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網專題解說--湖南湘潭張氏源流
湘鄉(xiāng)張氏 系出永豐龍圖閣學士叔夜公,再傳寄籍東魯之濟南。元末養(yǎng)浩公之子梅谷公,諱魁先,因召募占籍湘鄉(xiāng)費子坳,繼傳伯麒、伯麟遷大富塅(又名大湖)。族人分布于金石大湖及湘潭、寧鄉(xiāng)等地。至1948年,已傳26代,共4800人。族譜創(chuàng)修于清康熙41年(1702),嘉慶6年(1801)續(xù)修,道光27年(1847)三修,光緒22年(1896)四修。清乾隆35年(1770)創(chuàng)建宗祠。班輩:國顯登云士,名高發(fā)有人,文成昭世業(yè),忠獻作純臣,祖德承家遠,宗功繼緒新,錫光思令典,志道在安仁。
始祖南軒公,子二:炳、焯。焯生明義、明羲二子,明義公子毅甫四傳至貴文、紹文、景文公。紹文公卜居寧鄉(xiāng)五都水口,生子九,第六子添裕公于明永樂年間由寧鄉(xiāng)遷湘鄉(xiāng)張家渡,生子仁、義。清康熙47年(1708)貴、紹、景三支合修族譜,光緒32年(1906)張家渡五修支譜。
該族本王姓,該公八世孫勛公居廬陵棟頭,后十三世貞、詔又分棟頭為上下院。下院二十一代孫志廣公,客游四川成都華陽,居金線巷之子弟街,厥后攜子茂貴遷湘,明英宗時茂貴公入贅湘鄉(xiāng)張有倫,遂改王為張,開基于湘鄉(xiāng)縣弦歌鄉(xiāng)長嶺。后人分布于板壁、金石、大湖、太平等地。至1948年,已傳21代,族人約11000人。明中葉建宗祠于水口,再遷西林,清乾隆間建于弦歌鄉(xiāng)第二十保宋家山文星祠。乾隆57年(1792)始修族譜,道光21年(1841)續(xù)修,光緒11年(1885)三修,1914年四修。派詞:鐘英家日盛,昌大在承先,孝友方昭德,勛名定永傳,緒開宗遠紹,光錫士齊賢,鴻澤盈湘楚,文思教克宣。
譜稱宣公生焯、炳,炳生明經、明養(yǎng)、明縑、明孫。明孫字耀南,法名十三郎,原籍江右,宋淳祐3年(1243)徙居湘鄉(xiāng)縣西南八十里歐源,今屬雙峰。歷八傳始分景洪、景信、景瑜。景瑜傳兩派至廷治、廷汲,治生應棟、應宿。汲生應奎、應舉、應試,衍為五房。清康熙55年(1716)始修族譜,乾隆14年(1749)續(xù)修,咸豐6年(1856)三修,光緒29年(1903)四修,1995年四修。乾隆16年(1751)建宗祠于歐源。派語:明世庚辛,德俊音思,景仲伯廷,應星嘉施,仁正后代,文學永隆(文學永隆四派改就公派)。
始遷祖添源公,明宣德10年(1435)自江西吉水縣圳上太子廟奉令遷湘,開基于湘鄉(xiāng)縣錦古石鄉(xiāng)桐溪。族人分布于邵陽及川東等地。清乾隆43年(1778)建宗祠于田塅。族譜始修于道光5年(1825),光緒24年(1898)續(xù)修,1949年三修。至1948年,已傳20代,族人約1000人。
始祖光祚公,字魁,明江西南昌豐城教諭,子孫卜居豐城白石村。傳至曾孫日八公,字周士,于明嘉靖16年(1537)自白石村遷居湖南上湘之潭市下石灣,為該房始遷祖。宗祠于清乾隆34年(1769)創(chuàng)建于湘鄉(xiāng)潭臺瓦屋山。道光27年(1847)纂有族譜。班序:日榮問春世,紹德道崇光,如能承祖志,才盛自經邦。
奉南宋理學家張栻為一世祖。栻葬父浚于寧鄉(xiāng)溈嶺官山,遂居寧鄉(xiāng)。傳至第十世銑,明洪武間遷居湘鄉(xiāng)下寺橋(后稱夏紫橋)。清宣統3年(1911)五修族譜,堂號清河。
該族世居廬陵圳上,至清泉公徙新豐,其子鼎元于明洪武間遷上湘十七都泥魚石。清嘉慶8年(1803)纂有族譜,堂號百忍。
始遷祖清濤、清潢、清海三公,原居吉安泰和縣圳上鵝頸長坵,元至正間,陳友諒據江西諸路,三人攜家徙湘鄉(xiāng)六都沙江。
始遷祖漢誠公,元至正間由江右吉安府吉水縣遷居湖南湘鄉(xiāng)六十七都六甲,即后來二十三都五區(qū)之楊柳花橋。清光緒17年(1891)三修族譜,堂號孝友。
一世祖珪槐,班名鷦一,原籍江西吉水縣,明宏治間由贛遷湘,卜居湘鄉(xiāng)七帳。清康熙24年(1684)始修族譜,乾隆12年(1747)、乾隆39年(1774)、乾隆59年(1794)、同治12年(1873)、1922年、2005年續(xù)修。雍正9年(1731)創(chuàng)建宗祠,同治元年(1862)重修。派語:獻其正大光明,恪敦忠孝芳聲,開家綿遠在德,本枝百代增榮。
