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飾是什么樣的?明代女飾流行什么
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披、背子、比甲、裙子等。衣服的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是右衽。
明代女性形象
根據(jù)不同的社會地位,分為命婦服裝和一般婦女服裝。命婦服裝又為禮服和常服、便服,禮服是朝見皇后,禮見舅姑、丈夫的以及祭祀時所穿的服裝,一般以大袍的大袖衫為主,由鳳冠、霞帔、大袖衫和背子組成,常服、便服則為合身、窄瘦、修長的長襖與長裙為主,明代女飾,以合領(lǐng)對襟的窄袖羅衫與貼身瘦長的百褶裙為主。
大袖衫是明代禮服的主要形式,形制為對襟式,襟寬三寸,用紐扣系合。袖子很長,長度達到三尺二寸二分,袖寬三尺五分,名副其實的大袖衫。
霞帔作為命婦的禮服,始于宋代。以狹長的布帛為之,上繡云鳳花卉。穿著時佩掛于頸,由領(lǐng)后繞至胸前,下垂至膝。底部以墜子相連。原為后妃所服,后遍施于命婦。明清時期承繼宋制,霞帔用于皇后、命婦禮服。明代按照品官的秩別,霞帔各有差別。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卷六記載:“國朝命婦霞褙,皆用深青段匹,公侯及三品,金繡云霞翟文,三、四品,金繡云霞孔雀文。五品,繡云霞鴛鴦文。六、七品,繡云霞練鵲文。”
明代霞帔
背子、比甲是明代婦女的兩種主要服裝,穿著比較廣泛,其形式與宋代相同。背子一般分為兩種式樣,一是合領(lǐng)、對襟、大袖,屬于貴族婦女的禮服;二是直領(lǐng)、對襟、小袖,屬于普通婦女的便服。
明代背子為貴婦常服,后妃著紅色,普通命婦著深青色?!睹魇贰ぽ浄尽酚涊d:洪武三年(1370)和永樂三年(1405)定皇后常服,真紅大袖衣,衣上加霞帔,紅羅長裙,紅背子。品官的祖母、母,以及子孫、親弟侄之婦女禮服,除了本官衫、霞帔,也有背子。
明代窄袖背子穿戴展示圖
比甲,是一種無袖、無領(lǐng)的對襟馬甲,其樣式較后來的馬甲為長,長度超過膝蓋,至小腿部位。比甲產(chǎn)生于元代,先為皇室成員所用,漸漸流傳與民間,至明代中葉已經(jīng)成為一般婦女的主要服裝之一,并且在社會上形成穿著的時尚。《梅》就有“月光之下,恍若仙娥,都是白綾襖兒,遍地金比甲,頭上珠翠堆滿,粉面朱唇。”“潘金蓮上穿著銀紅縐紗白絹里對衿衫子,豆綠沿邊金紅心比甲兒”等服飾的描寫。
明代長比甲
明代的女子的下衣仍以裙為主,很少穿褲子,但是常在裙內(nèi)穿膝褲,膝褲從膝部垂及腳面。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雖有紋式,但是并不明顯,到了明末,裙子多用素白色,即施紋繡,也都在裙幅下邊一、二寸處,繡以花邊,作為壓腳。裙子的制作比外衣還要考究,多用五彩紡織錦為質(zhì)料。
常服由長襖和長裙組成,長襖衣長過膝,領(lǐng)口分為盤領(lǐng)、交領(lǐng)和對襟等多種形式,領(lǐng)上用金屬紐扣固定,袖窄、領(lǐng)、袖均有飾緣邊。長裙的裙幅多為六幅,當時有“裙拖六幅湘江水”的說法,到了明末出現(xiàn)八幅甚至更多幅的裙子,腰褶趨向繁密、細巧,裙身上繡有艷麗紋樣。
明代襕裙腰裙穿戴展示圖
一般婦女的服裝,除了法令規(guī)定的禁忌外,如禮服只能用紫絁(一種次于羅絹,類似于布的衣料),不準用金繡;袍衫只能用紫、綠、桃紅等淺淡顏色,不許用大紅、鴉青、黃色等;帶則用藍絹布。
明初服飾尚儉,到了明中葉則風氣大變。簡樸風尚受到?jīng)_擊,代之以奢華風尚。明人顧炎武指出:“宏治年間,婦女衣衫,僅掩裙腰,富者用羅紗絹紡織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襕?!闭麻g,衣衫漸大,裙褶漸多,衫惟用金彩補子?!泵魅祟櫰鹪犊妥樠浴芬舱f:“正德前后,婦女的服裝由樸素而華麗?!北憩F(xiàn)出明中葉奢侈浮華之風已深入市民生活。(來自黃強黃不息的頭條號)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