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瑪·伯格曼
生平
英格瑪·伯格曼的父親, 艾瑞克·伯格曼 ( 英語 : Erik Bergman (Lutheran minister) ) ,拍攝于斯德哥爾摩著名的教堂Hedvig Eleonora Church
英格瑪·伯格曼出生于瑞典的烏普薩拉。父親 艾瑞克·伯格曼 ( 英語 : Erik Bergman (Lutheran minister) ) 是會(huì)丹麥派的牧師,后來成為瑞典國(guó)王的專屬牧師;母親是護(hù)士卡琳·艾葛伯隆(Karin ?kerblom或Karin Bergman)。關(guān)于宗教的形象與討論圍繞著他的成長(zhǎng)。他的父親是相當(dāng)保守的教區(qū)牧師,也是個(gè)嚴(yán)父:英格瑪曾因?yàn)橄衲驖翊策@樣的過錯(cuò)而被鎖在黑暗的衣櫥中?!爱?dāng)父親在講壇上傳道,群眾在禱告、歌頌或聆聽時(shí),”英格瑪·伯格曼在他的自傳《魔燈》(Laterna Magica)之中寫到:
雖然他在一個(gè)虔誠(chéng)的教家庭中長(zhǎng)大,但是伯格曼卻陳述了直到創(chuàng)作《 冬之光 ( 英語 : Winter Light ) 》(Nattvardsg?sterna,又譯為《冬日之光》)之后,才接受了他在八歲便喪失了信仰。
伯格曼在劇場(chǎng)與電影上的興趣很早就開始了:
1934年,在伯格曼16歲的時(shí)候,被送到德國(guó)的朋友家度暑假。人們普遍相信他在威瑪出席了納粹黨的集會(huì)活動(dòng)并見到阿道夫·希特勒 。之后他在自傳《魔燈》(Laterna Magica)中寫到有關(guān)他逗留在德國(guó)時(shí),德國(guó)家庭如何把一幅阿道夫·希特勒的肖像放在他床邊的墻上的內(nèi)容,并且還寫下了“多年來,我在希特勒的立場(chǎng)上,為他的成功而高興,也為他的失敗而悲傷”“不久,傳來的消息令我震驚莫名,我無法接收這一事實(shí)。......然而,慢慢地,事實(shí)還是征服了我的偏見” 這樣的文字。
他服了兩期五個(gè)月的義務(wù)兵役。
1937年,伯格曼進(jìn)入斯德哥爾摩大學(xué)學(xué)院(后來的斯德哥爾摩大學(xué))就讀,主修文學(xué)與藝術(shù)。他花了大部分的時(shí)間在學(xué)生戲院中,而且變成了“名副其實(shí)的電影耽溺者”(genuine movie addict) 。同一時(shí)間,一個(gè)無事實(shí)根據(jù)的牽連使得他跟他父親在后來幾年中決裂。雖然他沒有從學(xué)校畢業(yè),他還是寫了很多的劇本,有些是歌劇,而且變成戲院里的助理導(dǎo)演。當(dāng)他1942年在戲院工作時(shí),他第一次有機(jī)會(huì)執(zhí)導(dǎo)他自己的劇本《Caspar"s Death》。這出劇交給 瑞典電影行業(yè)協(xié)會(huì) ( 英語 : AB Svensk Filmindustri ) 的成員觀看,并且為他帶萊了一個(gè)寫電影劇本的工作。
1943年,他與 愛絲·費(fèi)雪 ( 英語 : Else Fisher ) 結(jié)婚。1960年代末,伯格曼在瑞典哥特蘭的法羅島生活了很長(zhǎng)時(shí)間,并在這里制作創(chuàng)作了許多電影。
逃稅指控與放逐
1976年是英格瑪·伯格曼的生命中最受創(chuàng)傷的一年。在當(dāng)年1月30日,當(dāng)在斯德哥爾摩的皇家劇院排練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的《 死亡之舞 ( 英語 : The Dance of Death (play) ) 》的時(shí)候,被兩個(gè)便衣警察以逃漏所得稅的罪名將其如同一個(gè)普通刑事犯般地拘捕了。伯格曼在這個(gè)事件上受到很大打擊,他遭受的恥辱導(dǎo)致他神經(jīng)崩潰,最終因憂郁癥入院接受治療。
調(diào)查把重心集中在一筆宣稱1970年在伯格曼的瑞典公司 Cinematograf 與它的瑞士子公司 Persona 之間,總值500,000克朗的交易(子公司設(shè)立的目的大多是用在付給外國(guó)籍演員的薪資)。伯格曼在1974年被瑞典中央銀行通知之后解散了子公司 Persona ,并隨后提出所得報(bào)告。1976年3月23日,特別檢察官安德斯·努德納德勒(Anders Nordenadler)取消了對(duì)伯格曼的告訴,并說這樣宣稱的“犯罪”并沒有法律基礎(chǔ),就相當(dāng)是“一個(gè)人偷了他自己的車子”。 瑞典國(guó)內(nèi)稅務(wù)署主席 G?sta Ekman ( 瑞典語 : G?sta Ekman ) 將軍則為該調(diào)查辯護(hù),說此調(diào)查已經(jīng)論及重要的法律材料,并且對(duì)待伯格曼跟其他嫌疑犯一樣平等。他對(duì)伯格曼離開瑞典表示了些許遺憾,希望當(dāng)調(diào)查結(jié)果表示伯格曼并沒有做錯(cuò)事情之后,他能成為“更堅(jiān)強(qiáng)”的人。
雖然告訴已經(jīng)被取消,但伯格曼持續(xù)了一段時(shí)間的擔(dān)憂,害怕他再也不能回到導(dǎo)演工作上。他最后終于從驚嚇中恢復(fù),但是盡管瑞典首相奧洛夫·帕爾梅與許多政治界和電影界的大人物再三請(qǐng)求,他還是發(fā)誓再也不在瑞典工作。他關(guān)閉了他自己在波羅的海中荒蕪的法羅島上的工作室,停止了兩部正在進(jìn)行的電影拍攝計(jì)劃,并且在德國(guó)慕尼黑自我放逐。瑞典電影學(xué)院的校長(zhǎng) 哈利·舒恩 ( 英語 : Harry Schein ) 估計(jì)了伯格曼自我放逐的直接損失為金額上約一千萬克朗以及喪失了數(shù)以百計(jì)的工作機(jī)會(huì)。
從放逐中回歸
雖然英格瑪·伯格曼在1978年年中才從慕尼黑繼續(xù)經(jīng)營(yíng)事業(yè),但是他似乎已經(jīng)克服一些來自母國(guó)給他的痛苦。這年七月他回到瑞典,在法羅島慶祝他六十歲生日,并且恢復(fù)他部分在皇家劇院導(dǎo)演工作。為了使他的回歸增光,瑞典電影學(xué)院設(shè)立了一個(gè)新獎(jiǎng)項(xiàng)─“英格瑪·伯格曼獎(jiǎng)”(Ingmar Bergman Prize)以獎(jiǎng)勵(lì)年度在電影制作上有杰出表現(xiàn)的人。
然而,他在1984年之前依然待在慕尼黑。有一個(gè)完成于2005年的法羅島對(duì)于伯格曼最后的訪談中,伯格曼提到在自我放逐的日子中傷害非常大,他實(shí)際上失去了人生中珍貴的八年時(shí)光。 伯格曼于2003年12月從電影工作中退休。他在2006年10月動(dòng)了臀部手術(shù)并且復(fù)原得很慢。2007年7月30日,他在睡夢(mèng)中 于他法羅島的家中安祥地過世,享壽89歲 。另一個(gè)知名的電影導(dǎo)演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也在同一天過世。2007年8月18日,他在法羅島私人喪禮中下葬。他與其最后一任妻子英格麗·伯格曼(婚前名Ingrid von Rosen,注意不是瑞典著名女星英格麗·褒曼,兩人同名)共同葬于法羅教堂(f?r? kykan)。雖然他葬于法羅島,但是他的名字與生日已經(jīng)在他死前數(shù)年就刻寫在斯德哥爾摩省Norrt?lje自治區(qū)Roslagsbro墓園中他妻子的名字下面,代表他曾經(jīng)希望葬在這里。
電影工作
世界上的許多電影工作者,包括美國(guó)的伍迪·艾倫、大衛(wèi)·林奇 、斯坦利·庫(kù)布里克 與羅伯特·奧特曼、丹麥導(dǎo)演拉斯·馮·提爾、波蘭導(dǎo)演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俄羅斯導(dǎo)演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與韓國(guó)導(dǎo)演樸贊郁,都曾經(jīng)說他們的電影作品深深受到伯格曼的電影影響。伍迪·艾倫說伯格曼“可能是自從電影被創(chuàng)造以來,最偉大的電影藝術(shù)創(chuàng)作者”。
