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55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157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146 |
1995年 | 175 | 1987年 | 154 | 1982年 | 150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53 |
苗姓主要源自:羋姓。
苗姓起源一
源于羋姓,羋姓中的一個分支,即是源自楚國的姓氏。最直接的得姓史祖是楚國公族大夫伯棼(斗越椒)之子斗賁皇的封地,屬于以封居名稱為氏。據(jù)《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風俗通》等所載,春秋魯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國若敖之亂,楚若敖之孫、楚大夫伯棼以罪誅,其子賁皇奔晉,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濟源西)。在晉國與楚國的交戰(zhàn)中,伯棼之子賁皇技獻晉國使晉國取得戰(zhàn)斗勝利。后世傳有楚才晉用的典故:
初,楚伍參與蔡太師子朝友,其子伍舉與聲子相善也。伍舉娶于王子牟,王子牟為晉公而亡,楚人曰:“伍舉實送之?!蔽榕e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于鄭郊,班荊相與食,而言復故。聲子曰:“子行也!吾必復子?!?/p>
及宋向戌將平晉、楚,聲子通使于晉。還如楚,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用之?!?/p>
苗,遂為商周古國,西周初國亡,成為周邑。
在賁皇的后裔子孫中,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遂成苗氏,并尊賁皇及其父親斗越椒為得姓始祖。這也是漢族苗姓人口最主要的來源。楚國氏族伯棼及其子孫定居河南濟源苗亭,遂這支楚國大夫子孫姓氏為‘苗’。
在河南濟源當時記載土壤肥沃適宜耕種,有對聯(lián)曰“草長鶯飛光景好,田肥禾茂人財興”,描述當時地理環(huán)境。
苗姓起源二
源于羋姓,源出自上古時期神醫(yī)苗父,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
由于苗父根本不象后世醫(yī)生們那樣用“四診”去診病、用“八法”去治病,甚至也不用任何手術治療,因此他只能算是一種巫醫(yī),如今看來,大概使用的是精神療法,或心理療法。在傳說中,他為眾多病人治過病,而且還療效卓著,稱其為“醫(yī)”并不過分,因此,人們把他認為是“上古為醫(yī)者”。(該起源存疑)
苗姓起源三
少數(shù)民族中的姓氏,滅亡后的百濟、高句麗國民,被唐朝政府內遷遼中、遼西、河北等地,其中有部分族人改漢姓為苗氏,以別于當?shù)貪h民。在唐王朝滅亡后的五代十國時期,該支苗氏族人有部分人“去草為田”,改苗氏為田氏,世代相傳至今。
蒙古族,回族中的漢姓,出自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璋賜姓,滿族中的苗姓,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其他少數(shù)民族也有姓苗的,屬于漢化改姓為氏。在今苗族、朝鮮族、維吾爾族等少數(shù)民族中,均有苗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苗氏,世代相傳至今。
少數(shù)民族苗姓與漢族苗姓沒有任何關系。
