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徐壽輝的關系 徐壽輝和文殊菩薩是同一人嗎
陳友諒徐壽輝都是元末紅巾軍農(nóng)民起義軍的領袖,陳友諒本來姓謝,因入贅到陳氏所以改姓為陳。陳友諒略通文理,在徐壽輝起義的時候是一個縣里的小吏,聽說徐壽輝率領紅巾軍起義,于是投奔了徐壽輝的部隊,在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的手下管理文書檔案。之后陳友諒不斷的立功,也不斷的得到升遷,很快成為了倪文俊的領兵元帥?! ?/p>
陳友諒畫像
后來在征戰(zhàn)的過程中作為宰相的倪文俊奪去了最高權利,徐壽輝成為了一個名義上的領袖。當徐壽輝成為一個名義上的領袖的時候,陳友諒已經(jīng)成為了領兵元帥,1355年9月,倪文俊想要殺死徐壽輝自立為王,但是計劃泄露失敗了,于是陳友諒殺死了倪文俊吞并了倪文俊的軍隊,于是自稱為宣慰史,后來又自稱為平章政事,徐壽輝又被陳友諒控制,陳友諒成為了徐壽輝建立的天完政權的實權人物,1358年夏天,陳友諒攻下了龍興,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徐壽輝想要前往龍興,陳友諒拒絕了徐壽輝的要求,徐壽輝于是沒有前往。1359年年十二月,徐壽輝一意想要前往龍興,后來率部到了江州,也就是今江西九江,陳友諒在城外設立了伏兵,將徐壽輝的左右部屬全部殺光。陳友諒于是以江州作為都城,挾持了徐壽輝,從此自稱為漢王,包攬了大權。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將徐壽輝殺死在采石,天完政權完結(jié)。陳友諒登上了皇帝位,改國號為漢,年號大義,但是很快被朱元璋擊敗。在戰(zhàn)亂中被流矢射中而亡。
陳友諒徐壽輝都是紅巾軍的領導人,但是卻都死于非命,可見權利實在是一個好東西,也是一個壞東西。
徐壽輝和文殊菩薩是同一個人嗎
徐壽輝是元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軍紅巾軍的領袖,1351年在羅田起義,之后建立了天完政權,徐壽輝稱皇帝,但是后來天完政權內(nèi)部權力爭斗非常的嚴重,徐壽輝很快被作為宰相的倪文俊控制,成為了徒有虛名的皇帝,后來倪文俊想要殺死徐壽輝投奔元朝,事情敗露之后被部將陳友諒殺死,之后陳友諒殺死了徐壽輝,自己做了皇帝。
徐壽輝文殊菩薩雕像
徐壽輝文殊菩薩是指徐壽輝去世之后被后人尊為文殊菩薩,按照徐壽輝的真容塑造了文殊菩薩的塑像。徐壽輝文殊菩薩本來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物,但是卻被推崇徐壽輝的后人塑造成為了文殊菩薩的形象。在重慶彈子石大佛寺五佛殿中,左旁斜坐著臥獅、鷹鉤鼻的文殊菩薩像,據(jù)稱這座文殊菩薩的雕像實為明永樂十九年,也就是一四二一年元建造的徐壽輝的真容形象,徐壽輝是元末反元南方紅巾軍領袖、天完國皇帝,史書記載徐壽輝“相貌異眾” ,據(jù)考證,重慶彈子石大佛寺的這座徐壽輝真容雕像是現(xiàn)存唯一的一座徐壽輝真容雕像,是紅巾軍后裔秘密建造而成的,完全是按照徐壽輝的形象雕塑的這座文殊菩薩雕像,這座雕像真實身份已經(jīng)隱藏了五百九十年、直到2001年才被發(fā)現(xiàn),五佛殿中相應的騎著大象的普賢菩薩像,據(jù)說也是紅巾軍后裔在同時所建、是徐壽輝手下的紅巾軍將領、后創(chuàng)建大夏國的明玉珍真容雕像。
徐壽輝文殊菩薩這兩個沒有關系的人物,但是卻被紅巾軍的后裔巧妙的聯(lián)系在一起,并且成為了一個形象,從這里可以看出徐壽輝其實在當時還是蠻得人心的。
徐壽輝墓地在哪里