電影事業(yè)
伯格曼開始他的電影工作是在1941年從事劇本寫作,但他第一個(gè)完成的主要作品是1944年他幫《 折磨 ( 英語 : Torment (film) ) 》(Hets,或譯《狂亂》)寫的劇本,由 歐夫·荀柏格 ( 英語 : Alf Sj?berg ) 導(dǎo)演。除了撰寫劇本之外,他同時(shí)也獲得到這部電影作品的副導(dǎo)演職位。在他的第二部自傳《影像:電影在我的生命》( Images : My Life in Film )中,伯格曼敘述這個(gè)由外人執(zhí)導(dǎo)的電影可以當(dāng)作是他實(shí)際上執(zhí)導(dǎo)的初登場(chǎng)。 這部影片在國(guó)際上的成功使得伯格曼在一年后得到他第一次導(dǎo)演電影的機(jī)會(huì)。接下來的十年之中,他編寫并執(zhí)導(dǎo)了超過一打電影,包括1949年的《 牢獄 ( 英語 : Prison (1949 film) ) 》(F?ngelse)與1953年的《 裸夜 ( 英語 : Sawdust and Tinsel ) 》(Gycklarnas afton,又譯為《鋸屑與金箔》或《小丑之夜》)。
伯格曼獲得第一次國(guó)際上的成功是在《 夏夜微笑 ( 英語 :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 》(Sommarnattens leende,或譯為《夢(mèng)》,1955年)這部作品,這部影片在之后的戛納電影節(jié)贏得“最佳詼諧詩(shī)意獎(jiǎng)”(Best poetic humor)并入圍金棕櫚獎(jiǎng)。而兩年之后,伯格曼最知名的兩部電影出爐:《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與《野草莓》(Smultronst?llet,1957年)。《第七封印》在戛納電影節(jié)入圍金棕櫚獎(jiǎng)并且獲得評(píng)審團(tuán)特別獎(jiǎng);而《野草莓》則獲得1958年的第8屆柏林國(guó)際電影節(jié)金熊獎(jiǎng)。
伯格曼在之后的20年中大量制作電影。在1960年代初期,他指導(dǎo)了一系列探索信仰與對(duì)神的懷疑這類議題的三部曲:《 猶在鏡中 ( 英語 : 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 ) 》(S?som i en spegel,又譯為《穿過黑暗的玻璃》,1961年)、《 冬之光 ( 英語 : Winter Light ) 》(Nattvardsg?sterna,又譯為《冬日之光》,1962年)與《沉默》(Tystnaden,1963年)。1966年,他執(zhí)導(dǎo)了《假面》(Persona),他認(rèn)為這部電影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而這部電影贏得一些獎(jiǎng)項(xiàng),很多的評(píng)論家都認(rèn)為這是他的大師之作也是他制作的電影作品中最好的其中一部。伯格曼認(rèn)為這部電影與接下來的《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又譯為《呼喊和細(xì)語》或《喊叫與耳語》,1972年 )是他兩部最重要的電影作品。在這段期間其他著名的電影作品包括《處女之泉》(Jungfruk?llan,又譯為《處女泉》,1960年)、《 狼的時(shí)刻 ( 英語 : Hour of the Wolf ) 》(Vargtimmen,1968年)、《羞恥》(Skammen,1968年)與《 激情 ( 英語 : The Passion of Anna ) 》(En Passion,又譯為《安娜的激情》、《安娜的情欲》或是《情事》,1969年)。在這段時(shí)間,伯格曼也為瑞典電視臺(tái)廣為制作了許多影片。兩部最有名的作品就是《 婚姻場(chǎng)景 ( 英語 : Scenes from a Marriage ) 》(Scener ur ett ?ktenskap,又譯為《婚姻生活》,1973年)和《 魔笛 ( 英語 : The Magic Flute (1975 film) ) 》(Trollfl?jten,1975年)。
在1976年伯格曼因?yàn)樘佣惐淮吨螅l(fā)誓他再也不在自己的母國(guó)制作電影。他關(guān)閉了他在法羅島上他自己的電影工作室,并且開始自我放逐。他主要思考在美國(guó)工作的可能性,他的下一部電影作品《 蛇蛋 ( 英語 : The Serpent"s Egg (film) ) 》(The Serpent"s Egg,又譯為《噩兆》,1977年)是一部德美合資的電影,也是他第一部并且是唯一一部英語電影。一年之后又制作另一部英國(guó)挪威合資的電影作品《秋光奏鳴曲》(H?stsonaten,1978年)。這部影片由英格麗·褒曼主演,并且是這個(gè)時(shí)期最著名的電影之一。另一部他執(zhí)導(dǎo)的電影作品是《 傀儡生活 ( 英語 : From the Life of the Marionettes )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又譯為《木偶生命》,1980年),是一部英德合資作品。
1982年,他短暫回到他的母國(guó)并執(zhí)導(dǎo)《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這部電影不像他過去的電影作品,是針對(duì)普羅大眾而拍攝,但是這部電影卻被專家批評(píng)過度膚淺且商業(yè)化。 伯格曼說這部電影作品將是他最后一部電影作品,而這之后他將專注在執(zhí)導(dǎo)劇場(chǎng)戲劇上面。在這之后,他寫了許多電影劇本并執(zhí)導(dǎo)一些電視特輯。有一些之前在電視上呈現(xiàn)的制作作品也被轉(zhuǎn)移到劇場(chǎng)上演出。這樣的作品中的最后一部是《 夕陽(yáng)舞曲 ( 英語 : Saraband ) 》(Saraband,或譯《薩拉邦德》,2003年),是《 婚姻場(chǎng)景 ( 英語 : Scenes from a Marriage ) 》(Scener ur ett ?ktenskap,又譯為《婚姻生活》)的續(xù)集。伯格曼執(zhí)導(dǎo)這部作品時(shí)已經(jīng)84歲了。
定目劇團(tuán)
伯格曼發(fā)展了他自己的“定目劇團(tuán)”(repertory company),建立了在他的電影作品中固定演出的瑞典演員班底,包括馬克斯·馮·賽多、 碧比·安德森 ( 英語 : Bibi Andersson ) 、 哈麗葉·安德森 ( 英語 : Harriet Andersson ) 、 厄蘭·約瑟夫森 ( 英語 : Erland Josephson ) 、 英格麗·圖林 ( 英語 : Ingrid Thulin ) 與 甘納爾·布耶恩施特蘭德 ( 英語 : Gunnar Bj?rnstrand ) ,這些演員都有在至少五部伯格曼的電影作品中演出。挪威女演員麗芙·烏曼在九部伯格曼的電影作品以及一部電視作品《 夕陽(yáng)舞曲 ( 英語 : Saraband ) 》(Saraband,或譯《薩拉邦德》)中演出,是最后加入這個(gè)團(tuán)體的成員(在1966年《假面》(Persona)拍攝時(shí)加入),最后則成為伯格曼最親密的協(xié)助者,無論是藝術(shù)上或是個(gè)人上。他們一起生了一個(gè)女兒 琳·烏爾曼 ( 英語 : Linn Ullmann ) (1966年出生)。
