π介子
基本性質(zhì)
π 介子擁有0自旋,由第一代夸克組成。在夸克模型中,一個上夸克和一個反下夸克構(gòu)成一個 π ,一個下夸克和一個反上夸克構(gòu)成一個 π ,它們互為反粒子。中性的組合——上夸克和反上夸克、下夸克和反下夸克組成 π ,它們擁有相同的量子數(shù),因而只能在疊加現(xiàn)。最低能量的疊加是 π ,它的反粒子就是自己。
帶電 π 介子衰變
π 介子輕子型衰變的費曼圖
π 介子擁有139.6MeV/c 的質(zhì)量,和2.6×10 s的平均壽命。它們因弱作用而衰變。主要的衰變形式(占99.9877%)是純輕子型衰變,變成一個μ子和一個中微子。
第二種衰變模式(占0.0123%)是衰變成一個電子和一個電中微子。(由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1958年發(fā)現(xiàn))
μ M子型衰變對電子型衰變的抑制作用的系數(shù)大約是
R π π --> = ( m e / m μ μ --> ) 2 ( M π π --> 2 ? ? --> M e 2 M π π --> 2 ? ? --> M μ μ --> 2 ) 2 {\displaystyle R_{\pi }=(m_{e}/m_{\mu })^{2}\left({\frac {M_{\pi }^{2}-M_{e}^{2}}{M_{\pi }^{2}-M_{\mu }^{2}}}\right)^{2}}
這是一種自旋效應,稱為螺旋抑制。
除了純輕子型衰變,還有一種由結(jié)構(gòu)決定的放射性輕子型衰變。這種β 衰變非常少見(幾率大約是10 ),最終生成一個中性 π 介子。
中性 π 介子衰變
π 介子的質(zhì)量稍小,是135.0 MeV/c ,平均壽命則短得多,是8.4×10 s。它的衰變是由于電磁力的作用。它的主要衰變形式(占98.798%)是衰變成兩個光子。
它的第二種衰變方式(占1.198%)——達利茨衰變是衰變成一個光子和一對電子、正電子。
π 介子衰變的幾率在粒子物理學的分支,如手征微擾理論中非常重要。這個比率可由 π 介子衰變常量( ? π )表示,大約是90 MeV。
^ 由于夸克質(zhì)量非零而不準確。
歷史
湯川秀樹在1935年的理論工作預測到了存在攜帶強核力的介子。在核力的作用范圍內(nèi)(猜想是原子核的半徑),湯川秀樹預測這種粒子的質(zhì)量約為100 MeV/c2。緊接著,在1936年發(fā)現(xiàn)了μ子之后,人們曾認為這就是湯川秀樹預測的粒子——它的質(zhì)量是106 MeV/c2。但是,接下來的實驗表明,μ子并不參與強核力的作用。用現(xiàn)在的術(shù)語來講,μ子是一種輕子,而非介子。
在1947年第一個真正的介子——帶電的π介子在塞西爾·鮑威爾、塞薩爾·拉特斯和朱塞佩·奧基亞利尼的合作下在布里斯托爾大學被發(fā)現(xiàn)。由于粒子加速器尚未誕生,高能量只能來自于大氣中的宇宙射線。研究者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nèi)都需要把感光乳膠放在海拔很高的地方(最初在比利牛斯山的南日比戈爾峰,后來搬到了安第斯山的卡考塔亞峰),以讓它暴露在高能射線中。在覆蓋好這些實驗品之后,研究者通過顯微鏡觀察到了帶電粒子的蹤影。π介子最初被它們異常的“雙介子”特性而被確認——它們衰變成另一種“介子”(μ子)。1948年,拉特斯和尤金·加德納采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粒子加速器,用α粒子轟擊碳原子,成功地人造出π介子
1949年,湯川秀樹因成功預測π介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次年,鮑威爾因發(fā)展了采用感光乳膠確定粒子的方法也獲得了同一獎項。
由于不帶電,中性π介子相對帶電的π介子來說很難發(fā)現(xiàn):它在感光乳膠上沒有痕跡。它的存在是由它的衰變產(chǎn)物證明的——因此它被稱為電子和光子的“軟結(jié)合”。 π 的衰變產(chǎn)物——2個光子在1950年被伯克利的加速器確認;同年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在宇宙射線氣球?qū)嶒炛幸舶l(fā)現(xiàn)了它。
π介子在宇宙論中也為宇宙射線能量增加了上限——GZK極限。
根據(jù)現(xiàn)代物理學對強相互作用的解釋(量子色動力學),π介子被認為是手征對稱性破缺的戈德斯通玻色子的對應粒子。這解釋了π介子輕于其他介子(如η"介子,958 MeV/c2)的原因。根據(jù)戈德斯通定理的預測,如果構(gòu)成它們的夸克沒有質(zhì)量(符合手征對稱性),那么π介子的質(zhì)量就為零。但是夸克實際上有一點質(zhì)量,因此π介子質(zhì)量也不大。
一些公共單位發(fā)現(xiàn)了π介子在輻射療法上的作用。這些單位包括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它用這種療法在1974年至1981年間治療了228位病人[1][2]。
參見
介子素原子
粒子列表
夸克模型
明顯對稱性破缺
延伸閱讀
Gerald Edward Brown and A. D. Jackson, The Nucleon-Nucleon Interaction , (1976)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Amsterdam ISBN 0-7204-0335-9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