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市
名稱由來
銅仁原名“ 銅人 ”,相傳元朝時有漁人在銅巖處潛入江底,得銅人三尊。《大明一統(tǒng)名勝志·貴州名勝志》卷四銅仁府:“元置銅人大小江等處蠻夷軍民長官司。蓋境西南有大江,西北有小江,當其合流之處,崖高數(shù)十仞,挺然立于中流,相傳有漁者沒其底,見三足如鼎,得銅范儒、道、釋三像,故以銅人名崖。及置長官司,始易‘人’為‘仁’?!睆堜独m(xù)黔書》卷三:“元始置銅人大小江等處,其曰銅仁者,則明洪武初改之之誤也。”
歷史沿革
唐垂拱二年(686年)于今市區(qū)西南置萬安縣,隸錦州。天寶二年(743年)改萬安縣為常豐縣,五代年間廢。元代設置銅人大小江蠻夷軍民長官司。隸屬思南宣慰司。明永樂十一年(1413年)撤思州、思南宣慰司,于今境地設銅仁(治今碧江區(qū))、思南(治今思南縣)、石阡(治今石阡縣)、烏羅(治今松桃縣烏羅鎮(zhèn))4府,均隸屬于由此而設置的貴州布政使司;并置銅仁長官司,銅仁府與長官司同城。正統(tǒng)三年(1438年)廢烏羅府,其大部并入銅仁府。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廢銅仁長官司置銅仁縣。清光緒六年(1880年)徙銅仁縣治于大江口(今江口縣)。
民國元年(1912年)撤銅仁縣并入銅仁府;次年廢府、廳,恢復銅仁縣并改名江口縣,各縣屬黔東道。1914年黔東道改為鎮(zhèn)遠道。1923年廢道制。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銅仁縣屬貴州省第五行政督察區(qū),為專員公署駐地;次年改為第六行政督察區(q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0年設銅仁專區(qū),專員公署駐銅仁縣。1956年9月,撤銷松桃縣,設立松桃苗族自治縣。1958年12月,江口、玉屏二縣并入銅仁縣,1961年8月復置。1966年12月設立萬山特區(qū)。1970年銅仁專區(qū)改稱銅仁地區(qū)。1983年9月,撤銷玉屏縣,設立玉屏侗族自治縣。1986年10月,撤銷沿河縣,設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同年12月,撤銷印江縣,設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987年8月,國務院批準撤銷銅仁縣,設立銅仁市(縣級),原行政區(qū)域不變。
2011年10月,撤銷銅仁地區(qū)、縣級銅仁市、萬山特區(qū),設立地級銅仁市;原縣級銅仁市(不含茶店鎮(zhèn)、魚塘鄉(xiāng)、大坪鄉(xiāng))改設碧江區(qū);原萬山特區(qū)和原縣級銅仁市的茶店鎮(zhèn)、魚塘鄉(xiāng)、大坪鄉(xiāng)設萬山區(qū)。 。
地理
自然地理
銅仁市處于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過度的斜坡地帶,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在500-1000米之間,武陵山主峰在境內,山脈以東是丘陵地帶,河流切割較淺,地面平緩起伏,河流沿岸多試山間壩子,一般海拔在300-800之間;山脈以西是巖溶山原地貌,一般海拔在600-1000米之間,相對高差達600-800米。
但在遠離河谷的山原面上巖溶、丘陵、洼地較多,地面起伏不太大,全境以山地為主,占全區(qū)總面積的67.8%,其次是丘陵占28.3%,壩子及其它地貌面積僅占3.9%。
氣候特征
銅仁市屬中帶濕潤氣候區(qū),氣候受季風影響明顯;其基本氣候特征是:春溫多變,綿雨較多;夏季炎熱,日照充足;秋溫速降,多陰多雨;冬少嚴寒,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在18攝氏度左右,最冷月為一月,平均氣溫在2~6攝氏度,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在24~28攝氏度;境內在相同高度比較下,西部氣溫高于東部;境內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在1100~1400毫米,集中于4~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0%~65%,全年日照數(shù)為1250小時。
銅仁地處云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四川盆地過渡的斜坡地帶,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為13℃-17.5℃。由于海拔較低的緣故,銅仁為貴州省的高溫中心,夏天最高氣溫可達42.5℃,比省內其他城市高出許多,也明顯高于號稱中國四大火爐的南京、武漢、南昌等地。
市降水充沛,河流密布,是全省水文條件較好的地區(qū)。境內以梵凈山至佛頂山山脈為分水嶺,分為兩大水系,東為沅水系,主要河流有錦江、松桃河、車壩河等;西為烏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六池河、石阡河、印江河、馬蹄河、壩坨河和洪度河等。全市河流總長達10千米以上,流域面積大于20平方千米的河流 。
有221條,其中屬沅江水系的達103條,屬烏江水系的達118條;境內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響,其基本降雨內型為地形雨,東部為降水高值區(qū),常年降水在1300毫米以上;西部為降水低值區(qū),常年降水在1200毫米以下;年平均值常相差180毫米左右。
自然資源
礦產