英格瑪·伯格曼與跟他長(zhǎng)期合作的電影攝影師 史汶·尼克維斯特 ( 英語 : Sven Nykvist ) 在1960年制作《 猶在鏡中 ( 英語 : 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 ) 》(S?som i en spegel)時(shí)的合影
在斯德哥爾摩北邊的 Filmstaden ( 英語 : Filmstaden ) 片廠,是非常多伯格曼電影中內(nèi)景拍攝的地方
在1953年,伯格曼開始跟他的 電影攝影師 ( 英語 : cinematographer ) 史汶·尼克維斯特 ( 英語 : Sven Nykvist ) 合作。他們兩個(gè)建立且維持良好交流的合作關(guān)系,使得伯格曼到拍攝那天前都不用擔(dān)心毎一個(gè)鏡頭的構(gòu)圖。在拍攝那天早上,伯格曼通常會(huì)簡(jiǎn)單的跟尼克維斯特說明他所希望的情境跟構(gòu)圖,然后讓尼克維斯特一整天不被打斷或是被評(píng)論地拍攝,直到最后討論隔天的后制工作為止。
電影資金
根據(jù)伯格曼自己的賬目,他從未遇過資金的問題。他為此想了兩個(gè)原因:一是因?yàn)樗麖奈醋≡诿绹?guó),所以他不會(huì)著迷于電影票房的收入;二是因?yàn)樗碾娪白髌范际莾A向于低預(yù)算的制作。舉個(gè)例來說,《哭泣與耳語》總共花費(fèi)約450,000美元,而《婚姻場(chǎng)景》─總共六集的電視劇─只花了200,000美元。
拍攝技巧
成為一個(gè)導(dǎo)演,伯格曼擁有優(yōu)秀的洞察力與才華,并愿意與演員互不侵犯的相處。伯格曼認(rèn)為自己必須在他們身上負(fù)非常大的責(zé)任,將他們視為心理上時(shí)常受傷的合作者。他說導(dǎo)演必須要對(duì)演員坦承并支持,使得他們可以在他們的表演工作上表現(xiàn)到最好。伯格曼鼓勵(lì)青年導(dǎo)演不要執(zhí)導(dǎo)任何沒有“意念”(message)的電影作品,而是要等待“意念”的出現(xiàn)之后才執(zhí)導(dǎo),總有一天就可以承認(rèn)他自己不是每次都能確定他電影作品中“意念”的呈現(xiàn)。
伯格曼通常自己寫他電影作品的劇本,在真正下筆書寫之前會(huì)構(gòu)思數(shù)個(gè)月甚至數(shù)年,他認(rèn)為下筆的這段時(shí)間是稍微有點(diǎn)冗長(zhǎng)且乏味的。他早期的電影作品結(jié)構(gòu)非常的精密嚴(yán)謹(jǐn),這些劇本都是來自于他自己撰寫或是與其他作者合作寫成的。伯格曼敘述他晚期的電影作品說,當(dāng)重大場(chǎng)合時(shí),他的演員會(huì)希望作一些跟他原本所期待不一樣的表現(xiàn),他會(huì)讓他們自由發(fā)揮;而如果限制他們的發(fā)揮,這樣的結(jié)果往往都是一場(chǎng)災(zāi)難。隨著他的電影生涯的進(jìn)展,伯格曼增加讓他的演員們 即興演出 ( 英語 : improvisation ) 他們的對(duì)白。在他最后幾部電影作品中,他只寫下關(guān)于某個(gè)場(chǎng)景的意念訊息,而允許他的演員們決定確實(shí)的對(duì)白。
當(dāng)觀看日志時(shí),伯格曼非常著重批判而非情感的重要性,他說他不會(huì)問自己這部作品是好還是壞,而是問自己這部作品已經(jīng)足夠了,還是還需要重拍。
題材
他的電影作品通常在處理失敗、孤獨(dú)與信仰的存在問題,他的電影作品也傾向直接表現(xiàn)而非明顯的形式化。伯格曼最知名電影中的其中一部作品《假面》,就是在伯格曼作品中同時(shí)包含存在主義與前衛(wèi)風(fēng)格的杰出作品。
雖然他電影作品中討論的議題是理智的,的處理在他大部分的電影作品中依然十分的明顯突出,不管是中世紀(jì)的瘟疫(如《第七封印》),或是20世紀(jì)初期烏普薩拉的上層階級(jí)家庭生活(如《芬妮和亞歷山大》),或是當(dāng)代的社會(huì)異化問題(如《沉默》)等等皆是如此。他電影作品中的女性角色通常比男性角色碰觸到更多的性議題,而且她們并不害怕去公開表示這樣的議題,有時(shí)候會(huì)用非常驚人明顯的方式公開(如《哭泣與耳語》),這樣的形式也建立了伯格曼電影作品的風(fēng)格。1960年時(shí)代雜志將他選入封面人物,他則在封面故事中稱自己這樣的風(fēng)格為“影像的魔術(shù)師”(the conjurer)。在《花花公子》雜志1964年的中,他說到:“...的表現(xiàn)形式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duì)我來說,最重要的是,我一點(diǎn)都不想只拍純粹理智的電影。我希望觀眾們可以去感受,去感覺我的電影作品。這個(gè)對(duì)我來說比起他們?nèi)ダ斫馕业碾娪白髌穪淼母鼮橹匾S多?!辈衤f,電影是他索求無度的情婦。而一些在他電影作品中主演的女演員后來也變成他真實(shí)生活中的與電影創(chuàng)作上雙重的情婦。
愛情——瘋狂的、挫敗的、不明說的、厭惡的——是他許多電影作品的討論主旨,這樣的風(fēng)格也許是從《冬之光》開始的。他說,在這些電影作品中,他“將牧師所缺乏的信仰與他之前情婦的競(jìng)爭(zhēng)作對(duì)比,將她的怨恨帶點(diǎn)宗教色彩,去幫助他透過凡人的愛情去了解精神心靈上的辯解。”
伯格曼對(duì)電影生涯的內(nèi)省
英格瑪·伯格曼與女演員 英格麗·圖林 ( 英語 : Ingrid Thulin ) 在《沉默》(Tystnaden,1963年 )制作時(shí)的合影
當(dāng)被問到關(guān)于他的電影作品時(shí),伯格曼說他把《冬之光》 、《假面》與《哭泣與耳語》視為表現(xiàn)最好的作品;但是在2004年所作的訪談之中,伯格曼說他覺得他自己的電影作品令人沮喪,他再也不能夠觀賞它們。 在這些電影作品中,他說,他設(shè)法做到使表現(xiàn)手法可以推展到極限。
當(dāng)他指責(zé)那些評(píng)論家把他的三部電影作品(《猶在鏡中》、《冬之光》與《沉默》)當(dāng)作是已經(jīng)安排好的三部曲,他說他沒有預(yù)設(shè)要把這三部作品連結(jié)在一起,而且他也看不出這三部作品有什么共同的中心思想 ,這樣的言論反駁了伯格曼在1964年自己寫下的電影簡(jiǎn)介,當(dāng)時(shí)他把三部電影的劇本出版在同一冊(cè)書上時(shí)說:“這三部電影處理簡(jiǎn)約的問題?!丢q在鏡中》確實(shí)贏得贊賞?!抖狻反_實(shí)深入人心?!冻聊肥巧竦某聊?,否定的銘刻。因此,它們可以組成一個(gè)三部曲。”標(biāo)準(zhǔn)收藏版公司認(rèn)為這三部電影作品是三部曲,因?yàn)樗麄儼堰@三部電影制成三片DVD,然后做成一個(gè)合輯發(fā)行。
值得一提的是伯格曼如同許多有創(chuàng)意的藝術(shù)家一樣,有時(shí)候傾向于用概括的方式來描述自己,即使在他自己的作品上也是如此,而且在許多場(chǎng)合中─例如在訪談集《伯格曼論伯格曼》(Bergman on Bergman)里面─他敘述說《沉默》意指宗教問題變成他電影作品中主要的關(guān)注焦點(diǎn)這樣的時(shí)期的結(jié)束。
劇場(chǎng)工作
雖然伯格曼通常都因他在電影藝術(shù)上的貢獻(xiàn)而廣為知名,但是他終其一生也是一個(gè)非?;钜叶喈a(chǎn)的劇場(chǎng)導(dǎo)演。他畢業(yè)后的第一部工作是擔(dān)任斯德哥爾摩一個(gè)劇場(chǎng)的儲(chǔ)訓(xùn)導(dǎo)演。他26歲時(shí)變成 赫爾辛堡城市劇院 ( 英語 : Helsingborg City Theatre ) 的劇場(chǎng)總監(jiān),也是當(dāng)時(shí)歐洲最年輕的劇場(chǎng)總監(jiān)。他在赫爾辛堡停留了三年,之后在1946年到1949年之間成為 哥特堡城市劇院 ( 英語 : Gothenburg City Theatre ) 的導(dǎo)演。
