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世禁書:《梅》的作者究竟是誰?
導讀:《梅》因其大膽的描寫,對封建禮制的抨擊而被迫淪為禁書。這部作品流傳多年,并且被學者研究,但是它就像憑空掉下來一樣,沒有人知曉它的作者是誰。對于作者一說,各學者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明朝長篇白話小說、萬歷丁巳本《新刻梅詞話》將被收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王世貞全集》第四輯“評點、遺失及存疑之作”,這意味著圍繞《梅》作者究竟是誰的結論向著“王世貞說”邁進了決定性的一大步。
網(wǎng)絡配圖
據(jù)悉,“《王世貞全集》整理與研究”是上海交大古代文學學科獲得的第一個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項目主持人、上海交大人文學院許建平教授告訴記者,他帶領的項目團隊凝聚了國內王世貞研究最主要的學術力量,子課題負責人分別是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蘭州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的明清文史研究專家。
王世貞究竟何許人也?他是江蘇太倉人,明代嘉靖、隆慶、萬歷時期文壇領袖,曾主持文壇40余年。《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其:“考自古文集之富,未有過于世貞者”。許建平說:“王世貞著述之豐富為中國古今第一人,但我們對這位大家的研究還不夠。
目前所知其著述約達301種、4268卷,散存于世界201家圖書館,至今尚無全集,且文章90%以上還沒有標點。其著述資料的浩博和散亂給國內外研究工作帶來極大不便,不僅導致了王世貞研究的片面、缺失,也造成了明清文學史學研究的某些缺憾?!?/p>
在許建平看來,王世貞研究中必須觸及的一個基本問題即是王世貞與《梅》著作權的論爭?!睹贰烦鲎哉l手,“蘭陵笑笑生”究竟何解,千百年來產生了不下50種猜測,包括王世貞說、賈三近說、屠隆說、李開先說、徐渭說、湯顯祖說、馮夢龍說、李漁說、沈德符說、金圣嘆說、唐寅說等……他認為,種種人選之中,“無一能取代王世貞的地位”。
網(wǎng)絡配圖
“王世貞說”幾乎伴隨著《梅》的流傳而產生,但幾經波折:明刻本《山林經濟籍》與《萬歷野獲編》最早透露出王世貞作《梅》的信息。宋起鳳撰于康熙12年的《稗說》與清初的《緣起》均指實為王世貞。其后清人陳陳相因,推波助瀾,一時形成非王世貞莫屬的。
但到了20世紀30年代,魯迅、吳晗、鄭振鐸等文史學者從《梅》用的是山東方言,以江蘇太倉人王世貞不會說山東話而否定王世貞說。1979年,朱星發(fā)表《梅的作者究竟是誰》以“王世貞祖籍江蘇省太倉市,曾在山東做官,具有運用江蘇太倉與山東方言的條件”等十大理由重倡此說。
1999年,許建平出版《學考論》,發(fā)表《王世貞與著作權》等系列論文,從4個外證、7個內證,進一步論證《梅》作者的最大可能是王世貞。其中最重要的兩條理由分別是:他詳細考證了明沈德符在《萬歷野獲編》中記載的《梅》由手抄本到刻本的過程,判定《梅》手抄全本源于王世貞抄本,再往上就無法“追查”了;此外,《梅》中曾出現(xiàn)“三七”這味藥材,但彼時“三七”并不為世人所知——除了王世貞,因為它的發(fā)現(xiàn)者、明朝醫(yī)學家李時珍將其編寫入《本草綱目》并交予王世貞題序,《梅》書成流傳之時,《本草綱目》尚未刊行。
網(wǎng)絡配圖
不過,近年來也有學者陳明達指出,以王世貞晚年的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狀況寫出《梅》煌煌大作似不可能,他認為《梅》真正的執(zhí)筆者是在王世貞私家花園“住讀”兩年的后輩蔡榮名,而王世貞在創(chuàng)作《梅》的過程中擔任了“制片人”、“導演”、“發(fā)行人”的角色。
其實這種反映社會黑暗的書籍在成書之時,作者一定會想方設法抹掉自己寫書的經歷,因為就《梅》的內容而言,被當時的統(tǒng)治者知道那絕對是死罪,所以必然極力掩藏。而且時隔已久,很難找到線索去破解這個作者之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