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死后為什么會安排21口棺材同時出殯?背后有什么秘密?
世人皆知,開封有個包青天,此人斷案鐵面無私,不畏權貴,不偏袒親人,秉公執(zhí)法,乃中國古代最著名的清官之一,更是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其出殯之日,竟然有21個棺材同時出殯。不禁讓人發(fā)出疑問,這么講究排場,算是一種鋪張浪費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由于包拯生前為官清廉,曾經在端州任滿一年,沒拿一方硯臺回家,眾所周知,端州的硯臺是最出名的。包拯不論所當何職,均以百姓疾苦為大事,除貪官,減賦稅,幫助百姓發(fā)展,一心為民。
不論在哪里為官,包拯都公正斷案,從來不畏得罪權貴,也不偏袒私己,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達官顯貴,只要犯法均依法處置,更不接受私人關系請托者,這樣自然也樹立了許多的敵人。當時的朝廷,流行用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包拯——“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 可見,包拯是極度不受當時想謀取私利的貴族以及官員的待見。
包拯在嘉祐七年之時,突然暴病而亡。其后人知道包拯生前樹敵過多,怕他們以包拯遺骨發(fā)泄,于是在包拯去世之后,就想出了這樣的計策:使用21口棺材,并同時從7個城門出城,并分別葬于不同的地方。他們希望以此來使得敵對之人,無法找到真正的墓地所在,從而使得包拯去世后得到安寧。
包拯死后,百姓悲痛不已,并自發(fā)地保護其墓地,權貴之人并無從下手,包拯墓確實得到了保存。但到了金兵入侵后,合肥被攻陷,包拯的墓地也被破壞了,隨葬的器物基本被盜取。
包拯后裔只得在和平后,才有機會將墓地搬遷到墓西三十多米處的董氏墓中,并留下了包公墓疑冢。此后的包公墓依然得到世人的拜祭,且被多次修繕。在1956年的時候,包孝肅公墓園還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但世人所不知的是,他們拜祭的包公墓卻是個假的。在當?shù)卣疄榱税l(fā)展搬遷包公墓,專家對包公墓進行清理和發(fā)掘的時候,真正的包公墓才為世人所知道。在對假的包公墓進行發(fā)掘后,專家們發(fā)現(xiàn)竟然第一個墓就是棺材和兩合墓志,并且墓志還受到了破壞,他們不禁心灰意冷。
這個時候,世代看守包公墓的末代看墓人夏廣宏才站出來說:“真正的包公墓在油菜田的田拐處,你們沒有挖到?!蓖ㄟ^此人所說,專家才發(fā)現(xiàn)真的包公墓,從土了并發(fā)現(xiàn)了隨葬之物品和墓志,所以說使用21口棺材同時出殯還是有一定作用的,至少給了包拯死后一段時間的安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