苗賁皇的苗邑,據(jù)考就在今河南濟源的西部,現(xiàn)在該地還有一處地名“苗亭”,據(jù)說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的遺址。苗姓最初的發(fā)源地,當然也該在個地方。三家分晉后,苗姓因仕宦等原因,在今山西、河北等地落籍。戰(zhàn)國后期,秦國窮兵黷武,中原是其擴張的第一個目標,苗姓祖居地濟源也深受戰(zhàn)火侵擾,故大批苗姓或北徙今山西長治,或東遷今山東定陶一帶,后經繁衍發(fā)展,昌盛為苗姓上黨郡望和濟陰郡望。兩漢時期,見諸史冊之苗姓有兵技巧家苗子,王莽國師苗?,劉秀時代的父城(今河南寶豐)長苗萌,幽州牧苗曾以及漢末的大長秋苗祀,尤可一提的東漢時東阿侯苗光,史書稱其保全了封邑,則表示苗光子孫落籍于今山東東阿。魏晉南北朝時期,由于社會激烈動蕩,苗姓同其它中原士族一樣,為了躲避兵火,取道南下,跨過長江,進入江東。其中一支苗姓輾轉于今浙江金華一帶,后經繁衍,形成了苗姓歷史上的第三大郡望——東陽郡。當然,在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之際,苗姓主要還是昌盛于上黨、濟陰二郡,如苗姓歷史上唯一一位宰相苗晉卿便是上黨壺關人。唐代中后期,有陜西之苗姓為避國都附近紛擾不斷的戰(zhàn)亂,遷居今甘肅、寧夏一帶。兩宋之際,苗姓以上述三大郡望為主源,散布之地更廣,尤其在宋趙王室偏安江南后,苗姓人在今南方省份,如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等地定居。需要指出的是,繁衍于今山西長治一帶的苗姓依舊名人不斷,競現(xiàn)于史。元末明初,戰(zhàn)亂紛起,苗姓又被迫遷徙。據(jù)江蘇沛縣等地《苗氏族譜》載:元末明初,河南永城縣東四十里苗橋苗氏家族,分七支向外遷徙:一支遷汴京(今開封),一支遷夏邑,一支遷江蘇沛縣,一支遷山東,一支遷安徽,兩支遷山西。明初,政府從山西向河南、河北等地大規(guī)模移民,山西長子縣西張堡村苗子實遷到河南武陟縣西南大封村。苗子實有4子,長子遷今武陟大司馬村,后裔分遷今溫縣趙堡等地;次子遷今新鄉(xiāng)市七里營,后裔分遷南莊、河頭等村;三子遷今武陟喬廟,后裔分遷今滎陽市古滎等地;四子仍住大封村,后代遷修武、焦作、溫縣等地。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苗子實的這一支后裔目前有11000余人,僅大封村苗姓就有3500多人。另據(jù)河南西平縣苗堂村《苗氏族譜》載:始祖苗公于明洪武年間自山西洪洞遷西平縣苗堂村,后分居于苗張村。河南禹縣《苗氏宗譜》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一老嫗率子、侄四人遷來河南,長子苗立本定居禹縣神垕鎮(zhèn),次子苗立家定居郟縣苗黃莊,三子苗立誠定居襄縣苗府村,侄苗國寶定居禹縣白沙村。清中葉以后,伴隨闖關東的風潮,有冀魯豫地之苗姓入遷東三省。改革開放以來,不少苗氏后裔到海外經商、求學、辦企業(yè),有些已成為當?shù)氐闹耸?。與此同時,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地和臺灣地區(qū)也有不少苗氏族人子孫回中原和故鄉(xiāng)尋根謁祖,投資辦廠。苗氏子孫不管在國內國外,都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當?shù)氐慕洕⑽幕ㄔO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當代苗姓的人口大約110萬左右,為全國第一百四十六位姓氏,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08%,河南是苗姓的第一大省,大約占全國苗姓人口的32%。
