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光大金寺
歷史
一幅英國于1852年印刷的仰光大金寺圖,顯露了早期英國在緬甸的入侵,在第一次英緬戰(zhàn)爭時期。
在不少的傳說中記載此塔在2500年前建成的,而考古學(xué)家相信此塔是由孟族(Mon)在公元六世紀(jì)至十世紀(jì)所建成的;可是,有佛教僧侶寫的文獻記載這塔在佛祖死前(公元前486年)已建成了;與考古學(xué)的意見有異,所以此問題仍是頗具爭議性的。而這佛塔的傳說則由一對遇見佛祖的孟族商人兄弟開始——他們收到了佛祖的八根毛發(fā),準(zhǔn)備送到緬甸供奉。該對兄弟到了緬甸,在當(dāng)?shù)貒醯膸椭抡业焦┓畈簧俜鹱鎸毼锏氖ド?。?dāng)該八根佛祖毛發(fā)在兩人的金匣子取出供奉時,有些不可思議的事發(fā)生了:
“(譯)這是一個撼動人神的騷動,從發(fā)絲散發(fā)出來的光穿透天(堂)地(獄),使盲的能見,聾的能聽,啞的能說得清楚;而且天降旱雷,地動山搖,連須彌山也受到影響,寶石像雨般從天而降,深度達至膝下而止;在喜馬拉雅山上的樹,即使不在開花的季節(jié)中也紛紛開花結(jié)果了?!?/span>
該佛塔在建成后日久失修,直至1300年中由勃固王頻耶陀努(Binnya U)重建該塔至18米高,其后經(jīng)過多次重建,直到15世紀(jì),塔的高度才達至98米。在隨后的數(shù)個世紀(jì)中,該佛塔在多次地震中遭受破壞。而在1768年地震中,塔頂則被震毀。而現(xiàn)在的塔頂是由貢榜王朝的白象王辛標(biāo)信所建的。而新的塔尖(緬甸語為hti)則在1871年英國入侵南緬后由緬甸東捐贈。
設(shè)計
寺廟的南門
塔基周長433米,周圍有由木石建成,風(fēng)格各異的64座小塔和4座中塔,塔有四個入口(mouk)皆有石獅把守,而在入口后則有一連串的梯級直達至山上的平臺。在東及南面的入口有售賣金箔、香燭、鮮花等祭祀用品及幸運符、佛像、書籍、傘子之類紀(jì)念品的攤檔;而在南大門兩旁則有一對"chinte"的獅身人面像把守,見圖。在一連串梯級上面,則有第二位佛陀Konagamana的像。塔底是由磚塊砌成,并覆上金塊。在塔底之上則為寺廟的梯臺(pyissayan),是寺廟的核心部分的開始,故只有僧侶及男性才能進入。在更上的地方,就是其鐘型的部分(khaung laung bon),在其上面則是經(jīng)幡(baung yit)及倒轉(zhuǎn)的缽(thabeik),再接著的是蓮花瓣(kya hmauk kya hlan)及蕉的花蕾(nga pyaw bu)。而最上面的金傘(hti)有5448粒鉆石及2317粒紅寶石。在塔的尖端,則有一顆被稱為sein bu,重76卡拉的巨鉆。而在塔的周圍則懸掛著1065個金鈴和420個銀鈴。
塔身所鋪的金是由真正的金塊制成的,把塔的磚石結(jié)構(gòu)覆蓋。而金則是由緬甸上下各階層的人捐贈出來的。這傳統(tǒng)是由十五世紀(jì)自孟族女皇開始流傳至今。塔內(nèi)則有壁龕里供奉著玉石佛像。
儀式
水星祭壇
英國軍官遙望大金寺, 1825年的平版印刷畫
訪客在入寺前必須把自己的鞋子脫掉。而在東及南的梯道上則有闊的階梯及傳統(tǒng)的店鋪;在南方的梯道有升降機,而在較少人用的西通道也有電梯以方便游客。緬甸人會在塔前以順時針繞行的。緬甸人相信人出生的日子會決定其星座,這樣的星座有八個,分別代表一星期的七天及星期三的上、下午,而星座則有八種的動物,有鵬鳥、虎、獅、有牙象、無牙象、鼠、天竺鼠及龍,分別代表在星期日至星期六出生的人。而每一個星座則有一個佛相,而信眾則向其佛相供奉花,旗子及潑水以祈禱及許愿。而塔的地基則為正八邊型,并被較少的神龕圍著,而八這字則代表了一星期的各天,也就是緬甸人的八個星座。
大金寺在文藝創(chuàng)作上的引用
Rudyard Kipling于1899年在其作品From Sea to Sea and Other Sketches-- Letters of Travel vol. 1記載了他在10年前 (1889年)到大金寺游覽的事。節(jié)錄如下,而全文則有見于下方連結(jié):
“一個金色的神秘物從地平線而起,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奇跡在太陽下閃耀,它的形狀既不是的圓頂,也不是印度教的尖塔。它在綠色的地上聳立著,而在塔下只有倉庫,棚子等作陪襯。我正在想,有什么神是不能被我國壓制的?”
