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地方小戲—渾源扇鼓
中原文化—地方小戲—渾源扇鼓,又名喜樂、迎春鼓。流行于渾源、朔縣、山陰等縣及河北、內蒙古部分地區(qū)。相傳,渾源等
又名喜樂、迎春鼓。流行于渾源、朔縣、山陰等縣及河北、內蒙古部分地區(qū)。相傳,渾源等縣民間自古就有擊鼓迎春的習俗。春耕前,民眾手持羊皮圓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祈求消災免病,故名喜樂和迎春鼓。以后巫婆、神漢將手鼓作為驅邪的工具,且歌且舞,俗稱“跳大神”。這種活動延至明、清,內容稍有變化,除用于請神避邪、祈福、還愿外,節(jié)日、農閑還用于歡慶豐收、祝賀婚嫁等活動。
扇鼓為蒲扇形,鐵架,羊皮面,直徑有一尺半,柄上掛欠連環(huán),環(huán)尾綴五彩絲穗,鼓鍵用竹子制成。后來,渾源是對這一民間歌舞形式進行了挖掘整理,重新設計了鼓點,加入了民樂伴奏。扇鼓的基本鼓點有單點、雙點、一花點、半拍擊點、小碎子點。所用曲調以民歌、小曲、地方小唱腔為主。主要曲牌有《放風箏》、《畫扇面》、《落子調》、《翠屏山》等。表演形式單人多人均可。
表演時,演員手持鼓鍵、隨唱擊鼓表演,走唱、坐唱、獨唱、對唱因情間用,其臺步輕快,造型優(yōu)美,畫面整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戲—潞安大鼓
也稱潞安鼓書,清朝末年源于長治,現在流行于長治、長子、屯留、壺關、潞城等縣。相傳為賣唱藝人高福樹首創(chuàng)。演唱以鋼板擊節(jié),甩腔后以敲平鼓過門,時稱“干板腔”。后來,加上三弦伴奏。潞安大鼓的唱腔屬板腔變化體,早期只用流水板演唱。后來,盲藝人于書田等吸取了襄垣鼓書、武鄉(xiāng)琴書及戲曲上黨落子、上黨梆子的聲腔音樂,不斷豐富唱腔,創(chuàng)造了花板、悲板、垛板以及起、送、轉等過渡板式。演唱時用書鼓、擊板擊節(jié),伴奏樂器有二胡、低胡等。演唱形式多為坐唱,六、七人為一組,各操樂器,分擔角色,或獨唱或齊唱,行當齊全,紅火熱鬧。傳說長篇潞安大鼓書目有《打登州》、《破孟州》、《燕王掃北》、《巧聯(lián)珠》、《巧奇緣》等。小書段有《偷吃糕》等。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戲—平遙鼓書
原名弦子書,又叫平遙盲書,起源于平遙,流行于汾陽、介休、孝義等縣,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平遙鼓書,最初是單人坐唱,到清末才發(fā)展成為多人坐唱。分為紅、黑、生、旦、丑等行當。平遙鼓書的伴奏樂器有四弦、月琴。說唱曲調,原來多采用晉中民歌,后來,又吸取了祁太秧歌的某些長處而自成一體。說唱中,使用平遙方言,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平遙鼓書的代表書目有《青龍傳》、《五女興唐傳》、《接婆婆》、《飛扇子》等。新中國成立后,平遙鼓書在唱腔上有了新的發(fā)展和改進。孟州》、《燕王掃北》、《巧聯(lián)珠》、《巧奇緣》等。小書段有《偷吃糕》等。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戲—鑼鼓雜戲
