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網帶您暢游姓氏祠堂之定遠縣陰陵陳氏宗祠
族譜網帶您暢游姓氏祠堂之定遠縣陰陵陳氏宗祠,因陵忠義王陳鐸祠又叫陳氏宗祠,《定遠縣志》記載:該祠位于縣城西北三十三公里的靠山
因陵忠義王陳鐸祠又叫陳氏宗祠,《定遠縣志》記載:該祠位于縣城西北三十三公里的靠山鄉(xiāng)古城村。祠周圍屬古陰陵城遺址。該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城村,在古代稱陰陵城?!抖ㄟh縣志》等史籍記載:陰陵古為淮夷之地。戰(zhàn)國時屬楚國,秦時屬九江郡,漢代仍屬九江郡,郡治所在陰陵。南北朝梁朝時置定遠縣,唐代縣治遷至今定遠城。九江郡,在古代大于現(xiàn)代的地級市,下屬十三縣,南至長江,北過淮河。陰陵郡當時成為這一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陰陵文化的發(fā)源地,也是歷史上最繁榮昌盛的時期?,F(xiàn)在陰陵城遺址的中心就是千年遺存的陰陵忠義王陳鐸祠。
《沉實宗譜》譜前序文記載:楚漢戰(zhàn)爭,劉邦被項羽追趕到陰陵古城,即“霸王趕漢王”,在走投無路時,向始祖陳鐸求救,陳鐸指道旁枯井而得救。當項羽趕到,問陳鐸是否見到劉邦時,陳鐸謊說向左,陷入大澤,項羽惱怒,陳鐸一家三口慘遭項羽殺害。當劉邦打下江山稱帝后,為感謝救駕之恩,特敕封:陰陵縣陳鐸為“陰陵忠義王”,李氏為“一品夫人”,妹妹為“忠貞姑”,建祠以祀,一并供奉。
2013年古城李莊村陳祥聯(lián)系了全國各地此支陳氏后人正準備修建中國最大的陳氏祠堂,原祠堂分兩部分東部為劉邦的漢王廟,西部為陰陵陳氏老祖陳鐸祠。
陳鐸祠共二十二間房屋,大門上方有“福、壽、迎、登” 四個門攢。占地面積約660平方米。前后共三進,每進六間,東西各有廂房兩間,計四間。兩進中間,各有兩個四合院,兩院之間,有隔墻,有門道,便于通行,四合
院地面,為石板鋪就。西邊為“忠義王陳鐸祠”,東邊為“漢王廟”。陳鐸祠第二進為正殿,是供奉始祖陳鐸夫婦的地方。正中間靠后墻,原有陳鐸夫婦泥塑坐像,泥塑像前面有彩色畫像,畫像均用大塊玻璃鏡框裝裱,從正面遮擋住泥塑像。泥塑像只有從東西二側才可能看見。整個泥塑像、畫像的四角,有四根圓木立柱,稱“金柱”。上位,均有鏤空木雕裝飾的帷帳。立柱最上面有頂棚搭蓋,看上去象一個木框結構的小木屋,始祖陳鐸夫婦位居其中。上部帷帳有鎦金匾,文曰:“德、陰 、後、昆”。正面二根金柱,有鎦金對聯(lián)曰:“忠心觀日,義氣參天”,是對始祖的褒獎。木屋二邊有侍者護衛(wèi),有臺階,為香燭臺。正殿內墻上有壁畫,梁柱均有雕刻裝飾。西廂房為陳鐸妹“忠貞姑”祠,有“忠貞姑”半身畫像。陳鐸祠的規(guī)模較宏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相關資料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族譜網帶您暢游姓氏祠堂之乾塘陳氏大宗祠
乾塘陳氏大宗祠是一處家族祠堂建筑,屬于陳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位于廣東湛江市坡頭區(qū)東面,乾塘鎮(zhèn)政府西三公里的坡乾公路旁的東面,坐北向南,建筑占地面積837.1平方米,磚石結構,分三座二天井,三進三門,左右兩廊銜接,內有廂房12間,整體由46條柱子支撐,其中磚柱28條,石柱10條,木柱8條。宗祠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tǒng),是家族的圣殿。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據史載,乾塘陳氏大宗祠,始建于元朝仁宗延佑二年(公元1315年),距今已近700年,共進行四次維修。乾塘陳氏是當地望族,名人輩出。其中,陳瑸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著名廉臣;陳蘭彬是我國第一代駐美大使,清朝咸豐、同治期間的二品大臣;陳上川是清朝康熙年間越南著名僑領;陳輝龍是清朝咸豐年間剿滅太平天國的名臣曾國藩手下一名干將。這些著名人物在宗祠內均留有史跡。宗祠內的石獅、石鼓、鰲魚寶珠均是為他們的功...
