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化—人物春秋—陽羨第一人物——周處
周處(242—297)字子隱,祖籍宜興。他早年生活在三國時代的吳國,少年時行為放肆,時人把他同南山白額虎、長橋下蛟并稱為“三害”。在著名學者陸機、陸云的幫助下,改過自新的周處勤奮學習,終于成為一個有品德、有學問、有能力的人。
他因?qū)W識淵博、文采出眾而出任了吳國的東觀左丞,曾寫過《吳書》。吳國滅亡后,他被隨例北遷,在西晉擔任新平、廣漢等郡太守,撫慰百姓,政名遠布。
后來他又入朝擔任散騎常侍,不久又遷御史中丞。在職時極為清廉,執(zhí)法時不避權(quán)貴,對皇帝也多有勸諫,以正直聞名,備受眾人的贊賞。
周處對國家和皇上的忠心耿耿和正直,自然遭到一些當朝權(quán)貴的不滿,成了不少小人的眼中釘。
公元296年,羌人入侵,邊疆告急。朝廷本應(yīng)派將領(lǐng)去征討,但一些權(quán)貴們認為此時正是加害周處的良機,便極力推薦當文官的周處跟隨與他素有仇隙的梁王司馬肜一起出征。明白人一看便知,這是要把他置于死地。果然到了前線,梁王不理睬他的正確建議,任命他為先鋒,命他率領(lǐng)5000兵馬去攻打有7萬之眾的敵營。周處知道其意不善,出兵前只要求梁王要派兵作為后援。他說:“孤軍作戰(zhàn),吾死不足惜,恐誤軍誤國?!绷和跫傺b應(yīng)允,但過后既不讓周處的軍隊吃飯和補充給養(yǎng),又在軍隊出發(fā)后,故意切斷后援。由于兵寡敵眾,周處苦戰(zhàn)一天,雖斬敵萬余,最后弓斷箭絕,在沖殺中身受重傷,被羌人殺害,5000戰(zhàn)士也無一幸免。
周處為國捐軀,死得壯烈。迫于,朝廷追贈他為平西將軍,并賜封為孝侯。消息傳到陽羨牗宜興牘,眾鄉(xiāng)親崇敬他為民除害、為國盡忠,于晉建康九年,籌資建造了一座周王廟牗也叫周孝侯祠牘,以紀念這位“陽羨第一人物”。古廟毀于宋,歷代累毀累建,現(xiàn)存大殿建于明嘉靖間。大殿東西兩壁碑刻林立,其中一塊由陸機撰文、王羲之手書的碑刻,最為珍貴。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