東陽郡:西漢時期置郡,三國時期孫吳國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再分會稽郡置東陽郡,郡治在今浙江省金華分城區(qū),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金華市一帶。明朝成化七年(辛卯,公元1471年)金華府領金華、蘭溪、東陽、義烏、永康、武義、浦江、湯溪八縣,故有“八婺”之稱。
伊 犁:伊犁得名于著名的伊犁河,那是一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歷史悠久,文化發(fā)達,民族眾多,自古就同新疆和內地息息相關。遠在漢朝,伊犁就以“伊列”之名載入史籍《漢書》。
東陽堂:以望立堂。
伊犁堂:以望立堂。
惠化堂:源自唐朝潞州壺關人苗晉卿事。唐李固的《幽閑鼓吹》中,曾記苗晉卿一事。苗公落第歸鄉(xiāng),途中遇一老人,自稱知未來事。苗公于是問道:“我應舉已久,有一第之分嗎?”老人答道:“何止此,大有來頭,只管再問?!泵绻溃骸拔揖美в谪氉?,但求一郡守,能夠得到嗎?”老人道:“更向上?!泵绻珕枺骸澳敲窗床焓鼓??”老人道:“更向上。”苗公驚異,再問:“為將為相嗎?”老人答道:“更向上。”苗公發(fā)怒,說:“將相更向上,難道能作天子?”老人笑道:“真者不能得,假者即可得。”苗公以為事屬怪誕,驚出一頭汗。后來苗公果然出將入相,唐德宗駕崩,苗公以首輔居攝政三日,應了老人“真者不能得,假者即可得”的預言。可見命皆前定,安知人間沒有第二個苗公?苗氏堂號“惠化堂”由此而來。
一、苗
現(xiàn)行較常見姓氏。今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尚義,山東之平邑、龍口,內蒙古之烏海,山西之太原、大同,江西之崇仁,湖南之芷江,云南之瀘水、河口等地均有分布。漢族、蒙族、彝族皆有此姓。《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羋姓。楚大夫伯棼之后。伯棼以罪誅,其子賁皇奔晉,晉人與之苗,因以為氏。望出東陽?!泵纾疵缤?,在今河南濟源縣西。漢代有苗光;唐代有苗晉卿,壺關人,中書舍人;明代有苗衷,鳳陽定遠人,兵部尚書;清代有苗夔。
苗姓古代名人
苗奉倩唐朝,唐玄宗時期人,生卒年不詳,天寶七年(748)任處州刺史。
苗稷唐朝,唐憲宗時期人,元和十四年(819)人任處州刺史。
苗發(fā)唐朝(約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詳,潞州壺關人,大歷十才子之一。苗晉卿十個兒子之一,生卒年均不詳,約唐玄宗天寶末前后在世。初為樂平令,授兵部員外郎,遷駕部員外郎。仕終都官郎中。發(fā)常與當時名士酬答。
苗海潮隋末,下邳(今江蘇邳州)人,農民起義軍領袖。六一三年聚眾起義,不久并入杜伏威部,抗擊隋軍于江淮一帶。后降唐。
苗臺符聰明無比。十幾歲博覽群書,著《皇心》三十卷。十六歲考中進士。張讀也是很小就擅長吟詩作賦。十八歲中進士。跟苗臺符是同年。兩人又一起在少師鄭薰(任宣州地方官時)那里作佐官。兩人經常在宣州西明寺的東廓下,張貼他們的詩作。有人暗中批注說:兩個前進士,一對阿孩兒。苗臺符十七歲死去,神童英年早逝。張讀做到禮部侍郎。著作有:苗臺符《古今通要》四卷。
苗蕃、苗愔、苗恪唐朝,潞州壺關人,大臣。父子三人均為進士出身。父苗蕃累官至太原府參軍。苗忄音娶宰相牛僧孺之女,官至戶部郎中。苗恪歷官洛陽令、翰林學士、戶部侍郎,后出任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
苗訓宋初,河中人,大臣。善天文占候術,曾于營中預言趙匡胤陳橋兵變。宋初,累官至檢校工部尚書。
