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圣手的唐代詩人是王昌齡。
王昌齡,字少伯,唐朝時期大臣,是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大約在二十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xiāng),開始了一段學(xué)道的經(jīng)歷,此時正是盛唐時期,王昌齡的詩中對盛世景象竭盡全力、忠貞不已地加以歌頌。后來他覺得在長安謀求發(fā)展,沒見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長安,投筆從戎,從此踏上出塞之路。
在二十七歲的時候,他創(chuàng)作了著名的邊塞詩。開元十五年,王昌齡進士及第,開始了仕途,后在四十一歲的時候,因事獲罪,謫赴嶺南。四十二歲,遇赦北還。昌齡北歸,游襄陽,訪著名詩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兩人見面后非常高興,孟浩然由于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復(fù)發(fā),竟因此而死,在這時期,王昌齡又結(jié)識了大詩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詩。冬,王昌齡離京赴江寧丞任,此時已與名詩人岑參相識,岑參有《送王大昌齡赴江寧》詩,王昌齡也有詩留別。
王昌齡存詩181首,體裁以五古、七絕為主,題材則主要為離別、邊塞、宮怨。就數(shù)量之多,體制之備,題材之廣說,王昌齡的詩實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適、岑參,但他的詩質(zhì)量很高。在他為數(shù)不多的詩作中,送別詩有五十二首,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七絕七十四首占盛唐的絕句的六分之一。有《王昌齡集》留世,集六卷,今編詩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