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文化—河南黃河孝俗民歌
黃河文化—河南黃河孝俗民歌,河南黃河流域的民歌中,有很多關(guān)于孝順長輩的民歌,反映了中華民族特別是中原文化
河南黃河流域的民歌中,有很多關(guān)于孝順長輩的民歌,反映了中華民族特別是中原文化習俗良好的一面。孝,指善事父母等長輩。孟懿子向孔子問孝時,孔子曰:“無違”,即不違背、不違反父母的意愿、意志?!白訍劾谟H謂之孝”,衡量子女的行為是不是孝,其標準是該行為是否對父母有利,不只是經(jīng)濟的,還包括感情上、心理上是否對父母有利。孝俗在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詩·大序》曰:“以是經(jīng)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可見它不只是簡單的子女同父母等長輩的關(guān)系。
武陟縣民歌《王祥臥冰》說:“九州八府數(shù)洛陽/洛陽有個大王莊/大王莊有個王員外/他有個兒子叫王祥/王祥他母得了病/一心想喝鯉魚湯/十冬臘月冬雪寒/哪來鯉魚煎魚湯”,“王祥來到河岸上/慌慌張張脫衣裳/全身衣服都脫凈/只身躺在冰凌上/冰凌暖開去逮魚,逮了鯉魚熬魚湯”。這雖是人們利用一個極端的個案來說明孝義,但兒女體諒父母意愿的心情、順從父母意志、設(shè)法滿足父母需求的精神是可貴的。
在兒子孝順父母一事上,最難辦的是兒媳,但關(guān)鍵還是兒子。如果兒子為了討好妻子,背地里當著妻子說些不敬父母的話,媳婦也就不可能對公公婆婆好。所以孟縣民歌《小石頭》開頭就說:“小石頭,圓又圓/兒子孝順媳婦賢”。小石頭這對孝敬父母的小夫妻,也就是在生活小事上順著父母的心意:“咱娘要求上龍花會/咱不給錢誰給錢”,于是“兒子大街去買辦/媳婦廚房去做饌/先做一樣十樣景/再做一碗轉(zhuǎn)枝蓮/先扎西山對東山/后扎蓮花對牡丹/還有一碗沒啥扎/扎了一碗倒坐蓮”。小夫妻盡孝道的行為不但人人夸獎,神仙都大為感動和贊賞:“觀音老母來看茶/想不到媳婦這樣賢/本來能活七十三/添上壽數(shù)一百年”。
兒女盡孝道形成家風,全家生活就會非常和諧。孟縣民歌《個個媳婦有孝心》就是很好的例子:“老大媳婦有孝心/十指尖尖把香焚/今天叫俺婆婆好/我把廟院修一新”。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媳婦都有孝心,要是叫婆婆病好了,老二媳婦說“嫂嫂修廟我塑身”,老三媳婦說“愿意不吃蔥蒜忌大葷”,老四媳婦說:“嫂嫂吃齋我頂神”,老五媳婦更堅決、心更誠,說:“懸崖深溝我舍身”,孝心的堅決溢于言表。
民歌,表露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現(xiàn)實,在群眾中有示范作用。兒女孝順父母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民歌是焦作的《十二月瞧娘》,父母年老體衰,希望在外分住的兒子女兒?;丶铱纯?。兒女孝順不孝順,心里有沒有父母,就看父母的饑渴冷暖兒女想到?jīng)]有,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是不是關(guān)心,父母的心理情緒兒女是不是知道。這首民歌里說兒女想得真周到,真是有孝心:“正月瞧娘正月正/糖果點心提幾封/再拿二斤好掛面/還有元宵湯圓甜”;“二月里瞧娘在抬頭/給娘拿些鹵豬頭/雞鴨肉,香又香/半斤山藥四兩姜”;三月瞧娘,“給娘提籃鵝鴨蛋”,到家做香噴噴的蛋湯端到娘面前;四月瞧娘,“給娘送去鮮黃瓜/外帶韭菜和香椿/渾漿涼粉利沙沙”;五月瞧娘,“油角油饃籃里裝/糯米紅棗白沙糖/包成粽子娘先嘗”;六月瞧娘,“沙瓤西瓜送娘口/兩身夏衣涼爽爽”;七月瞧娘,“沙鍋燉爛小嫩雞/老娘吃著真滋膩”;八月瞧娘,“棗糕月餅、靠山黃的梨/石榴一并籃里裝”;九月瞧娘,給老娘做棉襖、棉褲等過冬的衣裳“免得天寒娘受涼”;十月瞧娘,給娘做大肉餡白面皮餃子吃;十一月瞧娘,給娘買對虎皮靴、紅綾軟被;臘月瞧娘,給娘送些零錢,等孫男孫女給娘拜年時好給壓歲錢。可以說,女兒想到的,做到的,都是生活小事,正是這些生活小事壘起了孝的豐碑。娘舒心、順心,就是兒女盡了孝心。
