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明清官吏的來源都是捐官而來,捐官具體分為哪幾種?
捐官,也就是納捐買官。這項制度始于秦,是專制國家施行的一種用捐款換取官職的手段,也是明清官吏的來源之一。清代的“捐官”名目繁多,大體分以下幾種:
一是“捐實官”。這種花的錢最多,但也不是捐了官就能當差,而是有機會時補缺,沒有缺的時候就等著吧。不管捐的是京官還是外官,程序都是這樣。這時候,捐官只是有了個虛銜,沒有實權(quán),要想補缺,得去吏部報到,稱為“投供”,然后抽簽分發(fā)到某一省候補,當然也需要更多的銀子去活動關(guān)系。
二是“捐出身”。大概有兩種:一是“記名”,主管官吏記下你的個人信息,恭喜你,這代表你有做什么什么官的資格。如果你們家很有錢,你也不想費力去做什么官,那就不用再花錢了,你已經(jīng)可以穿著官服出去顯擺顯擺了。(紈绔子弟既視感!)第二種是捐“虛銜”、“頂戴”。這是一種類似榮譽職稱的東西,你可以享受一些特殊身份才有的配置,比如穿戴這種官品的官服呀,使用官用的車輛馬匹呀等等。
三是“官再捐官”。顧名思義,就是捐官的人本來就是官來著,比如后補的官花一筆錢可以補缺,被革職的官花一筆錢可以復(fù)職。
四是“捐考試資格”。就是花一筆錢買一個“監(jiān)生”,取得考舉人的資格。“監(jiān)生”,就是網(wǎng)子監(jiān)中讀書的學(xué)生。這種“監(jiān)生”是拿錢買的,所以經(jīng)常被社會上的人看不起。
捐官的人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商人,做生意發(fā)了財,但社會地位低,被人看不起。這時候捐個官就可以抬高身價,與地方官稱兄道弟、平起平坐,出去辦事面上也倍兒有光。另一種,雖是官宦子弟,但科舉考試老是考不上,家里也一般般,不是什么大貴族,總得有個謀生之道,那就捐個官吧。
清代捐官之風(fēng)大盛,而冗員大多數(shù)得不到實職。花錢補上實缺的呢,大多沒什么才干,平庸至極。更有甚者,“千里為官只為財,”為了賄賂上司,也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之欲,他們只會變本加厲,搜刮民脂民膏。
免責(zé)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