他在1953年成為 馬爾默城市劇院 ( 英語 : Malm? City Theatre ) 的導(dǎo)演,并且了七年。許多他電影作品之中知名的演員也都是他在劇場(chǎng)一起合作的伙伴中挖掘出來的,而且在他1960年代的電影作品中演出的“伯格曼團(tuán)隊(duì)”(Bergman troupe)里面的很多人都是出身于馬爾默城市劇院。他在1960年到1966年期間在斯德哥爾摩的皇家劇院擔(dān)任導(dǎo)演,并在1963年到1966年之間擔(dān)任皇家劇院的總監(jiān)。
在他因?yàn)樘佣愂录x開瑞典之后,他在1977年至1984年期間成為德國(guó)慕尼黑的 慕尼黑居民劇院 ( 英語 : Residenz Theatre ) 的導(dǎo)演。他直到1990年代依然活耀于劇場(chǎng)界。
家庭生活
伯格曼結(jié)了五次婚:
1943年3月25日 – 1945年,與 愛絲·費(fèi)雪 ( 英語 : Else Fisher ) ,編舞家與舞者(離婚)子女:
1945年7月22日 – 1950年,與 Ellen Lundstr?m ( 瑞典語 : Ellen Bergman ) ,編舞家與電影導(dǎo)演(離婚) 子女:
1951年 – 1959年,與Gun Grut,記者 (離婚) 子女:
1959年 – 1969年,與 凱比·拉雷特 ( 英語 : K?bi Laretei ) ,鋼琴家(離婚) 子女:
1971年11月11日 – 1995年5月20日,與伯爵 英格莉·馮·羅森 ( 英語 : Ingrid von Rosen ) (或Ingrid Karlebo) (鰥居) 子女:
前四次婚姻都是因離婚而結(jié)束,最后一次婚姻則是因妻子死于胃癌而結(jié)束。
他也跟女演員麗芙·烏曼生了作家 琳·烏爾曼 ( 英語 : Linn Ullmann ) 。所以,伯格曼總共有九個(gè)子女。只有其中一個(gè)小孩的母親未跟他結(jié)過婚。在他和 瑪莉亞·馮·羅森 ( 瑞典語 : Maria von Rosen ) 的母親結(jié)婚時(shí),她已經(jīng)有12歲大了。
除了他的婚姻之外,伯格曼還有與 哈里特·安德森 ( 英語 : Harriet Andersson ) 有母女情深。
獲獎(jiǎng)
奧斯卡金像獎(jiǎng)
1971年,伯格曼獲得奧斯卡金像獎(jiǎng)的俄文·撒爾伯格紀(jì)念獎(jiǎng)(The Irving G. Salberg Memorial Award)他的電影作品中有三部獲得奧斯卡金像獎(jiǎng)的最佳外語片獎(jiǎng):《處女之泉》(Jungfruk?llan)于1961年獲獎(jiǎng);《 猶在鏡中 ( 英語 : 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 ) 》(S?som i en spegel)于1962年獲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獲獎(jiǎng)
入圍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jiǎng):《野草莓》(Smultronst?llet)于1960年
入圍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jiǎng):《 猶在鏡中 ( 英語 : 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 ) 》(S?som i en spegel)于1963年
入圍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4年
入圍最佳影片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4年
入圍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4年
入圍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面對(duì)面》(Ansikte mot ansikte)于1977年
入圍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jiǎng):《秋光奏鳴曲》(H?stsonaten)于1979年
入圍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
入圍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
英國(guó)電影學(xué)院獎(jiǎng)
入圍最佳電影獎(jiǎng):《 面孔 ( 英語 : The Magician (1958 film) ) 》(Ansiktet)于1960年
入圍最佳外語電影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
凱撒電影獎(jiǎng)
入圍最佳外語電影獎(jiǎng):《 魔笛 ( 英語 : The Magic Flute (1975 film) ) 》(Trollfl?jten)于1976年
入圍最佳外語電影獎(jiǎng):《秋光奏鳴曲》(H?stsonaten)于1979年
獲得最佳外語電影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獲獎(jiǎng)
入圍最佳歐洲電影獎(jiǎng):《 夕陽(yáng)舞曲 ( 英語 : Saraband ) 》(Saraband)于2005年
戛納電影節(jié)
獲得最佳詼諧詩(shī)意獎(jiǎng):《 夏夜微笑 ( 英語 :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 》(Sommarnattens leende),于1955年獲獎(jiǎng)
入圍金棕櫚獎(jiǎng):《 夏夜微笑 ( 英語 :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 》(Sommarnattens leende)于1955年
獲得評(píng)審團(tuán)特別獎(jiǎng):《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于1957年獲獎(jiǎng)
入圍金棕櫚獎(jiǎng):《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于1957年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 生命的邊緣 ( 英語 : Brink of Life ) 》(N?ra livet),于1958年獲獎(jiǎng)
入圍金棕櫚獎(jiǎng):《 生命的邊緣 ( 英語 : Brink of Life ) 》(N?ra livet)于1958年
獲得特別推薦獎(jiǎng)(Special Mention):《處女之泉》(Jungfruk?llan),于1960年獲獎(jiǎng)
入圍金棕櫚獎(jiǎng):《處女之泉》(Jungfruk?llan)于1960年
獲得技術(shù)大獎(jiǎng)(Technical Grand Prize):《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2年獲獎(jiǎng)
獲得棕櫚之手獎(jiǎng)(Palm of Palms),于1997年獲獎(jiǎng)
獲得天主教人道精神獎(jiǎng)(Prize of the Ecumenical Jury),為他全部的電影作品而頒發(fā)的特別獎(jiǎng),于1998年獲獎(jiǎng)
金球獎(jiǎng)
入圍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
柏林電影節(jié)
獲得金熊獎(jiǎng):《野草莓》(Smultronst?llet),于1958年獲獎(jiǎng)