苗晉卿祖苗夔,追贈禮部尚書。父苗殆庶,官至絳州龍門縣丞。晉卿幼好學,能寫文章,又能詩,王維謂其“時人以為鮑參軍、謝吏部為更生云”。苗晉卿共十子,分別是太子通事舍人苗收、駕部員外郎苗發(fā)、河南少尹苗丕、苗堅、給事中苗粲、苗稷、苗垂、苗向、戶部員外郎苗昌。苗晉卿一門輝煌數(shù)代,人才輩出??梢娒缡显谶w居上黨之后,其家族發(fā)展之盛,代不乏人,屢有位列卿尹者。苗氏一族由上黨繁盛之后,又逐步遷散到了附近的澤州、永濟、河曲等地。
苗時中宋代,名宦。字子居,其先自壺關徙宿州。以蔭主寧陵簿。邑有古河久陻,請開導以溉田,為利甚博,人謂之苗公河。調潞州司法參軍。郡守欲入一囚于死,執(zhí)不可。守怒,責甚峻,時中曰:“寧歸田里,法不可奪?!笔匚蚨犞N鯇幹?,以司農丞使梓州路,密薦能吏十人,后皆進用,人卒莫之知。討蠻時以創(chuàng)立折運法,使得軍糧供應無缺,因功升遷兩階,為發(fā)運副使、河東轉運使,加直龍圖閣、知桂州,進寶文閣待制、戶部侍郎。
苗仲先北宋,通州人,字子野,為北宋徐州太守。
苗授北宋,潞州上黨(今山西長治)人,北宋將領。以蔭補官,在攻打羌、西夏等戰(zhàn)役中,屢立戰(zhàn)功,累遷武泰軍節(jié)度使、殿前副都指揮使,后以??倒?jié)度使知潞州。其子苗履亦為宋將,累官至天武都指揮使。
苗履宋朝,宋將,累官至天都節(jié)度使。
苗傅南宋,上黨人,南宋將領。累官至統(tǒng)制官。后與劉正彥發(fā)動叛亂,逼高宗讓位于太子,被勤王之師擊敗,并被俘殺。
苗翊南宋,將領,參與了清君側的苗劉兵變,企圖威逼利誘趙構抗金。
苗再成南宋,官吏,南宋抗元三杰之一。累官至真州知府。文天祥敗走真州時,被其請入城中,共商抗元大計。如果不是苗再成抗旨不尊,文天祥早就被殺死在真州城下,更沒有后世的《正氣歌》。后死守孤城,城陷,不屈而死。
苗道潤金代(?—1218),驃騎大將軍、留守中都苗道潤,河北九公中的大部分都是苗道潤的手下。貞祐初為河北義軍隊長。宣宗遷汴,河北義軍集結,抗擊蒙古兵。他“有勇略、敢戰(zhàn)斗,能得眾心”(《金史》)。累至驃騎上將軍、中都路經略使,兼知中山府(河北定州)事前后撫定五十余城。興定元年(1217)奉詔恢復中都,與諸軍不和而相攻。次年被易州賈瑀誘殺。
苗善時元朝,詞人,留有詞作《步蟾宮》和《望江南》:陽復乾純陽姤午。象帝先、是吾玄祖。一氣氤氳降甘雨。始恍然、火浮黎土。無極極中誠密錮。玉龍蟠、幽囚金虎。主人輕鼓沒弦琴,全不屬、宮商律呂。清高士,志道體真仙。養(yǎng)浩虛中吹玉笛,凝神真樂吸瓊笙。清凈瑩心天。離欲海,放倒我人山。玄素采陰魔畜道,婁公邪術執(zhí)為玄。休效損丹田
苗道一元朝,全真教第十二任掌門、第十七任掌門,回首王重陽祖師創(chuàng)教至今的八百年來,至苗道一,元武宗在至大三年(1310),加尊全真教的祖師和重要弟子,北五祖由真君升帝君;北七真由真人升真君。其后,孫德彧、蘭道元、孫履道、完顏德明等相繼掌教。自苗道一起,每任掌教皆授封為真人、演教大宗師、知集賢院道教事。大約在元代中后期,南北歸宗,又合并了真大道、樓觀道和部分凈明道,成為唯一的一個上層丹鼎大派。
苗好謙元朝,我國古著名農學家,元代成武焦村(今成武縣汶上集鎮(zhèn)前苗樓村)人。初任都察院屬員,延祐三年(1316)年升任淮東廉訪司僉事,因“善課桑農”,皇帝“賜衣一襲”,后入朝為司農丞,著有《栽桑圖說》和《農桑輯要》,受到皇帝贊許:“農桑衣食之本,此圖甚善”。遂命刊印千冊,散之民間。并晉升苗好謙為御史中丞。
苗衷明朝,鳳陽府定遠(今屬安徽)人,明代大臣。永樂年間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有《史閣紀聞》、《歸回錄》、《雪窩稿》。
苗汝霖明代,軍事家,生卒不詳。嘉靖五年丙戌科二甲進士(第四十二名),山西朔州人,官至兵部郎中,其父、子均為兵部名將,曾駐守山海關。善詩,現(xiàn)存作品僅余一首,墨跡至今保留于山海關:登亭試問秦皇島,海上神仙信有無。今古幾人能化羽,乾坤何處是蓬壺?