始遷祖榮公,字華茂,行一,明萬歷間兵燹擾攘,播析流離,攜子萬錦、姪萬秀、萬起由岳郡巴陵縣遷兩湘,榮公、秀公落屯湘鄉(xiāng)之七都漿坑;起公落屯湘潭之老三十三都,后徙湘鄉(xiāng)六都之相思沖;榮公三傳梅公徙居六都之巴江赫名樓,秀房則由漿坑而巴江,而終徙于湘潭之十四都。故榮公為巴祖,秀公為潭邑派祖,起公為相思沖派祖。清同治10年(1871)創(chuàng)建宗祠于赫名樓。該族名人張祖成,湖南寶慶協副將。清乾隆38年(1773)始修族譜,咸豐7年(1857)續(xù)修,光緒19年(1893)三修。派系:景洪謙敘思繼之中正炳若衡經翊邦承震秉韜鼎祺昌日萬載有士生尚廷代興祖宗遠源肇華岳清崇先蔚盛名樹德滋余蔭甲第國錫恩詩禮家篤慶。 |
||
湘鄉(xiāng)城北張氏 遷湘始祖湧公,字泗泉,原居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圳上,明洪武元年(1368)遷撫州臨川八十二都崇德鄉(xiāng)。30年(1397)遷湘鄉(xiāng)城北壕里,后遷七圣殿。四子:安禧字恩溁,居北門;安墉字升項,居峒沖;安樂字心恪,居沖茄;安靜后裔居瑯塘、泥魚、桑塘等處。清乾隆6年(1741)、乾隆41年(1776)、咸豐4年(1854)四房合修族譜,光緒28年(1902)、1937年泥魚、桑塘二支續(xù)修。合派通派:(自十一世始)安邦宗道學,耀祖肇湘湖,盛紹千秋鑒,通才式敬夫,迪光敦禮義,篤慶富名儒,仁德傳良訓,書香定遠謨。
南軒公十二傳至傳賢公,字添與,明嘉靖30年(1551)生,萬歷36年(1608)卒,由寧鄉(xiāng)遷湘鄉(xiāng)三十五都湖洲,再遷望春二十七都龍返。清咸豐初始修族譜,2005年續(xù)修,其時現存人口704人。原派:(自十代始)名聲傳萬尚,百世永昌隆,后代沾先德,前程耀祖功。"沾"字后接通派"德"字。
一世祖才輔公,元代徙居湘潭飛羊站畔。1921年五修族譜,堂號金陵。
始祖興公,世居臨淮。明洪武初授永寧衛(wèi)指揮僉事。四世明公,自臨淮遷居長沙東屯渡,為該族一世祖。明生教公,遷湘潭熙春門外十余里灣橋,至六世子秀公,五子:楚寰、斗寰、銘寰、賓寰、云寰。清道光4年(1824)楚、斗、銘三房三修支譜,道光12年(1832)三房共建支祠于潭邑上四都十甲十畝丘。同治9年(1870)四修支譜,1913年又合長沙賓寰裔五修,堂號二銘、大忍。
始遷祖政公,原籍江右吉安府吉水縣,明永樂2年(1369)遷楚南潭邑七十四都長沙營。清道光26年(1846)續(xù)修族譜,堂號三篋。
始遷祖朝欽公,明永樂20年(1422)由江西安??h之梅溪遷居湘潭,占籍小洲灘之桑灣。至宏治間,四世通智治產神塘,其后子孫環(huán)居落筆渡南北,號為落筆渡張氏。清咸豐5年(1855)三修族譜,堂號清河。
始遷祖友法公,原籍茶陵州西鄉(xiāng)溝,明永樂2年(1404),奉命下屯于中湘十都之銅陂,遂家于此。清光緒14年(1888)三修族譜,堂號彝倫。
一世福公,荊州潛江縣七里鄉(xiāng)張家灣人,元末從朱元璋軍。其子聚公,明永樂初年封茶陵衛(wèi)右千戶所百戶,住衛(wèi)城南門。聚生義,義生頊、旋。旋子雯,明成化13年(1477)由茶陵遷居湘潭楊梓塘。頊曾孫寶公,嘉靖萬歷時人,亦自茶陵遷來楊梓塘。清咸豐9年(1859)頊、旋二支四修族譜,光緒24年(1898)五修,1948年六修,堂號志合。
一世祖寧公,原籍吉州永新,明初攜子朝三、朝六遷居南楚茶陵州。朝三生文政,朝六生文善,文善與文政之子文、行于明正統初由茶陵遷湘潭,居花田中洲,建總祠于此。清乾隆間,文善后裔復徙居迴灣,另建支祠于花石。清光緒元年(1875)花石張氏四修族譜,光緒34年(1908)五修,堂號曲江。1919年文政、文善支六修,堂號百忍。
一派祖宣公傳至六派景淵,生二子:發(fā)、癸。發(fā)公字源升,生三子:貴文、紹文、景文。紹文為寧鄉(xiāng)水口支祖,衍為福、禮、祿、祚、祐五房。癸公字恒升,生會文,會文之子關梓徙居湘潭,為湘潭支祖。清同治3年(1864)禮、祿、祚、祐及關梓房合修族譜。五房支祠位于湘潭八家灣。
元末山東即墨人道廣公遷居湖北襄陽,生六子,分六房,第四房中,道廣十二世孫熹宦、熹堂,明末由襄陽遷居湘潭,其后分八房,是為南宗。仍居襄陽者則為北宗。南宗以道廣七世孫云為一世祖。1924年南宗五修族譜,兼敘北宗世系,故稱兩湖張氏,堂號敦本。
始祖士銀公,清康熙中葉由曲江遷茶陵,再由茶陵遷衡山,三遷湘潭北路花橋。宗祠在二都東八甲。
|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