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和親的起因是什么?唐太宗為什么同意與吐蕃的和親?
文成公主和親的起因是什么?唐太宗為什么同意與吐蕃的和親?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其實古時候,歷朝歷代都有和親的事情發(fā)生,唐朝的實力肯定在吐蕃之上,但為了兩國更多利益還是會選擇和親。就像漢朝同樣要比周邊的國家更強大,但也會采取和親來穩(wěn)固鄰國之間的關系。唐太宗時期,文成公主就遠嫁吐蕃,成為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王后,也正是通過這次和親唐蕃從此結好,兩國在百年間都保持了不錯的關系。雖然有些人對于和親的理解會覺得是在示弱,但從結果來看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等效辦法了。
貞觀十五年(641年),唐太宗冊封一名宗室之女為文成公主,并詔令江夏王李道宗為主婚使,持節(jié)護送文成公主遠赴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權)嫁給吐蕃贊普(國王)松贊干布,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進藏”事件。
“文成公主進藏”對唐朝和吐蕃都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兩國保持了和平穩(wěn)定關系,邊境百姓得以休養(yǎng)生息。同時,“文成公主進藏”也促成了將漢文化傳播到吐蕃,對后世影響深遠。
不過,有一個問題卻讓許多人感到不解。唐太宗時期的唐朝明明已經非常強大了,為什么還要送文成公主去吐蕃和親?唐朝和吐蕃誰更強大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就得來說說“文成公主進藏”事件的歷史背景。
在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印象中,和親是一件比較屈辱的事情,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和親在本質上是具有政治目的聯(lián)姻,和國力強大與否并沒必然聯(lián)系,畢竟如果能用一場婚姻就可以實現(xiàn)化干戈為玉帛,那又何必動刀動槍,導致“邊亭流血成海水”呢?唐太宗在位早期就成功征服了,但還是將唐朝公主嫁給了可汗阿史那社爾為妻,其目的就是為了籠絡可汗,讓他能死心塌地跟著唐朝混。后來唐太宗又安排公主嫁給吐谷渾可汗諾曷缽,目的也是如此。
正是在此背景之下,當時已成功統(tǒng)一吐蕃的松贊干布也向唐朝請求要同享這樣的榮譽。不幸的是,唐太宗對吐蕃知之甚少,他遠遠低估了吐蕃的實力和侵略性,因此拒絕了松贊干布的請求。于是松贊干布立即下令出兵攻打位于四川西部的松州。經過一番激戰(zhàn),駐守松州的唐朝守軍和吐蕃軍隊都遭到了不小的損失。之后隨著唐朝援軍的相繼抵達,松贊干布主動下令撤軍。
“松州之戰(zhàn)”中,唐朝和吐蕃的表現(xiàn)算是打了個平手,彼此都沒有占到對方的便宜。那么,當時的唐朝和吐蕃誰更強大呢?其實這個問題毋庸置疑,無論是疆域、資源、人口、兵力,唐朝都有壓倒性優(yōu)勢。如果雙方真要死磕,那倒霉的必然是吐蕃。不過對唐朝來說,真要與吐蕃決一死戰(zhàn)卻并非明智之舉。
首先,當時唐朝的戰(zhàn)略重心是西北的西、東北的高句麗,吐蕃并不在計劃之內;其次,吐蕃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擁有得天獨厚的戰(zhàn)略地理條件,唐朝如果要出動大軍攻打吐蕃,也必然會付出承重的代價,從性價比上來說并不劃算;此外,吐蕃對唐朝疆域的實際威脅并不大,實在沒必要為此勞師動眾,轉變帝國的既定戰(zhàn)略目標。
而對吐蕃來說,經過“松州之戰(zhàn)”的較量,松贊干布顯然已經感受到了唐軍強大的戰(zhàn)斗力。吐蕃出動主力大軍都無法拿下唐朝區(qū)區(qū)一個州,如果真的惹惱了唐朝這位“巨人”,后果可想而知。于是在“松州之戰(zhàn)”后,松贊干布立即派出使者前往唐朝謝罪,并再次請求賜婚。唐太宗鑒于國家整體戰(zhàn)略利益上的考慮,答應了松贊干布的請求,從李氏宗室的女兒中選取一位冊封為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雙方都以體面的方式結束了軍事對峙,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