當然,兒女更應知道父母養(yǎng)育兒女之苦,使行孝發(fā)自內(nèi)心,行于自然。孟縣的《孝敬歌》說:“提孝字,淚不干/想娘恩重如山/樹有根,水有源/娘恩永遠報不完”,“一為俺娘受痛苦/二為俺娘暖濕床/左邊尿濕右邊換/右邊尿濕抱胸膛”。這些孝順兒女們明白了一個大道理,不但要盡孝,還要行孝有方。正如欒川縣民歌《孝敬在平時》所說:“今天忙,明天忙/爹娘為俺天天忙”,“爹娘臨死落點啥/一席之地木一方/五七百日來擺供/墳頭燒紙不幾張/有好的爹娘活著吃/強似墳前擺供食/有好的爹娘活著穿/強似墳前擺花環(huán)/有好的先叫爹娘嘗/強似靈前擺豬羊/點著花觀冒煙/不知爹娘見不見/燒錢焚紙一堆灰/不知爹娘得不得/平時不行孝/披麻戴孝人恥笑”。
孝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兒女們的實際行動,是做讓父母開心、順心、舒心、愜意的小事、實事。孝者,順從也。在家庭生活問題上,不究緣由,不爭是非。其實,生活習慣、個好、感情起伏,怎究緣由,何分是非?孝俗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習俗,是優(yōu)秀中華文化的有機構(gòu)成部分。民俗是區(qū)別不同民族的標志之一,民俗中有我們民族的根。中華兒女,應植根中華習俗,講孝道,行孝事,做孝順長輩之人。
武陟縣民歌《王祥臥冰》說:“九州八府數(shù)洛陽/洛陽有個大王莊/大王莊有個王員外/他有個兒子叫王祥/王祥他母得了病/一心想喝鯉魚湯/十冬臘月冬雪寒/哪來鯉魚煎魚湯”,“王祥來到河岸上/慌慌張張脫衣裳/全身衣服都脫凈/只身躺在冰凌上/冰凌暖開去逮魚,逮了鯉魚熬魚湯”。這雖是人們利用一個極端的個案來說明孝義,但兒女體諒父母意愿的心情、順從父母意志、設(shè)法滿足父母需求的精神是可貴的。
在兒子孝順父母一事上,最難辦的是兒媳,但關(guān)鍵還是兒子。如果兒子為了討好妻子,背地里當著妻子說些不敬父母的話,媳婦也就不可能對公公婆婆好。所以孟縣民歌《小石頭》開頭就說:“小石頭,圓又圓/兒子孝順媳婦賢”。小石頭這對孝敬父母的小夫妻,也就是在生活小事上順著父母的心意:“咱娘要求上龍花會/咱不給錢誰給錢”,于是“兒子大街去買辦/媳婦廚房去做饌/先做一樣十樣景/再做一碗轉(zhuǎn)枝蓮/先扎西山對東山/后扎蓮花對牡丹/還有一碗沒啥扎/扎了一碗倒坐蓮”。小夫妻盡孝道的行為不但人人夸獎,神仙都大為感動和贊賞:“觀音老母來看茶/想不到媳婦這樣賢/本來能活七十三/添上壽數(shù)一百年”。
兒女盡孝道形成家風,全家生活就會非常和諧。孟縣民歌《個個媳婦有孝心》就是很好的例子:“老大媳婦有孝心/十指尖尖把香焚/今天叫俺婆婆好/我把廟院修一新”。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媳婦都有孝心,要是叫婆婆病好了,老二媳婦說“嫂嫂修廟我塑身”,老三媳婦說“愿意不吃蔥蒜忌大葷”,老四媳婦說:“嫂嫂吃齋我頂神”,老五媳婦更堅決、心更誠,說:“懸崖深溝我舍身”,孝心的堅決溢于言表。