鑼鼓雜戲,也稱“鐃鼓雜戲”。因為演唱不配絲弦,僅以鑼鼓伴奏而取名。流行于垣曲、萬榮、臨猗等地。鑼鼓雜戲,相傳過去每年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廟會時,臨猗縣村鎮(zhèn)鑼鼓雜戲班都要在縣城登臺演出。而臨猗縣的新莊、上里、高家垛三個村的鑼鼓雜戲班還相互輪流到龍巖寺演出,已經成為習俗,所以,人們也叫鑼鼓雜戲為“龍巖雜戲”。該戲的演出,有一套固定的儀式。演出前挑選數名精干小伙,在寺前做跑馬表演。戲班全體角色列隊走街串巷,人稱“擺道”。爾后,分別到各自的宗族宗廟祭祖,再登臺演出。演出時,由一名身穿長袍、頭戴禮帽的“打報者”引著各種角色上臺至左角入坐。角色登場用“念”的方式自報家門,舉手動步及唱、吟、念、白都配鑼鼓?!按驁笳摺边€負責拉前場、傳令、稟報,給觀眾解說劇情以及充當樹木、石頭道具,類似宋代雜劇中的“竹竿子”。雜劇為吟誦體,演唱不配絲弦,念多唱少,有“不被絲弦、鑼鼓斷句”的特征。劇目內容大多取材于歷史故事。以...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戲—萬榮花鼓
是流傳在山西南部黃河岸邊的萬榮縣境內的一種民間舞蹈藝術。同時,萬榮花鼓也在晉南地區(qū)的河津、浮山、稷山、翼城、聞喜等縣境內流傳。由于涉及地區(qū)廣,被人們稱為晉南花鼓。相傳,“萬榮花鼓”的祖籍在安徽鳳陽。鳳陽人于明朝初年外出逃荒賣藝,才把“花鼓”傳入萬榮。在萬榮,經過當地勞動人民的加工改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并搬上了舞臺。“萬榮花鼓”的打鼓動作淳樸、健美,感情豪放。“花鼓”中,鼓的表演分成高鼓(胸鼓)、低鼓(腰鼓)、多鼓(一人身上帶六只或七只鼓,一邊舞蹈一邊上下?lián)艄模?,花鼓的伴奏樂器,只用大鑼、銅鈸等打擊樂器,鼓點主要有“一點油”、“緊三錘”、“四錘”、“流水”等幾十種。“萬榮花鼓”的敲鼓動作靈活多變,大動作中又有許多小動作。比如小點頭、勾捶、拐捶等,緊打緊收。而且,花鼓動作與隊形不斷變化,多用“棗心”、“白菜卷心”、“龍擺尾”、“連環(huán)套”等,原地跳時,多用“吸腿單跳步”左右勾腳等?!叭f榮花...
· 中原文化—地方小戲—襄垣鼓書
也稱鼓兒詞,襄垣調。起源于襄垣,流行于上黨地區(qū),即今日長治、晉城一帶。由宋金鼓詞演變而來。清代乾隆初年,襄垣盲藝人成立了“三皇會”,借以傳授鼓書技藝。后來代代相傳,并在曲調上不斷有所豐富和改革。襄垣鼓書的早期演唱形式是:桌上放一只矮木架支書鼓,演唱者操挎板、鼓鍵擊節(jié),另一人操老胡或二胡伴奏,唱腔只有慢板、一快板兩種。清道光年間,盲藝人們又吸收當地民歌小調和道士的化緣調,充實了原有曲牌,豐富了歌唱的表現力。咸豐年間,盲藝人們又吸收了地方戲曲上黨梆子、上黨落子、秧歌唱腔,曲調和板式又有了較大的發(fā)展。清末民國初年,盲藝人段小五又創(chuàng)造增加了起板、二性、垛板、截板,并將搶板改造成緊搶板和慢搶板,使鼓兒詞的形式更豐富更完善。后來,又有人創(chuàng)造了由鼓兒詞轉唱成戲曲的“轉板”。擊樂伴奏,除了原有的書鼓,書板外,增加了大鑼、大釵、鏜鑼、小錚、梆子等,但都由一人操作,手腳并用,整套鑼鼓節(jié)奏緊、尺寸嚴、氣氛紅火,...
關于我們
關注族譜網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