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
漢族姓氏
漢姓,指的是漢民族以及采用漢族姓氏或漢族風格的姓氏(漢化的姓氏)的其他周邊民族的姓。漢姓一般由一個漢字組成(單姓),也有少部分以兩個或以上漢字組成(復姓)。漢民族的傳統(tǒng)姓名系統(tǒng)(漢名)中包括氏、姓、名、字、號等(現(xiàn)在一般人只有姓與名,部分人或會使用化名、筆名、網(wǎng)名等)。
少數(shù)民族姓氏
漢族的姓氏,也和少數(shù)民族的姓氏在歷史上互相影響。通常少數(shù)民族進入中原后,受漢文化影響,姓氏也采用漢字。開始多是音譯,大部分是三字以上的姓氏,如北魏皇室拓跋氏與清皇室的愛新覺羅?!哆|史》中有叫耶律馬驢者。葉隆禮的《契丹國志》稱:“契丹族本無姓氏,惟各以所居地名呼之”。
后來為了簡便使用,或出于政治原因 ,許多少數(shù)民族改用單姓,如:北魏孝文帝孝文漢化政策,令拓跋氏改漢姓為元姓。清朝滅亡后,不少姓愛新覺羅的人改姓“金姓”。
也有少數(shù)仍維持兩個字或以上的姓氏,如長孫、尉遲等。另外,少數(shù)民族漢化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一些新姓氏,就如傣族的刀姓。
滿族姓氏
滿族姓氏有愛新覺羅、伊爾根覺羅、舒舒覺羅、通顏覺羅、嘉穆瑚覺羅、西林覺羅、舒穆祿、瓜爾佳。
清亡以后滿族人多取漢姓,如金姓、王姓、范姓、艾姓、羅姓、肇姓、郎姓等。
朝鮮族姓氏
朝鮮族姓氏皆為漢式姓氏,主要有金(?)、李(?/?)、樸(?)、崔(?)、鄭(?)、姜(?)、趙(?)、尹(?)、張(?)、姚(?)、林(?/?)、吳(?)、韓(?)、申(?)、徐(?)、權(quán)(?)、黃(?)、安(?)、宋(?)、柳(?/?)、洪(?)。
蒙古族姓氏
大部分中國的蒙古族沒有姓氏,少部分會取漢姓。
孛兒只斤氏((也記作博爾濟吉特氏,包括現(xiàn)在的包氏、寶氏)
兀良合氏(現(xiàn)在簡寫為烏或吳,郭爾羅斯前旗王爺駐京代辦富格日特遠祖兀良合人,本姓烏和吳,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取“富”為姓了)。
蔑兒吉駘氏(包括后來的脫脫姓)。
孟(出生在科爾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嘎達梅林,從他先祖莫勒特圖以后,開始取“莫”字為姓,諧音記作孟,所以嘎達梅林漢名叫作孟青山)。
奧魯(后改姓為奧)。
蒙。
錫拉特(蒙古語為黃,后譯成漢語黃姓)。
查干(蒙古語意為白,后譯成漢語白姓)。
呼和(蒙古語意為藍,譯為藍姓)。
阿拉坦(蒙古語意為金,后譯成漢語金姓)。
霍
包爾吉古德
回族姓氏
漢化姓氏主要有馬姓、回姓、海姓、李姓、白姓、王姓、郭姓。
族姓氏
中國境內(nèi)的族一般沒有姓氏,他們的名字由己名(自己的名字)和父名組成。
哈薩克族姓氏
羌族姓氏
彝族姓氏
魯納婁于古母遮熟多吐母苦啊德補啊喜姓
傣族姓氏
主要有刀姓等。
苗族姓氏
自從改土歸流后,苗族人基本已改用漢姓,如今生活在東南亞的苗族由于遷出時間晚于明清改土歸流,也都有漢姓(如王寶、布蘭達·宋)。但在本族內(nèi)用本族語稱呼時,多使用苗姓 ,例如(括號內(nèi)為苗姓的漢語記音):湘西苗語:吳(代削)、龍(代咩)、麻(代卡)、石(代瓜)等。
壯族姓氏
韋(壯族第一大姓)、覃(與“秦”同音)、陸、羅、雷、莫、黃、周、李、成、馬等。
京族姓氏
為漢化姓氏,主要有阮姓等。
畬族姓氏
主要有鐘姓、藍姓、雷姓
姓氏不人口排名
姓氏數(shù)量
中國各個民族一共有多少姓氏是難以說清的。宋代《百家姓》共收錄504個姓氏;明代陳士元編的《姓鐫》共收錄單姓、復姓3625個;1978年通過戶籍和郵電部門對七大城市漢字姓氏進行統(tǒng)計,得2587個;1984年人民郵電出版社《中國姓氏匯編》共收集單姓、復姓5730個;王素存著《中華姓府》收集古今漢字姓氏7720個;1996年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中華姓氏大辭典》收錄中國國古今各民族用漢字記錄的姓氏一共有11969個。
參考文獻
籍秀琴,姓氏·名字·稱謂,中國歷史文化知識叢書,大象出版社,1997年 ISBN 7534720109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