你們在哪里?為何不與我相擁著捂干淋濕的羽翼!
小小雀兒毫不造作地在向著雨簾,向著天地表達它的情感和渴望,它沒有理由要掩飾自己和抑制內(nèi)心的外露。動物最能忠實地反映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它更需要洞穴和親情的庇護。我屏息,這樣默想。
感謝熾烈的太陽,感謝冷色的梅雨。在陽光下,我們顧影自憐,我們獨步天下,自認自己就是一個世界,握緊拳就能迸發(fā)出無窮的力量;在冷雨里,我們才會想起本該屬于的群體,肌膚和心靈有了被親情所擁的渴望。冷色梅雨,使我們不致于整日沉湎于自信自傲自憐之中而頭腦發(fā)熱,讓我們記著自己還有脆弱的一面。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