“我的同伴說:‘那兒是和魔鬼有關(guān) (Shway Dagon),把它拆掉吧!!’但這塔是不應(yīng)該受到咀咒的,因為它是我們占領(lǐng)仰光的原因,而且它更驅(qū)使我們在這土地上發(fā)現(xiàn)更多富饒珍貴的東西。這地到了現(xiàn)時為止,和在印度所見到的分別不大,但那圓頂仿佛向我們告訴這就是與別不同的緬甸。而我的同伴隨后便說它算是一座著名的舊寺廟現(xiàn)在東宇——曼德勒的路開放了,朝圣者從四方八面而來向這塔朝拜。它曾在地震中沒了大金頂,所以在它周圍搭了棚,而且你應(yīng)該在拆了棚后去看這塔,因為它又重新再鋪上金了?!?/span>
戰(zhàn)爭及入侵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仰光大金寺
1608年,葡萄牙探險家菲力佩·德·布里扥(在緬甸語中被稱為Nga Zinga)在大金寺?lián)屄樱延蛇_磨悉提王(Dhammazedi)捐贈,重300噸的大鐘帶走,目的是為了鑄炮,但他在橫渡勃固河途中,被盜去鐘掉進河里,從此便消失于水中了。
兩世紀(jì)之后,英帝國在1824年5月11日第一次英緬戰(zhàn)爭中登陸仰光,并立刻占領(lǐng)了大金寺作為英軍的要塞及司令部,原因是取其在城中為于高處的地利。而大金寺的塔則在英軍撤離后仍予以保留。該寺在占領(lǐng)期間遭受破壞,而且更有一軍官為了興建彈藥庫,更曾在塔下鉆洞。而在塔中的另一個于1779年鑄造的大鐘也被英軍運去,試圖把它運到加爾各答,但也是和上面的事件一樣,大鐘也掉在河里而不知所終。英軍嘗試把它打撈,但不成功,而當(dāng)?shù)厝藙t以復(fù)原佛塔的條件幫助英軍,英軍答應(yīng)他們的要求;潛水員在鐘底扎起百多條竹枝,并最終可以令該大鐘浮起。這一個鐘常與42噸重,在1841年由沙耶瓦底王(Tharrawaddy)捐贈的香鐘(Gandha Bell)有所混淆,香鐘上鋪有20公斤的黃金,極其奢華之至,而它的大少更只是僅次于在大金寺東北角一亭中的明宮鐘。
在第二次緬甸戰(zhàn)爭中,英軍在1852年4月再次占領(lǐng)大金寺,而且軍隊更占領(lǐng)至1929年,時間達77年之久;但當(dāng)?shù)氐娜嗣駝t可以進入寺廟參拜的。
安葬的名人
第3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吳丹
政治角力場
在1936年,緬甸發(fā)生第二次大學(xué)生罷課事件,而大金寺則為他們駐扎的基地。在1946年的一月,昂山將軍在大金寺向聚集的人群發(fā)表了向英國政府表達獨立要求的宣言,而在42年后的1988年8月26日,昂山的女兒,昂山素季在塔前與500,000人舉行集合及演說,向軍政府表達民主訴求,并召集了8888起義,為第二次獨立作出努力。
相關(guān)
2007年緬甸反軍政府
白馬寺緬甸風(fēng)格佛殿
圖集
大金寺
夜晚的大金寺
祈禱中的佛教徒
復(fù)雜圖紋的天花板
玉雕佛像
佛像
參考資料
Martin, Steve. Lonely Planet Myanmar (Burma). Lonely Planet Publications. 2002. ISBN 978-1-74059-190-4.
Elliot, Mark. South-East Asia: The Graphic Guide. Trailblazer Publications. 2003. ISBN 978-1-873756-67-6.
參見
塔
佛教
坐標(biāo):16°47′54″N96°8′58″E? / ?16.79833°N 96.14944°E? / 16.79833; 96.14944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