銅仁市處于武陵山脈西段,由于地質地貌復雜,地勢起伏較大,地下與地面物質均呈紛繁多樣的特點。銅仁地區(qū)成礦地質條件良好,礦藏豐富,已發(fā)現(xiàn)與不同程度探明儲量的礦產有59種,其中金屬礦有汞、錳、金、銀、鎢、錫、鐵、鋅、釩、鉛、鉑、鎂、鎳、鈮鉭、碲、硒、錮、鎵、鍺、鈷,共23種;能源礦產有煤、鈾、地下熱水,共3種;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白云石、重晶石、方解石、硅石、螢石、石煤、長石、磷、硫鐵、碧玉石、花崗石、大理石、黑滑石、石膏、紫袍玉帶石、輝綠巖、脈石英、水晶石、石英砂、頁巖、板巖、毒砂、砂巖、水泥用粗面巖、建設用砂、含鉀頁巖、陶瓷用高嶺土、磚瓦用粘土、砷、水泥用粘土、,共32種;水氣礦產有地下水、礦泉水,共2種。
汞礦和錳礦儲量極為豐富,是境內馳名中外、最具特色的優(yōu)勢礦產。汞礦主要分布于萬山、碧江、松桃等縣(區(qū))。錳礦集中分布于松桃、碧江的縣(區(qū)),已探明的儲量達3700萬噸,預計遠景儲量超過1億噸,僅探明量就位居全國第三。
此外,儲量較大的還有煤礦,主要分布于沿河、思南、德江、石阡、印江等縣,已探明C+D+E級儲量達3億噸;鐵礦,主要分布于石阡、沿河、德江、印江、江口等縣,已探明的儲量共達7249萬噸;磷礦,主要分布于松桃、銅仁、沿河等縣(市),總儲量為400萬噸;地下熱水,主要分布在石阡境內,總流量為58.45~62.4升/秒。含鉀頁巖,主要分布于碧江區(qū)、萬山區(qū),總儲量在億萬噸以上;硫鐵礦,主要分布在德江、沿河、思南、印江、石阡等地,已探明儲量共達22873萬噸。
水
銅仁境內降水充沛,地表河流密度極高,地下水補給基流多,全市年均徑流總量達128億立方米左右(其中地表徑流量為95.6億立方米,地下水總儲量為32.3億立方米),人均水占有量3671萬立方米,居全省首位。此外,過境客水非常豐富,每年徑流量達328億立方米左右,為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水能方面,由于各條河流的河源地勢較高,河流比降大,水力資源好,全市擁有水能理論儲藏量93.7萬千瓦,其中可開發(fā)能量39.97萬千瓦,占理論值的42.6%。如果加上烏江干流梯級水力資源,境內理論水能儲量達203.74萬千瓦,可開發(fā)量達584.3千瓦。人均可開發(fā)值達430瓦,均超過全國和全省人均水平。
區(qū)劃人口
行政區(qū)劃
銅仁市下轄2個市轄區(qū)、4個縣、4個自治縣。
市轄區(qū):碧江區(qū)、萬山區(qū)
縣:江口縣、石阡縣、思南縣、德江縣
自治縣:玉屏侗族自治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
人口
根據(jù)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為3092365人 ,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減少210260人,減少6.37%。年平均遞減0.66%。其中,男性人口為1579011人,占51.06%;女性人口為1513354人,占48.94%??側丝谛詣e比(以女性為100)為104.34。0-14歲人口為862085人,占27.88%;15-64歲人口為1931877人,占62.47%;65歲及以上人口為298403人,占9.65%。居住在城鎮(zhèn)的人口為803396人,占25.98%;居住在鄉(xiāng)村的人口為2288969人,占74.02%。
民族
全區(qū)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913878人,占29.55%;各少數(shù)民族人口為2178487人,占70.45%。
銅仁是多民族聚居地區(qū),這里居住著土家、苗、侗、仡佬、滿等少數(shù)民族。每年春節(jié)期間,花燈、茶燈、龍燈以及打金錢桿、踩高蹺等民間舞蹈表演多姿多彩。
銅仁市為多民族聚居地。境內有漢、侗、土家、苗、瑤、回、仡佬、布衣、滿、壯、蒙古、水、傣、白、、黎、藏、京、畬、朝鮮、哈尼、高山族等25個民族。1996年,24個少數(shù)民族總人口為172853人(其中:侗族82448人,土家族52038人,苗族34265人,瑤族1453人,回族1163人,其他少數(shù)民族1486人),占全市總人口303468人的56.96%。
侗族,自稱為“干”(gaeml),或“余”(jeml),也有些地方被稱為“金佬”(jeml laox),“金鉸”(jeml jaox)、“金坦”(jeml tanx)。漢族稱之為“侗家”。 《明史紀事本末補編》載:峒人“散居戕可、沅溪之界,在辰、沅者尤多”。近代境內侗族來源,主要是從湖南新晃、芷江和貴州天柱、三穗、玉屏,岑鞏等地遷徙定居,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侗族分布遍及城鄉(xiāng)。1996年侗族總人口數(shù)為82448人,占全市總人口數(shù)303468人的 27.17%;占全市少數(shù)民族總數(shù)172853人的47.70%。1988年,聚居在100人以上的侗族村寨共有110個。1996年,7個民族鄉(xiāng)中,桐木坪侗族鄉(xiāng):侗族3324人,占全鄉(xiāng)總人數(shù)8753人的37.98%;魚塘侗族苗族鄉(xiāng):侗族14319人,占全鄉(xiāng)總人口19773人的72.42%;大坪侗族土家族鄉(xiāng):侗族11424人,占全鄉(xiāng)總人口21053人的54.26%;和平土家族侗族鄉(xiāng):侗族2254人,占全 鄉(xiāng)總人口9507人的23.71%;滑石侗族苗族鄉(xiāng):侗族4009人,總全鄉(xiāng)總人口18625人的 21.52%;瓦屋侗族鄉(xiāng):侗族5882人,占全鄉(xiāng)總人口10354人的56.81%;六龍山侗族土家族鄉(xiāng): 侗族1771人,占全鄉(xiāng)總人口4144人的42.74%。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