苗朝陽明朝,山西河曲人,明代官吏。萬歷五年進士。歷任新蔡、杞縣知縣,以廉能稱。升兵科給事中,官至太仆少卿。
苗澄清朝,字大生,為清初重臣(正一品)。直隸省順德府任縣(今河北省邢臺市任縣)人,曾任河道總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直隸總督、四川總督、兵部尚書、右副都御史、光祿大夫等職,約卒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順治十八年(1661年)苗澄成為“第一任直隸總督”。直隸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而由于直隸省地處京畿要地,因此直隸總督被稱為疆臣之首。其從四川總督任上返京后授步軍統(tǒng)領,由于操勞過度,最后竟然病逝在任上,苗澄是清王朝為數(shù)不多的漢人開國重臣之一。
苗煥明朝,字爾章,又字文峰,生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六月十三日。21歲時中嘉靖四十三年(1564)甲子科舉人,列第22名;28歲時登隆慶五年(1571)辛未科進士,會試第68名,殿試為三甲225名,賜同進士出身,同年即授寶豐知縣,“性戇直,果敢有為,冰操自歷,屬吏清風”,祀寶豐縣名宦祠。萬歷六年(1578)任平山知縣,萬歷三十四年任魯山縣知縣,修魯山城池。后升任四川保寧府知府,時監(jiān)司有人蜚語中傷,遂謝政歸鄉(xiāng)。萬歷四十七年(1619)春卒,壽年七十有六。崇禎三年(1630)祀澤州鄉(xiāng)賢。生有三子,分別是苗有土,苗廣土和苗胙土,苗胙土成就三子最高。
苗胙土明朝,字叔康,號晉侯,萬歷十七年(1589年)七月初九日生于保寧府官邸,兩個哥哥分別是苗有土和苗廣土。萬歷四十六年(1618)中戊午科舉人,列第二十七名;天啟二年(1622)登壬戌科進士,會試第297名,殿試二甲58名,賜進士出身,刑部觀政;天啟四年(1624)四月授戶部福建司主事,崇禎九年擔任僉都御史、鄖陽巡撫,稱為正二品大員,達到了其事業(yè)的頂峰。苗胙土曾平定鄧玘兵變,又督兵在今湖北、河南一帶和起義軍多次作戰(zhàn),并在荊州取得大捷,斬首2000余人。順治二年三月,時任山西巡撫馬國柱向朝廷推薦苗胙土,于是苗胙土應詔出山,被授予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順治三年(1646)卒,享年五十七。履歷詳見于《大中丞苗晉侯先生文集》自撰年譜及《清史稿》等。崇祀襄陽名宦、澤州鄉(xiāng)賢。著有《漢濱舊話》、《撫鄖雜錄》、《解鞍小錄》、《新餉志》等。苗胙土有子二人,苗士寅和苗士容。苗士寅是監(jiān)生,做過四川安縣知縣,苗士容則是武舉人。乾隆朝苗家還出了一個著名詩人苗令琮。
苗國綜清朝,漢軍鑲白旗人。雍正二年武狀元,授頭等侍衛(wèi)。官至天津鎮(zhèn)總兵。
苗坦之清代,乾隆至咸豐年間江蘇省連云港人,南宋苗再成十九世孫。在世七十多年,十五歲時陪父苗培元到海州衙門打官司,開始訴訟。十八歲中秀才,輔許喬林編?!逗V菸墨I錄》一書。因其勁悍剽輕、機智超群,官府便黜其廩生資格。雖平生布衣,但苗不畏強暴、斗貪官、懲劣紳、治惡痞、助窮苦、濟貧弱、平冤屈、揚正氣、深受廣大群眾稱頌,其故事在民間廣為傳播。
苗自芬清代,乾隆至咸豐年間江蘇省連云港人,嘉慶辛末科進士,官國子監(jiān)學正銜。