獲得天主教人道精神獎(jiǎng)(OCIC Award):《 猶在鏡中 ( 英語 : 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 ) 》(S?som i en spegel),于1962年獲獎(jiǎng)
入圍金熊獎(jiǎng):《 猶在鏡中 ( 英語 : 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 ) 》(S?som i en spegel)于1962年
其他獎(jiǎng)項(xiàng)
獲得特別美洲兀鷹獎(jiǎng)(Special Condor):《 夕陽(yáng)舞曲 ( 英語 : Saraband ) 》(Saraband),于2005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歐洲電影獎(jiǎng):《 夏夜微笑 ( 英語 :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 》(Sommarnattens leende),于1957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歐洲電影獎(jiǎng):《野草莓》(Smultronst?llet),于1959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歐洲電影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4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歐洲電影獎(jiǎng):《秋光奏鳴曲》(H?stsonaten),于1979年獲獎(jiǎng)
獲得終生最佳雙人組(導(dǎo)演-攝影師)特別獎(jiǎng):1998年與 史汶·尼克維斯特 ( 英語 : Sven Nykvist ) 共享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dǎo)演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4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dǎo)演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劇本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獲獎(jiǎng)
獲得 魯奇諾·維斯康蒂獎(jiǎng) ( 意大利語 : David Luchino Visconti ) ,于1986年獲獎(jiǎng)
入圍杰出導(dǎo)演成就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
獲得終身成就獎(jiǎng),于1990年獲獎(jiǎng)
獲得終身成就獎(jiǎng),于1988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獲獎(jiǎng)
獲得“Nocciola d"Oro”獎(jiǎng),于1983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沉默》(Tystnaden),于1964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3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劇本獎(jiǎng):《 善意的背叛 ( 英語 : The Best Intentions ) 》(Den Goda Viljan),于1993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dǎo)演獎(jiǎng):《野草莓》(Smultronst?llet),于1960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dǎo)演獎(jiǎng):《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于1961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dǎo)演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4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dǎo)演獎(jiǎng):《秋光奏鳴曲》(H?stsonaten),于1979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dǎo)演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4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dǎo)演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5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4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導(dǎo)演獎(jiǎng):《處女之泉》(Jungfruk?llan),于1962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獎(jiǎng):《處女之泉》(Jungfruk?llan),于1962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外語片獎(jiǎng):《野草莓》(Smultronst?llet),于1963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影片獎(jiǎng):《野草莓》(Smultronst?llet),于1959年獲獎(jiǎng)
獲得特別褒揚(yáng)獎(jiǎng),于1959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3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假面》(Persona),于1968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羞恥》(Skammen)與《 狼的時(shí)刻 ( 英語 : Hour of the Wolf ) 》(Vargtimmen),于1969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激情》(En Passion),于1971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劇本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3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劇本獎(jiǎng):《 婚姻場(chǎng)景 ( 英語 : Scenes from a Marriage ) 》(Scener ur ett ?ktenskap),于1975年獲獎(jiǎng)
