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要不要給老師磕頭遞帖
武林只有俗人,沒有圣人。圣人都是吹出來的。
狂人也是俗人,譬如寧秋離。我有一位朋友,看了寧秋離收徒的光盤后,說了一句:“他怎么也搞這一套?”朋友說的“這一套”,指徒弟向老師磕頭遞帖,是如今很時興的一種儀式。在我朋友看來,像寧秋離這等自號“楚狂人”的人,不該效法時興,否則讓人覺得他到底邁不過世俗的門檻。
比之老寧,我是更俗的俗人,所以遞帖這事,我不但不反對,還認為大有必要。譬如跟我練拳的人不交錢,但給我做徒弟也要磕頭遞帖。
也許有的人不解,但我在乎自己的功夫到底給了誰。我的東西不是輕易得來的,沒有理由不珍惜。老百姓過去愛說“敝帚自珍”,那么凝結(jié)了半生心血的武功,在自己心里是什么價值呢?把這種至珍至愛的東西給人,當然會要求回報--武功財產(chǎn)只肯交給終生追隨的徒弟。
頭只能磕給一位老師磕頭遞帖的用意是把師徒關(guān)系固定下來,即使不能固定一輩子,也是時間越長越好。從這個用意講,為師者都很可憐。
老師的可憐之舉,是被某些人的朝三暮四逼出來的。常有這樣的人,跟這個老師學一年半載,又跑到另一個老師那里學。這種人最可恨,朝秦暮楚很難學到真東西。磕頭遞帖的用意之一,就是為了對付這種人--給人磕了頭再去轉(zhuǎn)投別人,被大家看不起,也沒有人敢再教。
指導徒弟是很累人的。無論練什么拳術(shù),能使學生快速出功夫的方法,都是累老師的方法。倘若老師輕松了,學生就該受累了,甚至不出功夫。
有人說:我有兩個老師,他們的功夫我都想學,我磕兩次頭、遞兩次帖,行不行?我以為,給兩個老師磕頭類似一個女人嫁給兩個男人。女人這么干,是犯了重婚罪。給兩個老師磕頭,法律不能判其有罪,但其為人添了敗筆。所以,別拿腳踩兩只船這種事考驗老師,到最后兩邊都討厭了,一只船也坐不上去。
徒弟也有理由考察老師
有許多原因使人難以從一而終,譬如才練兩年,老師故去了,或者某老師的拳不適合自己練,或者老師保守,但更多的人是出于先前的老師沒功夫。我接觸過許多武術(shù)愛好者,他們都不能準確地給自己的老師定位--是有功夫還是沒功夫,是水平一般還是極擅格斗,他們搞不清楚。
令徒弟懵懂的地方很多。譬如發(fā)力,粗略地分,就有獨自空發(fā)、講手發(fā)力、對抗發(fā)力三種。假如一個教拳者獨自“找勁”很過關(guān)的話,在非對抗時能爆發(fā)出駭人的力度,且力十分活整,前后上下左右都均衡,不管是練什么拳的,都能唬一氣。有些教拳者就靠這手唬人。這里有個蹊蹺,愛好者往往覷不破,就是獨自空發(fā)和講手時的神妙之力不等于實戰(zhàn)中的打擊力,大家千萬要搞清,否則離上當受騙就不遠了。
那么,哪一種發(fā)力能打人呢?就一種力--實戰(zhàn)中的力!惟有格斗中的打擊力,才是真正的武術(shù)發(fā)力,舍此力,武術(shù)無“力”可談。武術(shù)技法也一樣,能在實戰(zhàn)對抗中派上用場的技法,才叫技法。舍此技法,武術(shù)同樣無“技法”可談。
格斗的功夫只能用格斗來檢驗。雖說格斗經(jīng)驗豐富的人不見得是高手,但高手必定實戰(zhàn)經(jīng)驗豐富。如果老師上了歲數(shù),不再和人動手,要多了解他以前的經(jīng)歷。了解不到。去跟師兄們試手,如果他們擅打,可留下來練;反之。可以告辭。與師兄試手,一定要真打(或接近真打),若指定出某拳某腿或放慢動作的試手,什么也試不出來。
老師能打,還要看訓練方法好不好。對徒弟起決定作用的,是老師的訓練方法。有許多老拳師能打,但他的功夫是“事倍功半”磨出來的,徒弟可能受不了那個罪。
對抗訓練在武術(shù)訓練里,是內(nèi)容最繁雜、涉及環(huán)節(jié)最廣、細節(jié)要求最嚴的一項,既是訓練的重頭戲,也占了整個訓練的最大比例。對抗是否經(jīng)常搞,方法合理否,是個關(guān)鍵問題,直接決定能不能練出功夫。武林人普遍不能打,歸根結(jié)底,輸在沒經(jīng)過對抗訓練這一環(huán)節(jié)。
頭腦較傳統(tǒng)的人,興許開頭兩年不搞對抗,接下來理當傳授這些東西,否則此人不是半瓶子醋、便是拿“事倍功半”的老一套磨你。假如他有好方法而不教,你該反過來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是自己沒下功夫,令老師失望;還是對老師孝敬不夠;或者和老師不對脾氣,讓他討厭了……你只要有一點做得不好,老師都不會喜歡你。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