徐壽輝生于1320年,卒于1360年,徐壽輝是元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軍紅巾軍的領袖,后來建立了天完政權,自稱皇帝,但是這樣一位農(nóng)民起義軍的皇帝,在位時間卻非常的短,由于內(nèi)部的,徐壽輝被自己的部下陳友諒殺死在采石鎮(zhèn),徐壽輝死后被安葬在了大別山腳下的湖北省羅田縣河鋪鎮(zhèn)馬驛坳村境內(nèi),這里就是徐壽輝墓?! ?/p>
徐壽輝墓
徐壽輝墓也就是徐氏祖墓,徐壽輝墓依托著名字稱作烏云寨的山峰,背后是高山,前面是一條小路,通往山下,現(xiàn)在看起來雖然是已經(jīng)荒草叢生,但是保存的還是比較完好的,從上面的徐壽輝墓照片來看,徐壽輝墓的墓碑上的字跡還是完好無損的,但是也可以看出這些字跡明顯的是后人寫上去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徐壽輝最初的墓葬形式可能已經(jīng)有了很大的變化,徐壽輝墓據(jù)說曾經(jīng)被盜掘過,目前徐壽輝墓已經(jīng)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墓冢其中還包含徐壽輝的兩位夫人。
徐壽輝的后人經(jīng)常來此祭奠,徐壽輝墓據(jù)說有徐氏后人專人看護,這位老人就是徐氏后人徐泗濱,老人常年生活在烏云寨山下,經(jīng)常會上山來看一下徐壽輝墓,曾經(jīng)多次募捐修建徐壽輝墓,現(xiàn)在徐泗濱老人年事已高,已經(jīng)在烏云寨寺出家為僧,據(jù)說是為了福澤后人,也是為了給死去的亡靈超度。徐壽輝墓每三年就要大祭一次,祭祀的時候氣勢宏大、場面壯觀。
徐壽輝四大金剛分別是誰
徐壽輝是元朝末年紅巾軍農(nóng)民起義的領袖,建立了天完政權,自稱為帝,曾經(jīng)攻占了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qū),紅巾軍的數(shù)量曾經(jīng)達到百萬之眾,徐壽輝麾下有很多能征善戰(zhàn)的將領,其中被稱為徐壽輝四大金剛的四員大將分別是鄒普勝、丁普郎、趙普勝、傅友德。下面就介紹一下徐壽輝四大金剛的情況?! ?/p>
徐壽輝四大金剛之一傅有德畫像
鄒普勝,麻城人,今天屬于湖北。在參加起義軍之前以煉鐵為生。1351年,徐壽輝密謀起義,請他打造鋤鍬等武器,鄒普勝說:“今天下尚須鋤治耶?當為煉一劍贈君耳。”于是與徐壽輝一起起義,徐壽輝稱帝之后封其為太師。之后陳友諒掌權之后,鄒普勝仍稱太師,后來明朝建立,鄒普勝隱姓埋名,在潮州府海陽縣、潮陽縣、揭陽縣一帶游歷,以看風水謀生,民間稱其為虱母仙、邋遢道士,尊稱何野云仙師、龍尾圣王、龍尾爺、龍爺。
丁普郎(?—1363年)明朝開國將領。湖北黃陂人,也就是今天武漢市黃陂區(qū)人。一開始是陳友諒部下,之后與傅友德一起投奔朱元璋,后來參加了南昌戰(zhàn)役,在鄱陽湖大戰(zhàn),戰(zhàn)死。追封濟陽郡公。
趙普勝(?-1359年),巢湖廬州路無為州廬江縣人,今天安徽廬江人。1351年徐壽輝在蘄州起義,趙普勝以巢湖為根據(jù)地,發(fā)展水軍戰(zhàn)艦千艘。為天完政權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1353年,天完都城被攻陷,趙普勝在巢湖發(fā)展有兩萬余眾結(jié)寨自保,1355年天完政權卷土重來,趙普勝再次投奔徐壽輝。陳友諒非常忌諱趙普勝的赫赫戰(zhàn)功,同時又聽到謠言說趙普勝欲歸吳者。1359年九月,陳友諒將趙普勝誘殺。
傅友德(?-1394),宿州人,也就是今天的安徽人,元末參加劉福通軍,后來曾經(jīng)投奔明玉珍,但是明玉珍沒有重用傅友德,后來再投到陳友諒麾下,之后投降了朱元璋,成為了朱元璋的戰(zhàn)將,曾經(jīng)數(shù)次率軍北征,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因功被封為潁國公,封太子太師,后坐事賜死。追封麗江王,謚“武靖”。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