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川寨之戰(zhàn)
在好水川之戰(zhàn)后,朝廷震驚,擔心夏軍繼續(xù)進兵,下詔修建潼關防御工事,此舉引起關中百姓震恐,宋仁宗意識到這個做法的錯誤,又下令拆掉已經(jīng)修好的工事,安定民心。
宋廷看到的,西夏也看到了,那個張元在看到宋廷加強了西夏經(jīng)常交戰(zhàn)的南方宋夏邊境軍事力量,而偏向東方的關中兵力空虛,于是又攛掇李元昊起兵奪關中,入長安,以為根據(jù),李元昊自無不從。
仁宗康定三年(1042)閏九月,經(jīng)過休整的元昊又一次發(fā)動了對宋的大規(guī)模作戰(zhàn)。這次元昊的主攻目標為鎮(zhèn)戎軍(今寧夏固原),決戰(zhàn)地點選在定川寨。
定川寨在鎮(zhèn)戎軍西北面,“西控六盤山一帶,太平興國中置,東至州四十里,西趙林寨二十里,西南儀州制勝關三十里,北至山寨五十里”,地勢十分險峻,是宋廷得以拒險的重要關隘。
好水川之役后,宋廷完全采取守勢,將頻發(fā)戰(zhàn)事的今陜西地區(qū)劃分為鄜延、環(huán)慶、涇原、秦鳳四路。大力提拔軍事骨干,加強防務:以范仲淹知慶州,韓琦知秦州,龐籍知延州,王沿知渭州,分區(qū)守防,各負其職。
宋廷劃分的四路中,涇原平坦遼闊,無險可守,是最為薄弱的地域。元昊所以選擇涇原為突破點,因為這里除了地形有利外,渭州知州王沿既不熟悉邊事,也不是一個具備指揮才能的人。
這一年,元昊采納宰相張元的建議,從天都山出發(fā),向南行進,準備攻取鎮(zhèn)戎軍后,經(jīng)渭州深入關中。
元昊集合10萬兵馬,分兩路進軍。一路奔劉璠堡(今寧夏海原西南),一路奔彭陽城(今寧夏固原東北),準備分進合擊,于鎮(zhèn)戎軍會師。
知州王沿得悉西夏軍從天都山大舉出動,忙派涇原路總管葛懷敏率兵據(jù)瓦亭寨攔擊夏軍。按照王沿的部署,葛懷敏將在第背城安營扎寨,誘敵深入,伺機出擊。然而,葛懷敏率領緣邊都巡檢使向進、劉湛幾名部將行至瓦亭寨時,沒有遭遇夏兵,于是擅作主張,領兵向養(yǎng)馬城進發(fā)。與此同時,鎮(zhèn)戎軍統(tǒng)領曹英、涇原路都監(jiān)李知和、王保、王文、鎮(zhèn)戎軍都監(jiān)李岳、西路都巡檢使趙璘等也都領兵前來會合。此時諜報元昊軍已進入鎮(zhèn)戎軍界,部將建議葛懷敏說:“敵人遠來,利于速戰(zhàn)速決,他們?nèi)藬?shù)眾多,勢不可擋?,F(xiàn)在的辦法,應當以奇計制之,應該依靠馬欄城布置柵欄,切斷敵人退路,固守鎮(zhèn)戎城,來保障糧餉通道,等到敵銳氣衰竭了再去進攻,才能取得勝利。不然的話,必定會打敗仗?!备饝衙魶]有采納。并下令兵分四路——向進、劉湛出西水口,曹英、李知和出劉璠堡,涇原路都監(jiān)趙珣出蓮花堡(今甘肅隆德西),葛懷敏自己率軍進擊定西堡,四路并進,會師于定川寨。
葛懷敏并不擅長軍事指揮,他的這種部署正中元昊心意:為了誘敵深入,元昊早已在定川寨做好一切準備,只等葛懷敏的主力到來。為了能全殲宋軍,元昊還下令燒毀定川寨后面定川河上的木橋,斷絕宋軍退路;又派人切斷流經(jīng)定川寨的水道,使宋軍無水可飲。
葛懷敏一到達定川寨,立即陷入埋伏,遭夏兵迎頭痛擊。
元昊親率精銳部隊,將葛軍重重包圍,分割圍剿?;鞈?zhàn)之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會合于定川寨的幾路宋軍亂作一團,紛紛向西南寨內(nèi)逃亡。葛懷敏的軍隊也爭相強擠奔入寨,元昊趁亂率軍掩殺,宋兵自相踐踏,死傷無數(shù),葛懷敏被踩踏得昏死過去,幸好這時趙珣的騎兵趕到,擊退夏軍,葛懷敏等才得以逃入甕城之內(nèi)。
夜晚,葛懷敏與諸將商議向外突圍。
葛懷敏引軍退到長城邊,發(fā)現(xiàn)道路已被夏兵截斷。宋軍再次陷入夏兵的重圍之中。元昊率軍四面夾擊。葛懷敏、曹英等十余人全部戰(zhàn)死。宋兵殘部、馬匹全部納入元昊囊中,成為戰(zhàn)利品。
定川寨之戰(zhàn),西夏又一次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并趁勢揮師直搗渭州、攻城略地,最后滿載而歸。
連戰(zhàn)連捷,西夏劫掠到了大量的財富。至此,西夏與宋、遼鼎足之勢已成,自元昊1032年稱帝至夏末帝1227年出降蒙古被殺滅國,國祚近二百年。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