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
歷史頓悟與漸悟是漢傳佛教一個重要的教義爭論,在南北朝劉宋時期展開。最早主張頓悟教義者,為東晉支道林。支道林研讀《十住經(jīng)》,認為修行至第七地時,已得無生法忍,諸結頓斷,即是頓悟。在七地之前,則是漸修而至。劉宋時,又有竺道生,以《涅槃經(jīng)》佛性常住不滅的道理,主張頓悟佛性,則一切具足,因此,只有進入十地之后,才能稱為頓悟。后世以支道林為小頓悟派,而竺道生為大頓悟派。禪宗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即是主張頓悟。它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藏傳佛教藏傳佛教著名的拉薩論爭,由摩訶衍與蓮花戒兩位大師展開。摩訶衍主張頓悟,而蓮華戒主張修行必有次第。后吐蕃贊普支持蓮華戒的論點,將主張頓悟的禪宗逐出西藏。但在大圓滿教法與大手印中,仍然可以看到頓悟的思想。研究書目PeterN.Gregory編,馮煥珍等譯:《頓與漸:中國思想中通往覺悟的不同法門》(上海:上海古
歷史
頓悟與漸悟是漢傳佛教一個重要的教義爭論,在南北朝劉宋時期展開。最早主張頓悟教義者,為東晉支道林。
支道林研讀《十住經(jīng)》,認為修行至第七地時,已得無生法忍,諸結頓斷,即是頓悟。在七地之前,則是漸修而至。
劉宋時,又有竺道生,以《涅槃經(jīng)》佛性常住不滅的道理,主張頓悟佛性,則一切具足,因此,只有進入十地之后,才能稱為頓悟。后世以支道林為小頓悟派,而竺道生為大頓悟派。
禪宗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見性”法門,即是主張頓悟。它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佛法的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
藏傳佛教
藏傳佛教著名的拉薩論爭,由摩訶衍與蓮花戒兩位大師展開。摩訶衍主張頓悟,而蓮華戒主張修行必有次第。后吐蕃贊普支持蓮華戒的論點,將主張頓悟的禪宗逐出。
但在大圓滿教法與大手印中,仍然可以看到頓悟的思想。
研究書目
Peter N. Gregory編,馮煥珍等譯:《頓與漸:中國思想中通往覺悟的不同法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沒有了 ———
編輯:阿族小譜
文章價值打分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當前文章打 0 分,共有 0 人打分
文章觀點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賞犒勞一下作者~
打賞作者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 請選擇您要打賞的金額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賞成功!
“感謝您的打賞,我會更努力的創(chuàng)作”
返回
打賞
私信
24小時熱門
推薦閱讀
· 棋盤上的軼事:劉仲甫突然頓悟成了圍棋國手
劉仲甫,字甫之,江南人,北宋時著名的圍棋國手,宋哲宗時入宮任棋待詔,自此之后雄霸弈林二十余年,少有敵手。據(jù)宋代成書的《春渚記聞》記載,一次,劉仲甫方向旅居錢塘,每日早出晚歸,觀看錢塘高手對局。幾天后,他忽然在旅館門外樹起一面招牌,上寫:“江南棋客劉仲甫,奉饒?zhí)煜缕逑取保⒊鲢y三百兩為賭注。一時觀者如堵,議論紛紛,錢塘高手更是摩拳擦掌,準備和這位口出狂言的江南棋客一快高低。第二天,錢塘眾富戶也湊齊賭注三百兩,在城北紫霄樓擺開棋局,請劉仲甫與本城棋品最高者對弈。弈至50著,劉仲甫似處處受制對方則洋洋得意,以為勝券在握。劉仲甫卻不為所動,行棋如故。又過20著,劉仲甫突然把棋局攪亂,將盤上棋子盡行撿入棋盒內(nèi)。觀者見了無不大嘩,指責他撒潑耍賴。劉仲甫卻侃侃而言說:“我自幼學棋,一日忽似有所思,自此棋藝大進,成為國手。錢塘人杰地靈,高手如云,被棋人視為一關。我到這里就是要試試自己的棋力,如果能勝,則入...
· 李斯官倉之鼠的頓悟竟使其達到人生的巔峰
李斯(約前284-前208年),字通古。戰(zhàn)國末年楚國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西南),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是功過昭著的一代開國名將。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網(wǎng)絡配圖周郝王五十五年(前259年),李斯被上蔡郡守選到郡府為吏,從事一些寫寫抄抄的工作,當時的李斯22歲。憑借著他的才能,過了兩年便升為主簿,管理一些文書簿籍,深的郡守喜愛??な匾惨虼顺T谌藗兠媲翱洫劺钏共湃A出眾、足智多謀,久而久之,難免會遭到人們的嫉妒。一次郡守又與一郡吏談論李斯的學識才華,這個小吏便故意說道“郡守不知,李斯雖然才華出眾,但是卻年輕氣盛,急于表現(xiàn)自己,常在人們面前說府里的文書都是他撰稿,除了他,府中也無他人,包括郡守你處理公案的策略也都是他做決定”,郡守聽過這些話后,對李斯也越發(fā)的疏遠,免其職務,讓李斯到糧倉去當小吏。李斯在政治上載了一個大跟頭,心里...
· 揭秘王陽明謫居村寨卻頓悟“格物致知”最高旨
在王陽明的思想變化歷程中,有一個重要的轉(zhuǎn)折點,那便是“龍場頓悟”。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禮部侍郎之子王陽明(在今天看來,是典型的“官二代”),出于忠誠和正直為忠臣辯護,卻惹來牢獄之災,出獄后又被太監(jiān)劉瑾追殺,輾轉(zhuǎn)數(shù)月才來到自己的謫居之地——遠離京城的偏遠之地貴州龍場。那么,在龍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使得陽明幡然醒悟,不再向外求理,不再依附于人、追隨于人,而篤信“心即理”?王陽明的龍場生活是艱辛的。貴州的中心是貴陽,而龍場只不過是貴陽西北的一個小村寨,這里條件惡劣,道路艱險,而且王陽明和當?shù)鼐用裾Z言不通?!蛾柮飨壬曜V》曾真實記錄了當時的情形:“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中,蛇虺魍魎,蠱毒瘴癘,與居夷人舌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薄痘拭鞔笕逋蹶柮飨壬錾砭竵y錄》也提到:“居無宮室,惟累土為窟,寢息其中而已。夷俗尊事蠱神,有中土人至,往往殺之以祀神,謂之祈福?!蓖蹶柮鞒醯铸垐?,便披荊斬棘,搭建了一間茅草房。...
關于我們
關注族譜網(wǎng)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相關推薦,訂閱互動等。
APP下載
下載族譜APP 微信公眾號,每日及時查看
掃一掃添加客服微信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