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宗
源流
牛頭宗的法系傳承始于法融大師,其后為智巖、慧方、法持、智威、慧忠。但是在智威之前的傳承并不明確,這個傳承世系是至智威及其后的門徒所建立的。
牛頭宗初祖法融,從三論宗茅山大明法師處出家,秉持三論宗攝山僧詮建立的宗風(fēng),別出牛頭一系。他貫通義學(xué)與禪修,慈悲柔忍,為江東佛教立下新的風(fēng)范。傳統(tǒng)上認為他是禪宗四祖道信門下,但經(jīng)學(xué)者考證,這個說法是不可靠的。
在法融之后,牛頭宗的傳承并不明確,只是一個松散的地方性宗派。四祖法持,在十三歲時曾經(jīng)至禪宗五祖黃梅弘忍門下參學(xué),“蒙示法要,領(lǐng)解幽玄”,這是牛頭宗與禪宗進行交流的開始。之后他回到青山,師從三祖慧方門下,“紹跡山門,大宣道化”。在這時期,傳承世系仍然沒有形成。
牛頭宗傳至五祖智威時,開始成為一個重要的地區(qū)性教團,同時期,曹溪六祖惠能弘揚南宗禪,北方則是神秀、普寂一系,開始有鼎足而三的氣勢。其后,六祖慧忠,鶴林玄素,及其后徑山法欽時牛頭禪大盛,與洛陽荷澤神會,江南的洪州道一、石頭希遷,并為禪宗重鎮(zhèn)。但是至徑山法欽之后,后繼無人,影響力逐漸被曹溪洪州宗所掩蓋。
世系
宗風(fēng)
牛頭宗初祖法融原出自三論宗門下,所以理論基礎(chǔ)建立在《般若經(jīng)》及《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廣百論》之上,強調(diào)“一切皆空”、“本來無事”。在修行上,重視禪坐的修持,經(jīng)由禪定而能達到“喪己忘情”的境界,最終至于“無所得”。
因為教法相近,它與曹溪門下的石頭宗有密切的關(guān)系,圭峰宗密將此二宗同判為“泯絕無寄宗”。會昌法難之后,此宗衰微,后世將它并入曹溪門下,被認為它是一個不重要的支派,它的重要性與獨立性也因此被湮沒了。
注釋
^《宋高僧傳》卷八〈智威傳〉:“望重一期,聲聞遠近,江左定學(xué),往往造焉?!?/span>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