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衙門
位于淮安的總督漕運部院尚保存完好
通州漕運碼頭上的箭樓
京杭大運河始建于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如何加強對運河和漕運的管理,一直是歷代統(tǒng)治者所面臨的問題。隨著漕運在社會政治與經(jīng)濟生活中所占的地位愈加重要,專門的漕運衙門也就應運而生。
史書上關于漕運專業(yè)管理機構(gòu)的最早設置年代是隋朝,當時設有漕運專署。到了宋朝,除設有江淮轉(zhuǎn)運使外,北宋還在開封設排岸司和綱運司,將漕運分為兩個系統(tǒng):排岸司負責運河工程管理及漕糧驗收、入倉,綱運司負責隨船押運。北宋時運河所經(jīng)的曹鄆濟泗等州和廣濟軍均設排岸機構(gòu),共有15名指揮和7500名兵士,汴京則有排岸分司四處。據(jù)《宋會要》記載:“汴京四排岸司:東司在廣濟坊,掌汴河東運,江淮等路綱船輸納及糧運至京師,分定諸倉交卸,領廣濟裝卸,役卒五指揮,以備卸綱牽駕,以京朝官二人充任。西司在順城坊,領汴河上漕,以京朝官一人負責裝卸;南司在建寧豐臺,領惠民河、蔡河,京朝官一人充任,廣濟兩指揮一千人為額;北司在崇寧坊,建隆三年置,領廣濟河,以京朝官一人充任。”從管理上看,綱運司服從排運司的調(diào)度,驗收、卸糧、入倉等重要環(huán)節(jié)均由排岸司主持,業(yè)務上兩司之間有比較嚴格的交接制度。
北京的漕運衙門主要是在元明清時代設立的。據(jù)史料記載,元代以來,各代在通州均設管理漕運事務的衙署。元代設督漕運司,明代因修建宮室、城垣、定陵和北部長城,對運河水運更為重視,在北京設倉場總署,由戶部管理,并在通州設有尚書館、戶部分司、坐糧廳公署、監(jiān)督主事公署、巡倉公署、巡漕公署等近40個辦事機構(gòu),衙署遍布通州城內(nèi)。清依明制,依舊在通州設置戶部坐糧廳署、倉場總署、漕運廳署等大小衙署數(shù)十處。另外,江蘇、浙江、江西等漕運總局、會館等也設在通州。
明清時代,通州擁有便利的水陸交通,城內(nèi)衙署林立。其中,清代倉場總督衙門位于新城南門東,為明總兵府改建;通永道衙門在州城內(nèi)天恩胡同偏東;戶部坐糧廳署在新城內(nèi)西察院,為原明總督糧場太監(jiān)居住的忠瑞館;大運西倉監(jiān)督署在坐糧廳后,即明代忠敬館;大運中倉監(jiān)督署在州舊城南門內(nèi);東路廳署在州新城內(nèi)草廠;理事廳與漕運廳署在張家灣城內(nèi);通州知州署、州同署、州判署均在通州城內(nèi);土壩掣斛廳在土壩,為州同督漕公廨,每年南運漕糧抵達通州時均駐扎于此;石壩掣斛廳在石壩,明時稱督儲館,有大官廳一座,為判督漕處所;驛丞署與巡檢署在張家灣城內(nèi);左營都司署與張家灣營都司署均在張家灣城,右營守備署在通州州治西南。從這些衙署的級別來看,幾乎涉及明清所有行政建制的品級,其中關于倉儲與漕運的占絕大部分,即便作為地方行政人員的知州、州同、州判,除料理地方事務外,也必須承擔大量的漕運事務。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