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藝術(shù)-青城山常道觀
據(jù)文獻記載,天師洞原址為黃帝祠,東漢時張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為天師道的創(chuàng)始人,故稱天師洞。隋大業(yè)年間(605-618年),改名延慶觀。唐朝時改稱常道觀。唐開元年間(713-741年),常道觀一度被佛教占用,改為寺廟,唐玄宗手敕,令歸還道士,觀中現(xiàn)存有唐玄宗手詔碑。宋時曾稱昭慶觀,現(xiàn)仍延用唐名,俗稱天師洞。
天師洞現(xiàn)存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間,(1662一l722年)中葉由住持陳清覺主持修建。1980年以來,青城山道教協(xié)會又籌資對天師殿、三清殿、黃帝殿、上茅庵及山門、道舍、齋堂等進行了全面維修,重塑神像,使千年古剎煥然一新;為青城山水增色。
常道觀的整個建筑群占地面積72加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5749平方米。整個宮觀依山勢分布在白云溪與海棠溪之間的山坪上,莊嚴的殿堂與曲折環(huán)繞的外廊,隨地形高低落,把殿宇樓閣連成一片,四周峭壁陡巖,群山拱揖,浮嵐翠,真是“干崖迤邐藏幽勝,萬樹凝煙罩峰奇?!睂m殿金碧輝的建筑與自然山水交相映襯,分外幽雅。
常道觀中軸線上,分布著山門、三清殿、黃帝殿。山門在高高的陡坎上,左側(cè)有青龍殿,右側(cè)是白虎殿。山門正中懸“古常道觀”金匾,兩側(cè)有蜀州李世瑛所撰對聯(lián):
勝地冠兩川,放眼氓峨千派繞;
大名尊五岳,驚心風(fēng)雨百靈朝。
山門之上,還有鄧錫侯所題對聯(lián):
福地凝崆峒,傳相石宣棲仙侶;
江源歸節(jié)度,欲挽銀河洗甲兵。
進入山門,一條長長的石級將人們引向幽靜深遠的宮內(nèi)。石路兩側(cè)鑲有石刻,上刻黃炎培、謝無量、吳稚暉等人的詩文。
三清大殿是天師洞的主殿,為重檐歇山頂樓閣式建筑。面積580平方米。殿前通廊九級石階,前館排列六根大石圓柱,立在高1.2米的石獅、麒麟、獨角獸柱基上,古樸宏偉,別具一格。前后檐柱和經(jīng)柱共有4.4米高的石柱28根,其中16根刻有對聯(lián)。石柱上端的撐弓、彎門全系鏤空花刻,飛禽走獸、花草人物的形象躍然石上。上層稱無極殿,殿外懸掛著“上善若水”、“神光普照”、“道地重輝”等匠額,殿內(nèi)有八扇明代木雕屏花,樓空雕刻著英蓉、荷花、孔雀等圖案,紅花綠葉,色彩鮮麗。正殿內(nèi)供奉著道教至高無上的尊神??三清像:玉清境清微天元始天尊,手銜靈珠,象征洪元世紀;上清境禹余天靈寶天尊,懷抱太極,象征混元世紀;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即太上者君,手持羽扇,象征太初世紀。 三清殿右側(cè)是青城山道教協(xié)會、青城山道教宮觀管理委員會所在地和道教祖堂。建筑仿園林布局,結(jié)構(gòu)精美,花竹茂盛;殿堂間回廊相連,清靜幽雅。
三清殿后石壁上刻有《青城山圖》和道教經(jīng)典《黃帝陰符經(jīng)》、《老君說清靜經(jīng)》、《太上大通經(jīng)》等。 三清殿后是黃帝祠,殿堂重槽回廊,橫額上是于右任先生所題“古黃帝祠”匾。這里供奉的是中國歷史中傳說人物軒猿黃帝金身像。
天師洞的黃帝祠初建于隋朝。詞前走廊有“軒猿黃帝祠碑”,上刻馮玉祥將軍1943年的詩。祠旁有救苦天尊塑像和1919年四川省楊庶堪題贈“道在養(yǎng)生”碑。再向前行為三皇殿,門前柱上對聯(lián)為:
指點中原,萬里江山歸眼底;
登臨絕頂,頻年風(fēng)雨攬心頭。
三皇殿內(nèi)供奉的是伏羲、神農(nóng)、軒轅三皇石像各一尊,各高90厘米,背有銘文。神座前是被稱為鎮(zhèn)山之寶的《大唐開元神武皇帝書碑》,碑高1.4米,寬0.7米,厚19厘米,上書唐玄宗開元十二年(724年)詔書“觀還道家,寺依山外舊所”,由當(dāng)時常道觀住持甘遺榮書寫,吳光逵刻石,是珍貴的唐代文物。殿內(nèi)還有《龍門派碧洞宗道脈淵源碑》、《椿仙彭真人重修常道觀碑》、張大千《天師像》碑刻、趙蘊玉《呂祖像》和《邱祖像》碑刻。
在第三混元頂巖腹洞前,是清朝末年所建的天師殿。殿依山勢的起伏,前低后高,旁低中高,與山巒地勢渾然一體。牌坊層層飛檐,照面、立人、抱柱上均彩繪花烏圖案,精致美觀,上有清人黃云鴿書“龍躋仙蹤”匾額。
天師殿屋頂重檐飛脊,凌空欲飛。隨山勢而建,階梯式遞進。最上層建有雨篷和低欄,可俯視常道觀全景。殿內(nèi)神龕內(nèi)供奉著隋代石刻張道陵像,面有三目,威嚴肅穆,左手掌直伸向外,掌中握“陽平治都功印”,為山中之寶。天師像則是張道陵三十代孫、宋代虛靖天師塑像。
天師殿因殿內(nèi)地勢如山洞,稱天師洞,洞中因張道陵塑像而得名?,F(xiàn)在,習(xí)慣上把整座常道觀稱天師洞了。
天師洞(常道觀)還有許多名勝景物。如宮觀西北處有“降魔石”。傳說當(dāng)年張道陵在此降伏惡魔時,有巨石擋道,張以劍劈石,如砍豆腐,石分為二,再分為三。至今可見三巨石沖天而立,其中一塊有“降魔”兩字。 在天師洞南有“擲筆槽”。天師洞南,有古龍橋,這里兩巖斷裂,下臨深谷,古代以木飛架其間,后依巖壁鑿成通道。游人至此,頭頂?shù)r,俯窺深澗,景色奇險。對面巖上,一道深漕縱貫蒼巖,深20余丈,闊6丈,名擲筆槽,相傳張道陵降魔時,以朱筆擲之,留下這一奇觀。
天師洞前后,古木繁多,有銀杏、歧棕、古棕、古桂、仙人松、公松桔等。其中三清殿前的漢代古銀杏樹最為傳奇。此樹傳為張道陵所植,高十多米,樹干粗而短,布滿鐘乳似的良瘤,形態(tài)奇怪,生長茂盛。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