獲得特別獎(jiǎng):《 魔笛 ( 英語 : The Magic Flute (1975 film) ) 》(Trollfl?jten),因證明了如何將令人快樂的歌劇拍成電影作品而于1975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3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劇本獎(jiǎng):《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于1973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劇本獎(jiǎng):《 婚姻場(chǎng)景 ( 英語 : Scenes from a Marriage ) 》(Scener ur ett ?ktenskap),于1974年獲獎(jiǎng)
獲得最佳導(dǎo)演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3年獲獎(jiǎng)
獲得特別獎(jiǎng):《 夕陽(yáng)舞曲 ( 英語 : Saraband ) 》(Saraband),于2006年獲獎(jiǎng)
入圍金獅獎(jiǎng):《 黑暗中的音樂 ( 英語 : Music in Darkness ) 》(Musik i m?rker)于1948年
獲得Italian Film Critics Award:《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于1958年獲獎(jiǎng)
獲得評(píng)審團(tuán)特別獎(jiǎng):《面孔》(Ansiktet),于1959年獲獎(jiǎng)
入圍金獅獎(jiǎng):《面孔》(Ansiktet)于1959年
獲得生涯金獅獎(jiǎng)(Career Golden Lion),于1971年獲獎(jiǎng)
獲得威尼斯電影節(jié)影評(píng)人費(fèi)比西獎(jiǎng):《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于1983年獲獎(jiǎng)
作品
電影作品
《危機(jī)》(Kris),1946年
《 雨中情 ( 英語 : It Rains on Our Love ) 》(Det regnar p? v?r k?rlek),1946年
《 開往印度之船 ( 英語 : A Ship to India ) 》(Skepp till India land),1947年
《 黑暗中的音樂 ( 英語 : Music in Darkness ) 》(Musik i m?rker),1948年
《 ??扛?( 英語 : Port of Call ) 》,(Hamnstad,又譯作《港口的呼喚》或《愛欲之港》),1948年
《 牢獄 ( 英語 : Prison (1949 film) ) 》(F?ngelse),1949年
《 饑渴 ( 英語 : Thirst (film) ) 》(T?rst,又譯為《三段奇怪的愛》或《三個(gè)陌生的情人》),1949年
《 喜悅 ( 英語 : To Joy (film) ) 》(Till gl?dje,又譯為《歡樂頌》),1950年
《 不能在此發(fā)生 ( 英語 : This Can"t Happen Here ) 》(S?nt h?nder inte h?r,又譯為《高度緊張》),1950年
《 夏日插曲 ( 英語 : Summer Interlude ) 》(Sommarlek,又譯為《夏日戀曲》),1951年
《女人的秘密》(Kvinnors v?ntan,又譯為《等待的女人》或《女人的期待》),1952年
《 莫妮卡在夏天 ( 英語 : Summer with Monika ) 》(Sommaren med Monika,又譯作《不良少女莫妮卡》或《莫妮卡》),1953年
《 裸夜 ( 英語 : Sawdust and Tinsel ) 》(Gycklarnas afton,又譯為《鋸屑與金箔》或《小丑之夜》),1953年
《 愛的一課 ( 英語 : A Lesson in Love ) 》(En Lektion i k?rlek,或譯為《戀愛課程》),1954年
《 秋日之旅 ( 英語 : Dreams (1955 film) ) 》(Kvinnodr?m),1955年
《 夏夜微笑 ( 英語 : Smiles of a Summer Night ) 》(Sommarnattens leende,或譯為《夢(mèng)》),1955年
《Bakomfilm smultronst?llet》,1957年
《第七封印》(Det Sjunde inseglet),1957年
《野草莓》(Smultronst?llet),1957年
《 生命的邊緣 ( 英語 : Brink of Life ) 》(N?ra livet,又譯為《生命的門檻》),1958年
《 面孔 (電影) ( 英語 : The Magician (1958 film)面孔 ) 》(Ansiktet,又譯為《魔術(shù)師》),1958年
《處女之泉》(Jungfruk?llan,又譯為《處女泉》),1960年
《 魔鬼的眼睛 ( 英語 : The Devil"s Eye ) 》(Dj?vulens ?ga),1960年
《 猶在鏡中 ( 英語 : Through a Glass Darkly (film) ) 》(S?som i en spegel,又譯為《穿過黑暗的玻璃》),1961年
《 冬之光 ( 英語 : Winter Light ) 》(Nattvardsg?sterna,又譯為《冬日之光》),1962年
《 沉默 ( 英語 : The Silence (1963 film) ) 》(Tystnaden),1963年
《 這些女人們 ( 英語 : All These Women ) 》(F?r att inte tala om alla dessa kvinnor),1964年
《假面》(Persona),1966年
《刺激》(Stimulantia)中的其中一段〈Daniel〉,1967年
《 狼的時(shí)刻 ( 英語 : Hour of the Wolf ) 》(Vargtimmen),1968年
《羞恥》(Skammen),1968年
《激情》(En Passion,又譯為《安娜的激情》、《安娜的情欲》或是《情事》),1969年
《接觸》(Ber?ringen),1971年
《哭泣與耳語》(Viskningar och rop,又譯為《呼喊和細(xì)語》或《喊叫與耳語》),1972年
《 婚姻場(chǎng)景 ( 英語 : Scenes from a Marriage ) 》(Scener ur ett ?ktenskap,又譯為《婚姻生活》),1973年
《面對(duì)面》(Ansikte mot ansikte),1976年
《 蛇蛋 ( 英語 : The Serpent"s Egg (film) ) 》(The Serpent"s Egg,又譯為《噩兆》),1977年
《秋光奏鳴曲》(H?stsonaten),1978年
《 傀儡生活 ( 英語 : From the Life of the Marionettes ) 》(Aus dem Leben der Marionetten,又譯為《木偶生命》),1980年
《芬妮和亞歷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年
《卡琳的面孔》(Karins ansikte),1984年
《紀(jì)錄芬妮和亞歷山大》(Dokument Fanny och Alexander),1986年
電視作品
《Herr Sleeman kommer》,1957年
《Venetianskan》,1958年
《狂犬病》(Rabies),1958年
《Ov?der》,1960年
《Ett Dr?mspel》,1963年
《唐璜》(Don Juan),1965年
《 儀式 ( 英語 : The Rite ) 》(Riten,或譯《祭典》),1969年
《法羅1969》(F?r?dokument 1969),1970年
《Misantropen》,1974年
《 魔笛 ( 英語 : The Magic Flute (1975 film) ) 》(Trollfl?jten),1975年
