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王氏宗祠古風猶在,千年流韻
有一個家族,分布于大江南北;有一座古祠,見證了歷史滄桑,它是湖湘文化的發(fā)源地,它浸潤了一代代湖湘學子,它就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漁村王氏宗祠,該祠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明永樂時大修。清雍正、乾隆、光緒年間歷經(jīng)維修。原名“楚南第一家”,明永樂十二年(1414)衡州知府史中奉旨改為“衡陽第一家”(清嘉慶乙亥年仲冬重刊),是湖南省保護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最具南方典型的、最有藝術(shù)價值的明代風格古建筑。1990年中國文化部撰寫的《中國名匾》已把王氏宗祠的門額匾“衡陽第一家”收入條目,湖南省建筑學會編寫的《湖南建筑志》作為唯一的宗祠建筑錄入,2007年6月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以王氏宗祠為主要內(nèi)容拍攝2集。
王氏宗祠采用石、磚、木混合結(jié)構(gòu)。整祠用48根圓石柱支撐著,13條門框、門坎,以及前坪、地面、臺階、踏步、水溝天井等均用石料。古建筑面積1941平方米,前坪及后苑總面積為5221平方米。古祠分前后兩進,左右七開間,前進兩廂房前均有雨亭,左為羹梅閣,右為培槐閣,前進中間為戲臺,戲臺頂部為一藻井,后進中間為崇本堂,兩者間距6.7米為天井,前進檐口高6.7米。中間大門、門框、坎和額全用漢白玉石制作,并雕刻二龍戲珠及宋、明代文官塑像。大門兩側(cè)的石獅背云鼓、門墩均刻有花鳥及動物,門額正中刻“衡陽第一家”,門額上方石雕有宋明時期的文官塑像。祠內(nèi)房頂下的大梁、檐口板、望板、檐枋、額枋及月牙梁等均雕有花鳥、龍鳳人物等圖案,48根圓石柱上有陰、陽刻對聯(lián)18幅,石門聯(lián)7幅,其中有明代尚書湛若水、曾朝節(jié);明嘉靖八年(1529)狀元、地理學家羅洪先等十多位明清時期的社會名流人士書法真跡和重要題跋,更顯王氏宗祠的文化藝術(shù)底蘊深厚。前進正面檐枋下有十字牌科斗、如意斗拱等,形式與手法均別致多樣;其戧角卷尾和山墻卷尾多做成海棠、如意等花紋,拱眼內(nèi)則多刻花草紋樣,極具湖南地方特色,整個建筑木構(gòu)件中有圓雕、浮雕和縷空雕等300余處,前后山墻兩墀頭泥塑圓雕和浮雕100余處,門框、門坎、臺階及踏步等石刻80余處,記載著豐富的人物故事、民間傳說、珍禽怪獸和奇花異草,其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雕刻技法既有簡練粗放,又有精雕細琢,相互映托,使宗祠在莊重淡雅中透出富麗堂皇。王氏宗祠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藝著稱于世,建筑模擬了北京故宮的大木、斗拱的造型,又結(jié)合了當?shù)孛耖g的風俗特點,是將故宮建筑的技藝和南方地方民俗特點作法的完美結(jié)合,形成其獨特的風格,是研究我國古建筑藝術(shù)及古宗祠建筑風格演變不可多得的珍貴遺產(chǎn)。該祠結(jié)構(gòu)嚴謹,布局非常合理,工藝精湛,堪稱江南第一名祠。雖經(jīng)幾度重修和擴建,仍保持了明代時期的建筑原貌,十分可貴。
王氏宗祠除磚雕較少外,石雕、木雕、泥塑均大量使用。特別是彩繪,不單用于泥塑之上,還特別大量使用在各類木構(gòu)件、駝峰上、門額枋上之上。這一情形,在湖南各地并不多見。但所有的木構(gòu)彩繪,既不是按官式的旋子與和璽彩繪來做的,也不同于蘇式彩繪的包袱做法,而是以湖南本土的木刻著色、傳統(tǒng)圖案彩畫繪為基礎(chǔ)的做法,有很濃郁的湖南鄉(xiāng)土氣息。
王氏宗祠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深厚。王氏宗祠內(nèi)珍藏有王氏宗祠族譜,該族譜始修于嘉佑六年(1061),至今已經(jīng)歷十五次修譜。宋觀文殿大學士太子少師蘆陵永叔歐陽修為始修譜作序,之后有元翰林院學士吳澄等八十三位名人及王氏后裔作序, 其中族章族規(guī)中36條家訓,47條家規(guī),反映了歷史的民風民俗。宗法制源于封建時代,自然其中有一些封建糟粕,但作為歷史,正反兩面的教育意義,都可以保留下來警示后人。
王氏宗祠楹聯(lián)文化題材廣泛,內(nèi)涵豐富。正中大門門聯(lián)“古今忠孝門第、世代耕讀人家” 體現(xiàn)了王氏宗族的傳統(tǒng)儒家思想。這些都是為研究地方史、民間史和宗族文化提供極為寶貴的實物資料。
(嘉佑六年(1061)宋觀文殿大學士太子少師蘆陵永叔歐陽修為修譜作序)
王氏宗祠的前界為半月池,分別由九條垅里的細水匯流于此。形成“九龍捧圣”的風水格局。王氏宗祠在上世紀期間作為隆市完小和初中學校,供當?shù)貙W生讀書。1996年1月,王氏宗祠被湖南省政府公布為湖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3月,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縱觀王氏宗祠建筑及實物,它集民族工藝、美術(shù)、民俗、民族文化、民族社會學、建筑美學于一體,是先人留給后世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是研究民族文化不可多得的活教材。王氏宗祠具有宏闊壯大、華麗精美的特色,石雕、架梁、木雕具鮮明的明清時代特點,題材豐富,刀法圓熟,古樸典雅,有較高的建筑標本研究價值,閑庭信步其間,感受具有獨特風格的古祠堂筑造藝術(shù),令人心曠神怡;品茗一杯,共敘祖德,笙歌一闕,感恩祖先。
王氏家族之所以能成為名門望族,是它適應了當時社會發(fā)展要求,為確保一方平安,推動一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起到了積極作用?,F(xiàn)王氏家族每年舉行的祭祖活動,就是借此緬懷祖先,以及王萬莊公的豐功偉績,激勵后世子孫要繼承先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勤勞奮進好學,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傳承保護并發(fā)揚光大。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