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上的天才政治上的棄兒:建安文學代表人曹植
在我國文學史上,有這樣一個輝煌的黃金時代,它“三曹”鼎立、“七子”雄發(fā),踵接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興起了第一次文人詩的高潮,奠定了文人詩的主導地位,形成了遒勁陽剛、慷慨悲涼的“建安風骨”,被后人尊為典范,對后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建安文學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王粲、陳琳、徐干、阮瑀、劉楨)為代表的耀若星辰的人物中,有這樣一位驚才絕艷的集大成者,他天資聰穎,才思敏捷,十歲能誦、傾爾能賦、七步成詩,“骨氣奇高、詞彩華茂”,被鐘嶸推為“建安之杰”,他就是引領建安文學的代表性人物,“三曹”中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植。
聚光燈下的天皇貴胄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國時期曹魏詩人、文學家。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他生于漢獻帝初平年間,時值天下大亂,自幼隨父轉(zhuǎn)徙于軍旅,直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消滅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實現(xiàn)北中國大體統(tǒng)一,才安定下來。
曹植一直生活在富有濃厚政治、文學氛圍的家庭中,深受時代的熏陶和父親曹操的影響。集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于一身的一代英豪曹操,非常愛惜文才,身邊網(wǎng)羅了不少有才之士,曹植在這種文學氛圍中如水得水,極大地發(fā)展了自己的文學才能,幼年即嶄露頭角。他十歲便能誦讀詩、文、辭賦數(shù)十萬言,出言為論,下筆成章,同時,還長于書法繪畫、熟悉樂曲,愛好舞蹈、擊劍,可以稱得上是多才多藝,曹操對他頗為寵愛。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鄴城所建的銅雀臺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臺為賦”,曹植“援筆立成”,一揮而就《登臺賦》,第一個交卷,曹操看后,贊賞不止,此后“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對他寄以很高的期望,認為他在諸子中“最可定大事”,產(chǎn)生了要打破“立長不立幼”的老規(guī)矩的念頭,要將王位傳給這個文武全才的兒子曹植。
可以說,曹植是真正的天皇貴胄,他的父親曹操是當時北中國實際意義上的統(tǒng)治者,他的母親武宣皇后卞氏后來成為魏武帝曹操的正妻,與他一母同胞的哥哥曹丕是魏武帝曹操的嫡長子。與同被稱為“三曹”的哥哥曹丕相比,他多了一份才氣和率性;與后來的魏晉名士嵇康相比,他多了一份清貴與顯赫;與亡國之君李煜相比,他多一份樂觀與豪邁。做為一名自幼便深受父親寵愛、幾度“欲立為嗣”的皇子,他前期一直是在聚光燈下,在相對安逸的環(huán)境中過著貴介公子的優(yōu)游生活。他的一部分作品反映了其鮮衣怒馬、斗雞宴樂的糜爛情狀。如《斗雞篇》里說:“長宴坐戲客,斗雞觀閑房”;《名都篇》有:“斗雞東郊道,走馬長揪間”,生動描寫了其“騎射之妙,游騁之樂”。然他又與一般的貴公子不同,并未沉迷于斗雞走馬之中,而是胸懷大志,欲“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yè),流金石之功”(《與楊德祖書》)。他前期的詩歌慷慨豪邁,表現(xiàn)了他的理想和抱負,洋溢著樂觀、浪漫的情調(diào)。如他的名作《白馬篇》: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少小去鄉(xiāng)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fā)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虜騎數(shù)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qū)蹈匈奴,左顧凌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此詩贊賞幽并游俠兒的高超武藝和愛國精神,充滿豪壯樂觀的精神,寄托了他對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和憧憬。他的《薤露行》則以“愿得展功勤,輸力于明君。懷此王佐才,慷慨獨不群”和“孔氏刪詩書,王業(yè)粲已分。騁我徑寸翰,流藻垂華芬”自許,表現(xiàn)出他的遠大政治抱負和文學上的高度自信。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