《法羅1979》(F?r?-dokument 1979),1979年
《Hustruskolan》,1983年
《 排演之后 ( 英語 : After the Rehearsal ) 》(Efter repetitionen),1984年
《受祝福的人》(De Tv? saliga),1986年
《夫人》(Markisinnan de Sade),1992年
《貝卡恩特納》(Backanterna),1993年
《最后的加斯普》(Sista skriket),1995年
《 小丑面前 ( 英語 : In The Presence of a Clown ) 》(Larmar och g?r sig till,或譯《空虛和無法呼吸》),1997年
《比爾德馬卡納》(Bildmakarna),2000年
《 夕陽(yáng)舞曲 ( 英語 : Saraband ) 》(Saraband,或譯《薩拉邦德》),2003年
電影劇本
《 折磨 ( 英語 : Torment (film) ) 》(Hets,或譯《狂亂》),1944年,由 歐夫·荀柏格 ( 英語 : Alf Sj?berg ) 執(zhí)導(dǎo)
《 長(zhǎng)相思 ( 英語 : Woman Without a Face ) 》(Kvinna utan ansikte,或譯《沒有面孔的女人》),1947年,由 莫蘭德·古斯塔夫 ( 英語 : Gustaf Molander ) 執(zhí)導(dǎo)
《伊娃》(Eva),1948年,由 莫蘭德·古斯塔夫 ( 英語 : Gustaf Molander ) 執(zhí)導(dǎo)
《 Medan staden sover ( 英語 : While the City Sleeps (1950 film) ) 》,1950年,由 Lars Erik Kjellgren ( 瑞典語 : Lars-Eric Kjellgren ) 執(zhí)導(dǎo)
《 離婚 (電影) ( 英語 : Divorced (film)離婚 ) 》(Fr?nskild),1951年,由 莫蘭德·古斯塔夫 ( 英語 : Gustaf Molander ) 執(zhí)導(dǎo)
《 Sista paret ut ( 英語 : Last Pair Out ) 》,1956年,由 歐夫·荀柏格 ( 英語 : Alf Sj?berg ) 執(zhí)導(dǎo)
《 Lustg?rden ( 英語 : The Pleasure Garden (1961 film) ) 》,1961年,由 阿爾夫·克林 ( 英語 : Alf Kjellin ) 執(zhí)導(dǎo)
《 善意的背叛 ( 英語 : The Best Intentions ) 》(Den Goda Viljan),1992年,由比爾·奧古斯特
《 星期天的孩子 ( 英語 : Sunday"s Children ) 》(S?ndagsbarn),1992年,由 丹尼爾·伯格曼 ( 英語 : Daniel Bergman ) 執(zhí)導(dǎo)
《 私人談話 ( 英語 : Private Confessions ) 》(Enskilda samtal),1996年,由麗芙·烏曼執(zhí)導(dǎo)
《 狂情錯(cuò)愛 ( 英語 : Faithless (2000 film) ) 》(Trol?sa,或譯《不忠》,《背信棄義》),2000年,由麗芙·烏曼執(zhí)導(dǎo)
舞臺(tái)劇與廣播劇
下列是英格瑪·伯格曼曾經(jīng)執(zhí)導(dǎo)過的舞臺(tái)劇與/或廣播劇:
《 向外駛?cè)?( 英語 : Outward Bound (film) ) 》(Outward Bound),1938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 Sutton Vane ( 英語 : Sutton Vane ) 編劇
《Galgmannen/Guldkarossen》,1939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Axel E. Bentzonich(編Galgmannen)與 Runar Schildt ( 英語 : Runar Schildt ) (編Guldkarossen)編劇
《幸運(yùn)兒佩爾的旅程》( Lycko-Pers resa ( 瑞典語 : Lycko-Pers resa ) ),1939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編劇
《Evening Cabaret For the Entire Family》,1939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
《H?strapsodi/Les Romanesques》,1939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 Doris R?nnqvist ( 法語 : Doris R?nnqvist ) (編H?strapsodi)與愛德蒙·羅斯丹( Edmond Rostand ( 英語 : Edmond Rostand ) ,編Les Romanesques)編劇
《Jul/ Advent ( 瑞典語 : Advent (pj?s) ) 》,1939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編Advent)編劇
《Han som fick leva om sitt liv》,1939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拉格奎斯特編劇
《I Betlehem》,1940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
《黑手套》( Svarta handsken ( 瑞典語 : Svarta handsken ) ),1940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編劇
《馬克白》,1940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威廉·莎士比亞編劇
《The Hour Glass/The Pot of Broth》,1940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威廉·巴特·葉慈編劇
《Return》,1940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
《Pelikanen》,1940年,于斯德哥爾摩的K?rhusscenen,由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編劇
《The Melody that Disappeared》,1940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
《威尼斯商人》,1940年,于斯德哥爾摩的 Norra Latin ( 瑞典語 : Norra Latin ) 會(huì)議中心,由威廉·莎士比亞編劇
《白天鵝》( Svanevit ( 瑞典語 : Svanevit ) ),1940年,于奧爾夫先生戲院(M?ster Olofs-g?rden),由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編劇
《父親》( Fadren ( 瑞典語 : Fadren ) ),1941年,于斯德哥爾摩的K?rhusscenenFolke Walder"s tour,由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編劇
