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十四手握重兵 卻為何沒有發(fā)兵向四哥爭奪皇位
康熙帝晚年,太子胤礽被廢,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成為最熱門人選。
皇十四子胤禵在康熙帝三十五個兒子當中可謂出類拔萃,自幼聰穎過人,為人義氣,深得父皇喜愛。少年時代,就多次跟隨父親到各地出巡。
網(wǎng)絡配圖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準噶爾部進攻,康熙帝任命十四子胤禵為撫遠大將軍,以天子御駕親征的規(guī)模率十萬大軍進駐青海,征討準噶爾部。臨行前,康熙帝親率王公大臣送別。
當時朝中大臣認定,這是康熙帝要立十四子為皇儲的信號,當時的老四胤禛也認為自己沒戲了。可惜的是,胤禵在西北的戰(zhàn)事進行的不是很順利,雖然多次打敗叛軍,但始終無法徹底消滅。
胤禵還沒來得及取得西北大捷得勝還朝,老爹康熙帝突然就撒手人寰了。民間傳說,康熙帝遺詔“傳位于十四子”,皇四子胤禛將其中的“十”字改成了“于”字,就成了“傳位于四子?!?/p>
網(wǎng)絡配圖
這不符合歷史事實,清朝的詔書要滿漢文同時發(fā)布,漢字可以改,滿文是無法改成“傳位于四子”的。
胤禛即位后,手握重兵的胤禵為何沒有發(fā)動兵變,來和四哥較量一番呢?首先是胤禵的軍隊遠在青海,大規(guī)模返回北京不僅耗時費力,而且肯定會引起雍正帝的警覺,提前做好軍事部署。
再者,當時保障軍隊后勤供應的軍需長官正是雍正帝的親信年羹堯,十萬人馬一旦失去糧草供應,那是要鬧出內部兵變的。
再一個就是,胤禵雖然受先帝器重,卻并無證據(jù)表明自己就是皇位的合法繼承人。師出無名,成功率太低,所以他不會冒這個風險挑戰(zhàn)四哥。
網(wǎng)絡配圖
歷史上,胤禵并沒有這種想法,因為他離開軍隊就把象征軍權的大印交出去了,自己僅帶著隨從騎馬返回北京。
但是他回到北京皇宮,曾一度大鬧靈堂,發(fā)泄了對四哥上臺的強烈不滿,由此看來,胤禵還算個正人君子,敗也要光明磊落。
四哥胤禛對這個一奶同胞的弟弟并沒有法外開恩,罰胤禵到景陵為先帝守陵,數(shù)年后革去親王封號,囚禁于景山壽皇殿內。
直到雍正帝去世,乾隆皇帝即位,胤禵才被釋放,此時的胤禵年事已高,早已喪失了當年沙場征戰(zhàn)時的威風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