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熾與朱高熙兄弟間的皇位之爭:朱棣死后誰繼位
選誰來繼承皇位,朱棣一開始很是糾結。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大兒子朱高熾,一個是二兒子朱高熙。按道理說,在重視長幼觀念的古代,大兒子本來就是合理的法定繼承人,可是朱高熾身體條件不太好,生下來就是個殘疾人,而且腦子也不太聰明,和朱棣比起來差遠了。
難怪老二朱高熙會心里不平衡,朱高熙不論相貌體魄,還是軍事謀略,都遠勝朱高熾,而且,在靖難之役攻打南京時,朱高熙立了很多戰(zhàn)功,還曾救過朱棣一命。
朱高熙跟朱棣一樣孔武有力,有勇有謀,朱棣非常喜歡他。相反,朱高熾不僅殘疾,甚至連意志都不堅定。更讓朱棣不喜歡朱高熾的是,朱高熾太有仁愛之心。進入南京后,朱棣大開殺戒,朱高熾沒考慮時局的需要,硬著頭皮勸朱棣手下留情。朱棣渴望建立千秋偉業(yè),需要一位非常強硬的繼承人,朱高熾如此文弱,自然不討朱棣喜歡??墒?,皇位一般都要傳給長子,如果處理不好繼承人問題,朱棣辛苦打來的天下,可能就會被別人搶去。
因此,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即使是英明果斷的朱棣,也甚是犯難。自己不好拿主意,朱棣就去問群臣。但是,關于這個棘手的問題,群臣也分成兩派,一派是武將,一派是文臣。武將中,大多來自靖難之役的功臣。朱高熙在南京一戰(zhàn)中立了大功,這是眾人皆知的事實。再說,如果是一個愛好武功的人繼承皇位,朱棣所施行的“軍事貴族”制度就會得到沿襲,甚至發(fā)揚光大。相反,如果讓文弱的朱高熾繼承皇位,他會提升文官的地位,消弱武將的重要性,因為他不喜歡動用武力。
支持朱高熾的文臣以解縉、楊士奇、楊榮和楊溥等人為首,他們的傳統(tǒng)觀念很重,認為自古皇位都是由長子繼承。如果長子被拋棄,不僅不合慣例,有時甚至會引發(fā)國家內亂。這批文臣大多遭遇過靖難之役,他們不想再遇到一次為了皇位的戰(zhàn)亂。而且,朱高熾的仁義之心也正是相對和平的形勢下所需要的,這種難能可貴的品質,不論在朱棣還是朱高熙身上都是極其缺乏的。
朱高熾有文臣支持,朱高熙有武將支持,彼此勢均力敵。手心手背都是肉,朱棣很是為難。
幸好,朱高熾并非一無是處的人。據說,太祖朱元璋對朱高熾就頗為欣賞,認為他性格溫和,對政治也很感興趣,不僅才氣出眾,而且行政能力也很強。在靖難之役的時候,朱高熾手下只有一萬士兵,卻巧妙的組織了城防,并挫敗了李景隆的有力攻擊??梢娭旄邿氩⒉皇且粋€迂腐之人。在關鍵時刻,他能擔當重任,也會拿起武器,勇敢戰(zhàn)斗。在靖難之役中,朱高熙是先鋒,功勞不小,但是,也不能忽略朱高熾守衛(wèi)大后方的作用。
另外,朱高熾還有一個致勝的籌碼,就是他的兒子朱瞻基。朱瞻基文武雙全,深得朱棣喜愛。朱棣最終決定立朱高熾為太子,是考慮到將來這個孫子能繼承大統(tǒng),這樣朱高熾只是一個過渡。
太子之爭落定了,但不代表皇位之爭結束。
朱高熙都安排到云南駐守邊疆,他心里一直懷恨在心。他是一個自命不凡的人,本以為勝券在握,可是最終落空,實在不甘心。后來他在朱棣面前裝可憐,又被調回京城。這下,他終于有機會施展拳腳興風作浪了。
不可否認,朱高熙整治人的手段很毒辣。經過他周密的連環(huán)計劃,朱高熾幾經陷害,一度還被打入了牢獄。凡是的人,只有兩條出路可走,第一是跟隨朱高熾一起坐牢,第二是倒向朱高熙。朱高熾最堅定的支持者為解縉和“三楊”等人,他們是文官的中樞力量,這也是朱高熙難以攻克的一道關。
可這個朱高熙偏偏愛把自己比作李世民,一直想發(fā)動“玄武門事變”。后來,朱棣覺察到了朱高熙的野心,朱棣便告訴朱高熙讓他去駐守青州,朱棣是意思是想試試朱高熙的反應。如果朱高熙高興的接受,說明他不會造反,如果他仍然拖拖拉拉,不肯離京,這就暴露了他圖謀不軌。
果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試探,朱高熙就上當了。他死乞白賴,就是不想走。如此一來,朱棣更加懷疑,下定決心,一定要趕朱高熙出城。
朱棣不顧朱高熙的不情愿,硬將他分封到山東,這是強行命令,無論朱高熙怎么哀求,都必須走。帶著家眷和侍衛(wèi),朱高熙幾乎是一步一回頭的走了。
之后,朱棣大赦了曾因支持朱高熾而倒霉的那群文官。可是,因為朱棣當了太久的皇帝,等到朱高熾繼位后,只做了十個月的皇帝就死去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