民歌,表露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現(xiàn)實,在群眾中有示范作用。兒女孝順父母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民歌是焦作的《十二月瞧娘》,父母年老體衰,希望在外分住的兒子女兒?;丶铱纯?。兒女孝順不孝順,心里有沒有父母,就看父母的饑渴冷暖兒女想到?jīng)]有,父母的身體健康兒女是不是關(guān)心,父母的心理情緒兒女是不是知道。這首民歌里說兒女想得真周到,真是有孝心:“正月瞧娘正月正/糖果點心提幾封/再拿二斤好掛面/還有元宵湯圓甜”;“二月里瞧娘在抬頭/給娘拿些鹵豬頭/雞鴨肉,香又香/半斤山藥四兩姜”;三月瞧娘,“給娘提籃鵝鴨蛋”,到家做香噴噴的蛋湯端到娘面前;四月瞧娘,“給娘送去鮮黃瓜/外帶韭菜和香椿/渾漿涼粉利沙沙”;五月瞧娘,“油角油饃籃里裝/糯米紅棗白沙糖/包成粽子娘先嘗”;六月瞧娘,“沙瓤西瓜送娘口/兩身夏衣涼爽爽”;七月瞧娘,“沙鍋燉爛小嫩雞/老娘吃著真滋膩”;八月瞧娘,“棗糕月餅、靠山黃的梨/石榴一并籃里裝”;九月瞧娘,給老娘做棉襖、棉褲等過冬的衣裳“免得天寒娘受涼”;十月瞧娘,給娘做大肉餡白面皮餃子吃;十一月瞧娘,給娘買對虎皮靴、紅綾軟被;臘月瞧娘,給娘送些零錢,等孫男孫女給娘拜年時好給壓歲錢。可以說,女兒想到的,做到的,都是生活小事,正是這些生活小事壘起了孝的豐碑。娘舒心、順心,就是兒女盡了孝心。
當然,兒女更應知道父母養(yǎng)育兒女之苦,使行孝發(fā)自內(nèi)心,行于自然。孟縣的《孝敬歌》說:“提孝字,淚不干/想娘恩重如山/樹有根,水有源/娘恩永遠報不完”,“一為俺娘受痛苦/二為俺娘暖濕床/左邊尿濕右邊換/右邊尿濕抱胸膛”。這些孝順兒女們明白了一個大道理,不但要盡孝,還要行孝有方。正如欒川縣民歌《孝敬在平時》所說:“今天忙,明天忙/爹娘為俺天天忙”,“爹娘臨死落點啥/一席之地木一方/五七百日來擺供/墳頭燒紙不幾張/有好的爹娘活著吃/強似墳前擺供食/有好的爹娘活著穿/強似墳前擺花環(huán)/有好的先叫爹娘嘗/強似靈前擺豬羊/點著花觀冒煙/不知爹娘見不見/燒錢焚紙一堆灰/不知爹娘得不得/平時不行孝/披麻戴孝人恥笑”。
孝不是抽象的理論,而是兒女們的實際行動,是做讓父母開心、順心、舒心、愜意的小事、實事。孝者,順從也。在家庭生活問題上,不究緣由,不爭是非。其實,生活習慣、個好、感情起伏,怎究緣由,何分是非?孝俗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習俗,是優(yōu)秀中華文化的有機構(gòu)成部分。民俗是區(qū)別不同民族的標志之一,民俗中有我們民族的根。中華兒女,應植根中華習俗,講孝道,行孝事,做孝順長輩之人。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guān)資料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黃河文化—陜北民歌
陜北群眾愛唱歌,尤其是愛唱民歌。似乎不唱歌,就失去了生活的樂趣。祖祖輩輩以來,人們吃飯喝酒時唱歌,休息睡覺時唱歌,行道趕腳時唱歌,結(jié)婚聯(lián)姻時唱歌……民歌,從搖籃旁伴隨著嬰兒長大;民歌,伴隨著老年人永久地安息。年深月久,日積月累,舊的不合時宜的民歌被揚棄了,新的具有生命力的民歌又廣為流傳。整個陜北,就是一片民歌的海洋,歌聲彌漫在山川田野,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陜北民歌究竟起源于何時?這是誰也回答不了的問題。陜北民歌主要分為六大類,流傳較為廣泛的是情歌和信天游。情歌是陜北民歌中最精華的部分,在數(shù)量上占了壓倒多數(shù)的地位。陜?nèi)丝∶?,素有“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的美譽(因舊說貂嬋是米脂人,呂布是綏德人)。產(chǎn)美女、產(chǎn)勇士的地方自然是才子配佳人,婚姻美滿和諧。情歌很多歌唱了男悅女貌、女慕男才?!案擅妹煤脕韺嵲诤?,走起來好像水上漂”。“馬里頭挑馬不一般高,人里頭挑人數(shù)上哥哥好”。前一首,是小伙唱給姑娘聽的,愛慕...