《打火匣》( Fyrt?iet ( 瑞典語 : Elddonet ) ),1941年,于 Medborgarhuset ( 瑞典語 : Medborgarhuset, Stockholm ) ,由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編劇
《鬼魂奏鳴曲》( En sp?ksonat ( 瑞典語 : Sp?ksonaten ) ),1941年,于Medborgarteatern,由奧古斯特·斯特林堡編劇
《仲夏夜之夢(mèng)》,1941年,于Medborgarteatern與Sagoteatern,由威廉·莎士比亞編劇
《藍(lán)鳥》( F?gel bl? ( 瑞典語 : F?gel bl? ) ),1941年,于Medborgarteatern與Sagoteatern,由 薩查爾·托佩利烏斯 ( 英語 : Zacharias Topelius ) 編劇
《Sniggel snuggel/De tre dumheterna》,1942年,于Medborgarteatern與Sagoteatern,由Torun Munthe編劇
《小紅帽》,1942年,于Sagoteatern、 Medborgarhuset ( 瑞典語 : Medborgarhuset, Stockholm ) 與 Folkparkerna ( 英語 : Folkpark ) ,由羅伯特·博克納( Robert Bürkner ( 德語 : Robert Bürkner ) )編劇
《Clownen Beppo》,1942年/1944年,于 Medborgarhuset ( 瑞典語 : Medborgarhuset, Stockholm ) 與Folkparkerna,由 愛絲·費(fèi)雪 ( 英語 : Else Fisher ) 編劇
《Kaspers d?d》,1942年,于斯德哥爾摩大學(xué)學(xué)生劇場(chǎng),由伯格曼編劇
《仲夏夜之夢(mèng)》,1942年,于斯德哥爾摩的 Norra Latin ( 瑞典語 : Norra Latin ) 會(huì)議中心,由威廉·莎士比亞編劇
《R?dluvan: sagospel i tre akter》,1942年
《Vem ?r jag eller N?r fan ger ett anbud》,1943年,于斯德哥爾摩大學(xué)學(xué)生劇場(chǎng),由卡爾·艾瑞克·索亞( Carl Erik Soya ( 丹麥語 : Carl Erik Soya ) )編劇
《U 39》,1943年,于Dramatikerstudion,由 Rudolf V?rnlund ( 瑞典語 : Rudolf V?rnlund ) 編劇
《Strax innan man vaknar》,1943年,于斯德哥爾摩的K?rhusscenen學(xué)生劇場(chǎng),由Bengt Olof Vos編劇
《Geografi og K?rlighed》,1943年,于Folkparkerna與F?ltteater,由比約恩斯徹納·比約恩松編劇
《En d?jlig rosa》,1943年,于Folkparkerna
《尼爾斯·埃勃森》( Niels Ebbesen ( 英語 : Niels Ebbesen ) ),1943年,于 Borgarskolan ( 瑞典語 : Malm? Borgarskola ) 的Dramatikerstudion,由 凱·蒙克 ( 英語 : Kaj Munk ) 編劇
《Tivolit》,1943年,于斯德哥爾摩的K?rhusscenen學(xué)生劇場(chǎng),由伯格曼編劇
《Hotellrummet》,1944年,于 Boulevardteatern ( 瑞典語 : Boulevardteatern ) ,由皮埃爾·黎雪( Pierre Rocher ( 法語 : Pierre Rocher ) )編劇
《Spelhuset/Herr Sleeman kommer》,1944年,于 Borgarskolan ( 瑞典語 : Malm? Borgarskola ) 的Dramatikerstudion,由海耶瑪·伯格曼 Hjalmar Bergman ( 英語 : Hjalmar Bergman ) 編劇
《小紅帽》,1944年,于 Boulevardteatern ( 瑞典語 : Boulevardteatern ) ,由羅伯特·博克納( Robert Bürkner ( 德語 : Robert Bürkner ) )編劇
《Aschebergskan p? Widtsk?vle》,1944年,于 赫爾辛堡城市劇院 ( 英語 : Helsingborg City Theatre ) ,由Brita von Horn與Elsa Colin編劇
《Fan ger ett anbud》,1944年,于赫爾辛堡城市劇院,由卡爾·艾瑞克·索亞( Carl Erik Soya ( 丹麥語 : Carl Erik Soya ) )編劇
《馬克白》,1944年,于赫爾辛堡城市劇院,由威廉·莎士比亞編劇
《 打火匣 ( 瑞典語 : Elddonet ) 》(Fyrt?iet),1944年,于赫爾辛堡城市劇院,由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編劇
參照
瑞典電影列表
導(dǎo)演列表
相關(guān)文獻(xiàn)
Bergman on Bergman: Interviews with Ingmar Bergman. By Stig Bj?rkman, Torsten Manns, and Jonas Sima; Translated by Paul Britten Austin. Simon & Schuster, New York. Swedish edition copyright 1970; English translation 1973.
Filmmakers on filmmaking : 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 seminars on motion pictures and television (edited by Joseph McBrid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83.
Images: my life in film , Ingmar Bergman, Translated by Marianne Ruuth. New York, Arcade Pub., 1994, ISBN 1-55970-186-2
The Magic Lantern , Ingmar Bergman, Translated by Joan Tate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88, ISBN 0-670-81911-5
延伸閱讀
陳少聰譯著,《伯格曼與第七封印》,1986,爾雅出版社
英格瑪.伯格曼著,劉森堯譯,《伯格曼自傳》,1991,遠(yuǎn)流出版社
英格瑪.伯格曼著,韓良憶譯,《伯格曼論電影》,1994,遠(yuǎn)流出版社
姚立群,《英格瑪.伯格曼回顧展》,1994,國(guó)家電影資料館
沙永玲譯,《英格瑪.伯格曼》,1994,國(guó)家電影資料館
英格瑪.伯格曼著,鴻鴻譯,《婚姻場(chǎng)景》,2000,唐山出版社
英格瑪.伯格曼著,張紅軍譯《魔燈》,1992,中國(guó)電影出版社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qǐng)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jià)值
- 一般般
- 沒價(jià)值
{{item.userName}} 舉報(bào)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píng)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bào)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