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知章
簡介
賀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號石窗,晚年號四明狂客,唐代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著名詩人。三國時東吳名將賀齊的十八世孫。惟流傳下來的詩不多,收錄于《全唐詩》中的只有二十首,著名的有《詠柳》、《回鄉(xiāng)偶書》等。
生平
少時以文詞知名,神龍年間已揚名京城,武后證圣元年(695年)進士,初授國子監(jiān)四門博士,又遷太常博士。
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10年)遷禮部侍郎兼集賢院學(xué)士,后遷太子賓客、檢校工部侍郎、秘書監(jiān)等官。性格爽直,豁達而健談,好飲酒,一日鼻子流出類似黃膠的涕液數(shù)盆,醫(yī)生說是飲酒太過,賀知章不以為然,照舊日飲月醉。賀知章與另一位大詩人李白是好友。賀知章讀了李白作品,感嘆地說道:“子,謫仙人也?!睆拇巳朔Q李白為“詩仙”。
賀知章又擅長書法,能草書和隸書,呂總《續(xù)書評》評為“縱筆如飛,奔而不竭”。他的詩清新脫俗,與另一位書法大師張旭為姻親,過從甚密,時人以“賀張”稱之。兩人經(jīng)常一起出游,“凡人家廳館好墻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fā),落筆數(shù)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箋翰,共傳寶之” 。
有學(xué)者發(fā)現(xiàn)他的后代于1938年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由中國北方遷居澳門避戰(zhàn),至今遷居澳門已超過八十年?,F(xiàn)任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行政長官賀一誠、已逝世的澳門賀田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辦人、前任總經(jīng)理兼董事長賀田、澳區(qū)人大代表、現(xiàn)任賀田股份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兼董事長的賀一誠姐姐賀定一是他的后代。
主要成就
文學(xué)成就
賀知章作為唐朝前期的一位重要詩人,其詩作對唐詩的健康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導(dǎo)引作用,對盛唐詩歌創(chuàng)作實踐也具有示范意義,并對盛唐詩歌的繁榮產(chǎn)生了“一花引來萬花開”的巨大效應(yīng),為唐詩的發(fā)展與繁榮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賀知章詩歌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yīng)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從容不迫,淡而有味。其詩最大的成功之處,在于反映和表現(xiàn)了社會生活中最本質(zhì)的東西,即人情人性,寫出了人類所共 有且具有特定指向的一種情感,如《回鄉(xiāng)偶書二首》。賀知章繼承和發(fā)揚了陳子昂標舉“魏晉風骨”、追求“比興寄托”和高揚“人情人性”的精神,對由初唐李嶠所倡導(dǎo)、躬行的詠物詩范式實即樊籬予以大膽的突破,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不朽詩篇《詠柳》。由于生逢盛世、仕途順利的人生際遇和曠達灑脫的個性,賀知章在詩歌中沒有憤世嫉俗,身世悲涼的哀嘆,即使有惆悵,基調(diào)也是樂觀豁達的,風格氣度雍容,清新瀟灑。賀知章的詩歌感情自然、逼真,語言樸實無華,毫不雕琢,源于生活,發(fā)于心底,意境深遠。賀知章詩歌今存共十九題二十首,包括斷句一則。
書法成就
賀知章是唐代書法名家,善草隸。竇氏兄弟評唐名家書多譏貶,惟推崇賀知章“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可知賀知章當時書法之聲譽。賀知章的作品被愛好書法者視為珍品。賀知章墨跡留傳很少,其傳世書法作品中,尚有紹興城東南宛委山南坡飛來石上的《龍瑞宮記》石刻和流傳到日本的《孝經(jīng)》草書等?!缎⒔?jīng)》全卷縱筆如飛,一氣呵成,龍蛇飛舞,神采奕奕。略取隸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嚴謹作風,又有晉人流潤飛揚的風姿,對晚唐和宋人書風影響巨大。據(jù)記載御府藏賀知章草書十二幅,惜已佚失。紹興東南宛委山南的飛來石上,曾有賀知章所書摩崖石刻十二行,原刻在南宋嘉泰年間漫滅,現(xiàn)在的石刻為后人重刻。張旭之外,另一位唐代書法家鐘紹京也是賀知章的好友,畫圣吳道子還曾向賀知章學(xué)過書法。
軼事典故
飲中八仙
賀知章和李白都是有名的“酒仙”。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第一個就說的是賀知章:“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說他喝醉以后騎在馬上前俯后仰得就像坐在船上一樣。醉眼昏花地掉到井里頭,他干脆就在井底睡著了。常人哪怕喝得爛醉如泥,冷水一噴也就醒過來了,他喝醉了落到井里也醒不過來,所以夠得上頭號“酒仙”。
為子乞名
唐玄宗天寶初年,賀知章告老致仕。唐玄宗對他諸事待遇異于眾人,問他還有什么要求。賀知章說:“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賜名,實老臣歸鄉(xiāng)之榮也?!毙谡f:“信乃道之核心,孚者,信也。卿之子宜名為孚?!敝掳葜x受命。時間長了,賀知章不覺大悟,自忖道:“皇上太取笑我啦。我是吳地人,‘孚’字乃是‘爪’字下面加上‘子’字。他為我兒取名‘孚’,豈不是稱我兒爪子嗎?”
