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皇后吳氏:史上唯一與皇帝修成金婚的皇后
按今人說法,夫妻自結(jié)婚之日起,共同走過25年的叫“銀婚”,50年的叫“金婚”,60年的叫“鉆石婚”。古人有云:人生七十古來稀?,F(xiàn)在我國人均期望壽命已達70多歲接近80歲,活過70歲不算難事,但對于古人卻往往是一種奢望。因為那時候,由于生活與醫(yī)療條件的局限性,加上戰(zhàn)亂、瘟疫頻發(fā),導(dǎo)致人們的平均壽命不高,而且對于擁有至高無上控制權(quán)和支配權(quán)的皇帝爺們也不例外。
縱覽中國2000余年封建史,也只有滿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明太祖朱元璋、宋高宗趙構(gòu)、武周圣神皇帝武則天、南梁武帝蕭衍、東吳大帝孫權(quán)、漢武帝劉徹等聊聊無幾的幾位活過了70歲。再加上受“男尊女卑”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劉備言),男人可“休妻”就如同臉上的青春痘想擠隨時就擠,何況帝王之家呢?
皇帝與皇后要共同修成金婚,條件有三:一是雙方都要長壽,都能活到70、80歲;二是雙方還能夠恩愛有加,白頭偕老;三是作為母儀天下、后宮之主的皇后,要長期得到那位變心比變臉還要快的皇帝丈夫的認同、討得他的歡心,同時要在面對全天下女人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然而,這些條件對皇帝皇后們,尤其是作為女人的皇后來說,未免太過于苛刻了吧!樂奀翻遍中國帝王史,還真找出了一對、唯一的一對金婚皇帝皇后,而且他們差一點修成了鉆石婚了。他們就是南宋皇帝高宗趙構(gòu)和他的皇后吳氏。
宋高宗皇后吳氏(1114-1197年),北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出生于北宋都城開封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此時的她壓根沒有也無法和當朝皇室扯上什么關(guān)系。而后來的史記卻把她當皇后說成乃是“上天”安排好的。《宋史》上說到:在她出生之前,她的父親吳近曾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他看到一個小亭,匾額上書“侍康”二字,亭旁邊有一株芍藥,“獨放一花”,花下還有一頭白羊。
吳近醒來感覺很是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后來,在乙未歲(羊年)生下了“妍麗可愛”的吳氏。這種迷信的說法,只能說是在一個人發(fā)達后的一種刻意附會罷了!但是,她出生的這一年真實發(fā)生了一件改變宋朝命運的大事:公元1114年9月,金帝阿骨打率女真各部人馬誓師來流水(今拉林河),開始了為期十年的伐遼征戰(zhàn),十一月以僅有的3700人的隊伍擊敗駐守在出河店的10萬遼兵。
靖康元年(1126年),金國在滅掉遼國之后,立刻在北宋的邊境處集結(jié)重兵,準備大舉南侵,北宋的都成開封受到直接的威脅。曾以親王身分孤身在金營中短期為人質(zhì)的康王趙構(gòu),在當年冬天再受宋徽宗派遣和張邦昌一起出使金國再次求和,卻在路過磁州(今河北磁縣)時,被守臣澤宗勸住沒有再次進入金營而是留在了相州(今河南安陽)。
次年初,金兵便攻破了汴京,北宋政權(quán)宣告結(jié)束,宋朝皇帝、大臣、宗室、新科狀元等三千余人全部做了俘虜,包括趙構(gòu)的正房邢秉懿、側(cè)室田春羅和姜醉媚以及5個女兒一家八口也包括在內(nèi)。這一導(dǎo)致北宋滅亡的事件史稱“靖康之難”。
靖康之難后,制造“斧聲燭影”這一歷史最大懸案的宋太宗一股幾乎全體被押解北上東北勞改去了,康王趙構(gòu)成為唯一的漏網(wǎng)之魚。一國不可一日無君,作為正宗血統(tǒng)的趙構(gòu)在部將們的擁戴下,在當時的南京應(yīng)天府(今商丘市)倉促即位,延續(xù)宋朝政權(quán),史稱“南宋”。由于金兵追得緊,趙構(gòu)的皇帝寶座還沒坐熱乎,就夾著尾巴攜眾放棄中原而一路南逃,茍且偷生之中卻不忘恣意享樂,一路招納美女。
建炎二年(1128年),吳氏在隨軍逃難途中有幸被趙構(gòu)挑中入宮。這一年,吳氏剛剛14歲,比趙構(gòu)小了7歲。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兵奔襲揚州,他狼狽渡江,經(jīng)鎮(zhèn)江府于當年九月逃到到越州(今浙江紹興),次年將定都臨安(今杭州),總算安定了下來。據(jù)傳,金兵突襲揚州之時,趙構(gòu)正在與宮女嘿咻,最終受驚嚇落下不舉之遺癥。逃到紹興,金兵終于不追了,有了難得的喘息機會,趙構(gòu)又組織大規(guī)模選美活動充實后宮。