· 族譜網帶您暢游姓氏祠堂之新度鎮(zhèn)溝尾陳氏宗祠
溝尾陳氏宗祠創(chuàng)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由第十六帶祖東岳公所倡建,宗祠位于塘東境中心,坐東朝西,面向壺公山巨獅谷。祭臺中央掛邁公(莆陽始祖)、仁公(玉湖祖祠始祖)、民族英雄忠武公(陳瓚)、景濟公(溝尾塘東始祖)和民族英雄忠肅公(陳文龍)五幅畫像?!稗仁狼宸摇必翌~為清乾隆君所題?!拔母铩敝斜粴?,2005年(乙酉)重立。“玉湖同源”和“祖澤生輝”匾額系閩侯縣南通鎮(zhèn)文山宗親敬賀。1983年(戊子)恢復祭祖。宗祠前原植九株大宗荔枝,今僅存一株。舊時,每逢采摘季節(jié),以放土炮招來遷往下溝村、凌厝村、桂林巷后村、靈川書峰村等宗親共享福份,共敘宗情。宗祠原為土木結構,單層面寬五間,前有廣場,1958年(戊戌)改建影劇院。1997年(丁亥)成立陳氏宗祠理事會發(fā)起重建,磚木結構,二進布局,中有天井,前有戲臺,規(guī)模更大于昔。石柱楹聯(lián):潁水家聲大;壺山世澤長。潁水淵源,榜眼狀元鼎甲;玉湖世第,太師丞相簪纓纓...
· 族譜網帶您暢游姓氏祠堂之螺洲鎮(zhèn)店前村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是一處始建于明代中期的中國祠堂建筑,位于福州市倉山區(qū)螺洲鎮(zhèn)店前村,為清代刑部尚書陳若霖出資倡建。該祠坐北朝南,依中軸線漸次排列有照璧、牌樓、天井、大殿、花園及大戲臺等建筑,大殿前有回廊,兩側有廂房。其整體結構保存較為完整,具有濃郁的福州地方特色,1992年11月被列為福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螺江陳氏最早是陳廣在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年)從新寧(今長樂玉溪)遷來,“吾螺之分支于陳店而上溯玉溪”(陳寶深語)。至于其遠祖世系,則無從稽考,便獨樹一幟,取居住地名而稱“螺江陳氏”。以陳廣為開基祖。廣號巨源,明贈征仕郎。傳孫五人:曙、暄、映、曄、暎,是為恭、從、明、聰、睿五房之祖。再傳而長房又衍為三派,合之為七房。后代子孫以此七房為祖,繁衍生息?!敖酱胁湃顺觥保瑑H從明朝至清末,就出了二十一個進士,一百零八個舉人,可謂人才濟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后期陳承裘父子四進士,陳寶深兄弟...
· 族譜網帶您暢游姓氏祠堂之湯西鎮(zhèn)新湖村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位于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湯西鎮(zhèn)新湖村下壩,始建于民國二十一年的漢族祠堂建筑,屬于陳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為三進四橫布局,磚木結構建筑,解放后擴建了二橫和三棟后樓,硬山頂,坐西南向東北,共有54個房間,面積5000平方米。宗祠是凝聚家族血緣和感情的紐帶,作為家族悠久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與標志,具有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陳氏宗祠在平面布局、結構藝術上,不是以單一的獨立個別建筑物為目標,而是以空間規(guī)模巨大,平面鋪開,相互連接和配合的群體建筑為特征的,注重各個建筑物之問的平面整體的有機安排,展現(xiàn)了嚴肅、方正、井井有條的理性精神。然而,其空間布局雖講究嚴謹均衡,但又求靈活舒暢。宗祠門坪前有一口半月形池塘,大門匾額石刻有“陳氏宗祠民國壬申二十一吉旦徽五書”,匾額后寫有“光前裕后”四字,大門墻兩側以水泥、沙石塑有麒麟、人物、花鳥等圖案。中堂由四條石柱支撐七步架梁,為抬梁式結構,橫梁鑲嵌...
· 族譜網帶您暢游姓氏祠堂之航埠鎮(zhèn)萬川村陳氏宗祠
陳氏宗祠位于柯城區(qū)航埠鎮(zhèn)萬川村中心,始建年代不詳,清嘉靖初葉重建,咸豐年間被焚,民國四年再度重建。2012年,該宗祠評為市級文保單位。該宗祠坐北朝南,面寬18米,進深26.7米,占地481平方米,門面為八字型牌坊式,小額枋單額枋設青磚浮雕二十四孝故事,左右有“綱?!薄凹o論”文匾,次間柱設有“漁樵耕讀”人物浮雕,正樓左右為人物雕刻,中間浮雕為兩獅子。走進陳氏宗祠,四合院式結構,倍感溫馨。陳氏宗祠前后兩進,左右設廂廊,廂廊為兩層三開間。第一進門廳五開間,明間設戲臺,用五柱。頂部施藻井,硬山頂。第二進正廳五開間,明次間為抬梁結構,用四柱,五架梁前用船篷壓頂,后為單部架,稍間設中柱,分心向外用五柱,穿斗式結構。據了解,該建筑格局規(guī)整,保存較好,做工考究,用材粗大,雕刻精美,具有較高的歷史、科研價值。
關于我們
關注族譜網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