玄宗送行
賀知章在86歲時得了一場大病,躺在床上已經(jīng)完全不省人事了。但后來死里逃生,又回過來了,并且上表奏明皇上,請求恩準他回鄉(xiāng)當?shù)朗?。唐明皇準許了他的請求,并同意他把自己在京城的家捐贈出來作為道觀,還特地賜名“千秋”。又下詔在京城東門設(shè)立帳幕,讓百官為之餞行。這還不算,唐明皇又親自寫詩為他送行。詩的序言中說:“天寶二年,太子賓客賀知章,......志期入道。朕以其年在遲暮,用循掛冠之事,俾遂赤松之游。正月五日,將歸會稽。遂餞東路,……乃賦詩贈行?!碧泼骰试谠娭袑懙溃骸斑z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贝蟾攀且猹q未盡,又寫了第二首:“筵開百壺餞,詔許二疏歸。仙記題金箓,朝章拔羽衣。悄然承睿藻,行路滿光輝?!?/span>
金龜換酒
賀知章金龜換酒圖元年(742年),詩人李白來到京城長安。他在長安沒有一個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觀紫客去瀏覽,碰見了著名詩人賀知章。賀知章很早就讀過李白的詩,極為景慕,這次偶然相逢,就親切地攀談起來。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詩看,當他讀完《蜀道難》時,驚訝地對李白說:“看來,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詩仙呀!”黃昏時分,賀知章邀請李白去飲酒,在酒店剛坐下,才想起身邊沒有帶錢。他想了想,便把腰間的金飾龜袋解下來,作為酒錢。李白阻攔說:“使不得,這是皇家按品級給你的飾品,怎好拿來換酒呢?”兩人都能喝酒,直到大家微醉時才告別。后來,賀知章向皇帝推薦李白,皇帝也已久聞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為翰林待詔。后來賀知章去世,李白獨自對酒,悵然有懷,想起當年金龜換酒,便寫下《對酒憶賀監(jiān)二首》。
寶珠市餅
據(jù)唐皇甫氏《原化記》載:賀知章在宣平坊有住宅。他家對門有一個小板門,有一個老人經(jīng)常騎著驢在那兒出入。過了五六年,那老人的臉色衣服跟原來一樣,沒有變化,也看不到他的家屬。詢問巷中的鄰里,都說是西市賣穿錢繩索的王老。經(jīng)觀察,看出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賀知章經(jīng)常在空閑日子到王老那里去,老人迎接很恭敬謹慎。他只有一個使喚童子。賀知章問他的職業(yè),老人很隨便地回答。由于和他往來增多,言談也逐漸多起來,說了他善于修道煉丹之術(shù)。賀知章平素尊信道教,所以愿意拜老人為師。后來賀知章和夫人拿一顆明珠,說是在家鄉(xiāng)得到的,珍藏了多年,特地敬獻給老人,請求老人講授道法。老人接過之后就把明珠交給童子讓他去買餅,童子用明珠換來三十多個燒餅,請賀知章吃。賀知章心想,寶珠是特意送給老人的,可老人卻如此輕用,心里很不愉快。老人已經(jīng)察覺,說:“道術(shù)可以心得,哪里是在于力爭呢?慳惜之心不停止,道術(shù)沒有理由成功。應(yīng)當?shù)缴钌礁F谷中,勤奮地、專心致志地探索尋取它,不是市朝所能傳授的。”賀知章聽了頗有心得,領(lǐng)悟了老人的意思,拜別了老人。過了幾天,老人不見了。賀知章于是請求辭官,入道還鄉(xiāng)。
歷史評價
李白《對酒憶賀監(jiān)二首》:賀知章“四明有狂客,風流賀季真”。《送賀賓客歸越》:“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山士如相見,應(yīng)寫《黃庭》換白鵝?!?/span>