史載,吳氏英姿俏麗、膽略過人,“益博習書史,又善翰墨”。無論趙構(gòu)逃到哪里,吳氏一如既往地堅守在他的身邊,堅定地做起了趙構(gòu)的私人保鏢。《宋史》記載:在趙構(gòu)即位初期,她“常以戎服侍左右”,充當臨時保鏢。有一次,宮廷衛(wèi)士因不滿宦官的胡作非為,突然包圍行宮,誅殺宦官,發(fā)生兵變。
闖進宮內(nèi)的士兵“問帝所在”,吳氏不驚不慌,用智慧和膽略哄騙過去,幫趙構(gòu)躲過一險。趙構(gòu)對“能文能武”的吳氏另眼相待,“寵遇日至”,先是在南逃途中封她為和義郡夫人,跟著到了越州又進封才人,進駐臨安府后將她進封為“婉儀”,旋又晉升為“貴妃”。從中可見,趙構(gòu)對吳氏的信任不同一般。
除此之外,吳氏還擅長搞好婆媳關(guān)系。高宗的母親韋太后從金國還朝后,由吳貴妃侍奉起居。吳氏體貼周到,“順適其意”,飽受驚嚇之苦的婆婆非常受用,對這個知冷知熱的媳婦也非常滿意。趙構(gòu)稱帝后,一直“遙”封遠在東北五國城的洗衣院中供金國皇室貴族官兵淫樂的正房邢秉懿為皇后。在韋太后歷盡磨難回國后方知刑氏早已被折磨致死后,朝臣請“累表請立中宮”,吳貴妃便成了熱門人選,韋太后“亦為言”,力挺吳貴妃。于是,紹興十三年(1143年),吳貴妃正式被冊立為皇后。
趙構(gòu)曾經(jīng)有一個兒子,即元懿太子趙旉,潘賢妃所生,靖康二年(1127年)所生,但遺憾的是三年后因?qū)m女疏忽而受受驚嚇致死。由于趙構(gòu)在兵亂中不幸落下了不舉的后遺癥而逐漸失去了生育能力,盡管之后做了諸多努力但一直沒有成功再育。至此,太宗一股基本絕后。無奈之下,趙構(gòu)收太祖九世孫趙伯玖、趙伯琮為養(yǎng)子。后一并交吳皇后撫養(yǎng)。
而吳皇后對兩個養(yǎng)子并沒有“親疏有別”,而是“視之無間”。因伯琮恭儉勤敏,聰慧好學(xué),堪當大任,吳皇后積極說服高宗將其立為皇太子,改名為趙昚(shèn)。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不堪壓力的高宗禪位于趙昚,是為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足足25年太上皇的趙構(gòu)病死于臨安宮德壽殿,時年81歲。
吳皇后的大度和大氣也贏得了子孫們的尊重。當了皇帝的趙昚,對非親生的吳皇后非常尊敬,不但上尊號為“壽圣太上皇后”,而且平時也是畢恭畢敬,拜見“如宮中儀”,對吳皇后的親屬也“推恩有差”。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趙昚讓位兒子光宗趙惇,光宗即位后將吳皇后尊號更為“更號壽圣皇太后”;紹熙五年(1194年)六月當了五年太上皇的孝宗駕崩,七月心神俱疲的光宗又讓位于寧宗趙擴而當上太上皇,寧宗正式尊她為“太皇太后”。但不論是孫子輩的光宗趙惇、曾孫輩寧宗趙擴,都對這位重量級的“祖母”、“曾祖母”敬重有加,并時時要聆聽她的教導(dǎo)。慶元三年(1197年)十月,太皇太后吳氏病逝,時年83歲,謚曰憲圣慈烈皇后,祔于永思陵。
吳皇后經(jīng)歷南宋高、孝、光、寧四朝。這些皇帝都有一副好心腸,但就是軟弱無主見,好在有她這么一位堅強的女人替他們撐腰。譬如當年光宗向奶奶討教用人之道,吳太后深知政權(quán)交替平穩(wěn)的重要性,也知道這個孫子很是平庸,所以意味深長地告誡他“宜崇尚舊臣”。再如她過八十大壽時,對侍奉身邊的嘉王趙擴“勉以讀書辨邪正、立綱常為先”,為這位未來皇位繼承人傳授君王之道。
紹熙五年孝宗駕崩,光宗頹然病倒,朝廷亂成一鍋粥,群臣奏請年逾八旬的吳老太后“垂簾主喪事”,她從大宋江山社稷出發(fā),在“梓宮前垂簾”,然后宣光宗手詔,立皇子嘉王為帝。第二天,她又按程序冊封嘉王夫人韓氏為皇后,然后馬上撤簾,從而干脆利落地化解了這場宮廷危機。三年后,吳太后病重將逝之際特留遺誥,告誡后輩們“宜于宮中承重”,服哀五月,以日易月(也就是僅僅五天)。言外之意,是告誡她的“孝子賢孫”少來些虛的,多干些正事。南宋皇帝爺們個個平庸無能,只好靠女人撐腰來延續(xù)其政權(quán)了。
趙構(gòu)皇后吳氏,公元1128年14歲入宮,自和義郡夫人、才人、婉儀、貴妃,直至皇后、皇太后位,到公元1187年趙構(gòu)去世,兩人共同走過了59年,比50年金婚還多了9年,離60年鉆石婚只差一年。吳氏自公元1143年正式被冊立為皇后,到公元1197年去世,在皇后、太后位長達五十四年有余,是歷史上在后位最長的皇后之一。
而實際上在吳氏封后之前高宗趙構(gòu)身邊就沒有皇后(遙尊的原配夫人憲節(jié)皇后邢秉懿正在五國城忙著服侍金國男人呢!),自南宋在臨安建都偏居一隅之時不久,吳氏便以貴妃身份統(tǒng)領(lǐng)后宮,如此算來吳皇后主宰南宋后宮、伴護南宋近七十年,但她沒有成為南宋的呂雉、武則天或韋后,成為歷史奇談。驚奇詫異中,也讓后人對吳皇后增添了無盡的敬仰之情。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