· 黃河文化—青海民歌
我國的黃河文化帶和長江文化帶都起自青海,中間是巴顏喀拉山,這種河文化帶和山文化區(qū)的局面是稀有的。青海有漢、藏、回、土、撒拉、蒙古、哈薩克、保安等民族。罕見的河、山文化和多種民族的文化,使青海民歌格外絢麗多姿?!盎▋骸笔乔嗪8髅褡宥汲拿窀?,有漢族花兒、回族花兒、土族花兒、撒拉族花兒、保安族花兒,藏族也唱花兒,幾乎成了青海的省歌。青海花兒是河湟花兒,即黃河、湟水交匯處及沿河流域內(nèi)的花兒。青海漢族中流傳漢族花兒,也有小調(diào)。青海的漢族小調(diào)相當多,與在山間野嶺唱男女私情的花兒不同,小調(diào)是里巷之曲,是在長輩晚輩面前,在日常生活中人多的情況下唱的。因此,它不僅不能像花兒那樣唱男女私情,還要以其趣味性、敘事性,描繪事件,刻畫人物,提高群眾精神生活,使群眾喜聞樂見。有民間小調(diào)《送親人》、《送丈夫》、《送情郎》、《蘭橋會》、《四季歌》,酒曲《尕老漢》等。如《送情郎》不但歌詞俏皮含情脈脈,而且運用了我國傳統(tǒng)民...
· 黃河文化—解讀河南黃河文化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五千年的燦爛文化。黃河歷史的變遷,造就了華北平原廣闊、平坦、肥沃的土地,為中華民族農(nóng)業(yè)發(fā)展、經(jīng)濟繁榮提供了便利條件。華夏文明之光在河南黃河流域放射出最為耀眼的輝煌,產(chǎn)生了著名的仰韶文化、孕育了燦爛的商周文化。從夏商起,河南沿黃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達,在華夏文明史中,河南作為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長達兩千多年,先后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于此,在整個中國發(fā)展史上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素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美譽。然而,自西漢到新中國成立前的兩千多年間,黃河共決口1500多次,其中河南占三分之二,大改道26次,有20次在河南,曾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從遠古時期的大禹治水,歷朝歷代都為治理黃河水患進行了不斷的探索。“黃河寧,天下平”成為沿黃人民夢寐以求的愿望。進入新世紀以來,河南河務(wù)局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和黃委“維持黃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的要求,大力推進由傳統(tǒng)治黃...
· 黃河文化—河南黃河沿岸情人節(jié)
許多人熟知農(nóng)歷“七月七日”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傳誦著一個令青年人向往、讓過來人回味的美妙絕倫的愛情故事。但不少人鮮知“七月七日”還是河南黃河沿岸廣大地區(qū)令少年男女感情激蕩、熱血沸騰的“乞巧節(jié)”,實際上是“少女節(jié)”、“選美節(jié)”、中國式的“情人節(jié)”。單這“乞巧節(jié)”的準備就非常別致:先要“斂乞巧糧”、“偷乞巧菜”、“長乞巧芽”,當然更要“唱乞巧歌”了?;顒右婚_始就拒絕男性攙和,年長女性也只能做些“輔助”工作。顯然,這是情竇欲開的“二八佳人”、“妙齡少女”們獨霸的一項活動。從農(nóng)歷六月二十七開始,自愿組合起來的少女們就會像一群飛舞的蝴蝶一樣飛到各家,挨門挨戶斂收“乞巧糧”,綠豆、米、面,給什么都行,給多少都行。喜鵲飛來昭示著吉祥,乞巧女們飛來,家家都十分喜悅,特別是那些“家有少年郎”的人家,就更別提多高興了,自然給的“乞巧糧”樣數(shù)又全量又多。少女們把綠豆生成豆芽,長到四五寸,分別栽在小碗里,名曰“...
· 黃河文化—黃河奇石
大河出奇石、大河出名石——這是大自然的造化。其自黃河的“黃河奇石”以其獨有的魅力,贏得人們的鐘情和喜愛。黃河奇石是“上蒼”的手筆、“母親”的刀工。黃河自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納百川,容千流,沿途匯聚了洮河、大夏河、湟水、大通河、北浪河、祖歷河等眾多支流。這些河流從巴顏喀拉山、阿尼瑪卿山、祁連山、西秦嶺等古老的山脈帶來了大量巖石。這些巖石成因復雜,石質(zhì)多樣,特別是其中的火成巖、水成巖、變質(zhì)巖所含礦石的種類、色澤、結(jié)晶硬度不一樣,經(jīng)千百萬年風化、剝蝕和河水長期搬運、沖刷、撞磨之后形成色彩多樣、花紋美麗、形狀奇特的卵石。黃河奇石的石面光滑,大小不一,但一般都很“壯碩”,大的重幾公斤、十幾公斤,也有重百公斤的。蘭州黃河石中甚至有上千公斤的,它的質(zhì)地堅硬,具有凝重的氣質(zhì)。黃河石不像雨花石那樣晶瑩剔透,絢麗多彩,但豐富的紋理顯示的多為間色和復色,既古樸渾厚,又粗獷豪放,記載著歷經(jīng)滄桑的歲月,飽含著千磨萬礪...
關(guān)于我們
關(guān)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guān)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