苗沛霖清朝,安徽壽州人,晚清一代梟雄。詩人,苗沛霖工詩,擅詞,其詩詞文聯(lián)讓人讀起來蕩氣回腸,《苗沛霖傳》記載苗沛霖數(shù)十首作品。。清朝地主團練頭目。秀才出身。初辦團練,后建立天順王國,稱“河北天順王”。苗沛霖首改過去原始村落的自然形態(tài),挑溝筑寨,把武鳳集這個原本閑散的自然村落變成一座壕溝深掘,寨墻高筑的城堡。以后的戰(zhàn)爭進程證明了苗沛霖此舉的英明。一時間皖北,豫東一帶這樣的圩寨如雨后春筍似地拔地而起。捻軍從中受到啟發(fā),亦開始大規(guī)模地修建圩寨。今天豫東沈丘、項城一帶的廣大農村還有許多冠以“寨”字的村落,就是因苗沛霖當年的發(fā)明留下的戰(zhàn)爭印痕。被后代史學家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軍閥。太平天國太有名了,但在當時的漢人政權,除了太平天國,還有一個天順國。天順國的皇帝,自然就是苗雨三。
苗夔清代(1783-1857),語言學家。字先麓,直隸肅寧人。不好制舉文,嗜六書形聲之學。治許氏《說文》,精研力索,若有夙悟。后又得顧亭林《音學五書》,慕之彌篤,曰:“吾守此終身矣!”年二十余,即纂《毛詩韻訂》,繼又纂《廣籀》一書。授徒窮鄉(xiāng),教帖括不中程,學子稍稍引去,弗顧也??h令王君聞而敬異,聘主翼經書院。道光辛卯,舉優(yōu)貢生。高郵王氏父子睹其著述,折節(jié)下交,與暢論音學源流,由是譽望日隆。初佐汪編修振基衡文山右,繼入江蘇學使祁文端公幕,所至甄拔名宿,復以暇日編摩撰述,從事于其所謂聲韻之學。祁還京,乃醵金刻所著《說文聲訂》二卷,《說文聲讀表》七卷,《毛詩韻訂》十卷,《建首字讀》一卷。大旨以為叔重遺書多為后人妄刪或附益者,乃訂正《說文》聲類八百余事。顧氏《音學》所立古音表十部,宏綱已具,然猶病其太密;而歌、麻既雜西音,不應別立一部。于是并庚、清及蒸、登于東、冬部,并歌、戈于支、脂部,定以七部,檃括群經之韻。書出,識者嘆其精審。后數(shù)年,襄校山東,未畢役先歸。至是亦齒衰而倦游矣。居京師,自祁公外,恒與何紹基、張穆、陳慶鏞諸人游。并為曾文正公所推服,時時徒步過從,與辯論前世音學,暨江、戴、段、孔諸家部分之多寡,意指之得失,褒譏亭決,窮日夜不倦。卒年七十五歲。余書尚有《說文聲讀考》《集韻經存韻補正》、《經韻鉤沉》各若干卷,未刊。
苗氏家譜 (92頁)
苗氏族譜 (0頁)
苗氏族譜 (4頁)
1.苗氏家譜, 1, 舊譜序 凡例 世系 1世和公起 舊跋 五修譜目錄 行輩 舊譜主事 五敘條例 五修編纂名 五修譜序 世系 19世支字輩 二支琛支公起 肖像簡介, 1406-2012 (254頁)
苗氏族譜 (53頁)
1.青島苗氏宗譜, 1, 1370-2006 (13頁)
1.苗氏族譜, 1, 1370-1963 (53頁)
1.苗氏族譜, 1, 1370-1919 (63頁)
1.苗氏族譜, 1, 1450-1998 (66頁)
苗氏族譜[2卷] (71頁)
1.苗氏族譜[2卷], 1, 2016 (71頁)
2.苗氏族譜[2卷], 2, 2016 (92頁)
苗氏族譜[2卷] (92頁)
贛榆苗氏家譜 (0頁)
苗氏族譜 (1頁)
緬甸苗氏家族族譜 (0頁)
苗氏家族族譜 (0頁)
苗氏家族 (0頁)
苗氏族譜 (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