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伯爾
生平
青年及戰(zhàn)爭年代(1917–1945)
海因里希生于科隆,其父母為木匠維克多·伯爾(Viktor B?ll)及其妻瑪麗亞(Maria,娘家姓Hermann)。海因里希是其父的第八個孩子也是第三個兒子?,旣悂喪蔷S克多的第二任妻子。這個小市民家庭信奉羅馬天主教,從而排斥納粹主義。
1924年至1928年,伯爾在天主教市民學校學習。此后轉入國立的威廉皇帝完中。1937年中學畢業(yè)后,他開始在位于波恩的書商蘭帕茲(Lempertz)當學徒。在十一個月之后因故中斷。在此期間,他開始了最初的文學寫作嘗試。1938年,伯爾服了一年帝國自愿服務。1939年夏,他進入科隆大學,學習日爾曼語言學和經典哲學,同時開始寫作第一部小說,“教堂邊緣”(Am Rande der Kirche)。但是在夏末時他被征召入伍。此后一直在軍中服役,直到1945年4月被美軍俘虜,并在同年9月被釋放。
1942年,伯爾從前線回到德國休假,并與相識多年的阿內瑪麗(Annemarie ?ech)結婚。生于1945年的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克里斯多夫(Christoph)出生后不久即夭折。隨后他們于1947年、1948年、1950年分別生育了三個兒子雷蒙特(Raimund),雷內(René)及文森特(Vincent)。
在二戰(zhàn)的時候,他在信中多次請求他的父親,給他寄甲基苯丙胺(Pervitin),這種興奮劑在士兵當中很流行。在戰(zhàn)爭結束之后海因里希還對此依賴。
企業(yè)家和漁夫的故事
1963年,伯爾在五朔節(jié)的時候給德國的Norddeutscher Rundfunk廣播電臺寫了一個故事 ,名叫“Anekdote zur Senkung der Arbeitsmoral” ,意思是“一個關于降低勞動生產率的故事”。講的是一個企業(yè)家旅行者給一個漁民生活建議的故事
故事大綱
“一個企業(yè)家旅行者來到一個歐洲西部的無名海灘,他拍照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個穿著破爛的漁夫在船里睡覺,他對漁夫的懶惰感到失望,就過去問漁夫為什么躺在這里而不去打漁。漁夫說他上午已經出海了一次,捕到的魚已經足夠接下來兩天的生活了。
旅行者告訴漁夫,如果他每天出海打漁好幾次,一年內他就能買一臺摩托艇,第二年就能再賣一條。這樣幾年積累下來,他就能建一座冷庫,一個魚加工廠,坐直升飛機飛來飛去,建一座魚餐廳,并把龍蝦直接出口到巴黎去。
漁夫并不感冒地問:“接下來呢?”
旅行者說:接下來你就可以無憂無慮地坐在海邊打瞌睡、欣賞海景了。
“但我不是已經這樣做了嗎?!睗O夫說。
旅行者沉思著走了,他一點也不對漁夫感到遺憾,反而有些嫉妒?!?
故事的流行和改編
這個故事及其的變體在網絡上相當流行,也被一些書和論文引用。 在有的變體中,故事的人物改成了哈佛MBA和一個墨西哥人。 這個故事經常被拿來討論金錢與幸福的關系。被一些大學列入閱讀書目,也被選入一些德語教材。
主要作品
短篇小說方面,目前已知的有:
中篇小說,目前已知的有:
長篇小說,目前已知的有:
目前已知,但無法確定是哪一類的小說作品有:
散文
參考資料
孟憲忠編著,《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人生之旅》,臺北市:智慧大學,1993年。
諾貝爾官方網站海因里?!げ疇栕詡?/span>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