陶宗儀:“善草、隸,當世稱重。晚節(jié)尤放誕,每醉必作為文詞,行草相間,時及于怪逸,使醒而復(fù)書,未必爾也?!?/span>
竇臮《述書賦》:“湖山降祉,狂客風流,落筆精絕,芳詞寡儔,如春林之絢采,實一望而寫憂。”竇蒙注云:“(賀知章)每興酣命筆,好書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詩筆惟命……忽有好處,與造化相爭,非人工所到也?!?/span>
施宿《嘉泰會稽志》:“凡人家廳館好墻壁及屏障,忽忘機興發(fā),落筆數(shù)行,如蟲篆飛走,雖古之張(芝)、索(靖)不如也。好事者供其箋翰,共傳寶之”。
呂總《續(xù)書評》:“縱筆如飛,奔而不竭?!?/span>
豐坊:昔人傳筆訣云:“雙鉤懸腕,讓左側(cè)右,虛掌實指,意前筆后?!闭摃鴦菰疲骸叭缥萋┖郏绫谯?,如錐畫沙,如印印泥,如折釵股。”自鐘、王以來,知此秘者……唐則歐陽信本(歐陽詢)、虞伯施(虞世南)、褚登善(褚遂良)、薛純陀、薛嗣通(薛稷)、孫過庭、鐘紹京、賈膺福、李泰和(李邕)、賀季真、李太白、張伯高(張旭)、杜子美、顏清臣(顏真卿)、柳誠懸(柳公權(quán))、錢藏真(懷素)、張從申……雖所就不一,要之皆有師法,非孟浪者。
后世紀念
賀秘監(jiān)祠
賀知章秘監(jiān)祠(賀秘監(jiān)祠),俗稱湖亭廟。相傳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郡守莫將在賀知章讀書的故地(紹興)重建“逸老堂”,以祀賀知章和李白。乾道五年(1169年),太守張津重修。寶慶三年(1227年),太守胡矩重新進行維修。元至元年間(1335—1340年),逸老堂和涵虛館合并,改設(shè)水馬站,分為南北二館,賀秘監(jiān)祠被廢。至正十九年(1395年),浙江分省命理問邱修館舍,得知章像于蕪穢中,于是就在驛站東西的偏房作祠堂祀之。明洪武初年,南北二館合并為一驛站,將祠堂遷至現(xiàn)址。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建后殿。現(xiàn)存建筑為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該建筑共有三進,均為五開間。正殿門額題有“唐秘書監(jiān)賀公祠”,祠內(nèi)原有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的《眾樂亭詩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馬光等十五人詩二十首;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重建逸老堂記》,吳潛撰文,張即之書,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賀秘監(jiān)祠堂記》劉仁本撰文,史銓書,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敘唐秘監(jiān)賀公知章碑》,沈愷撰文方仕集唐李邕書等碑刻。
墓地遺址
賀知章墓位于江蘇省豐縣歡口鎮(zhèn)賀堌集村西北隅。安史之亂后,永王李璘起事,政局不穩(wěn),社會動蕩,其部分后裔千里避亂,流徙至蘇北,在今豐沛邊境的賀莊、賀堌集一帶落戶定居。為固本知源,在村莊西北隅虛構(gòu)賀知章墓,以示紀念。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年),該村被定為賀堌集,直至今日未改。村定名后,先后建起賀堌寺、玄帝廟、觀音廟、火神廟、關(guān)帝廟、佛祖廟等寺觀廟宇。賀知章墓及墓碑仍存。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