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婁其王朝是如何滅亡的?是被誰推翻的
753年,遮婁其王朝的一名封臣丹蒂杜爾加崛起,推翻了超日王二世的繼承人,莫定了拉喜特拉庫塔帝國的基石。婆臘伐王朝創(chuàng)立者是從北方來的婆羅門種姓,通過與當?shù)赝宓穆?lián)姻而崛起。從較早的一篇銘文得知,國王施行各種吠陀獻祭,包括大規(guī)模的“馬祭”。由此可見,婆臘伐王朝在雅利安文化的南傳與南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上有所建樹。另有記載,一位國王努力推廣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他賞賜給臣民大量黃金和分配給他們1000頭耕牛,以鼓勵開墾田地和獎勵定居。婆臘伐的首府建志是當時南印度最繁華的都市,它以設計優(yōu)良、市容整潔、廟宇宏偉,著稱于印度,唐玄奘記載:“人戶般盛,家室富饒,大小二乘,兼攻習學,天祠數(shù)十,外道眾多?!?/p>
在摩哂陀跋摩一世(600-630)統(tǒng)治時期,除了與遮婁其的戰(zhàn)爭,他還控制著泰米爾納杜,并成為早期泰米爾文化的主導者和贊助者。他與戒日王是同時代人,也同樣是一位頗有名望的詩人,還是戲劇《醉漢的快樂》的作者,并資助開鑿出若干最優(yōu)秀的石窟廟宇。后期的婆臘伐君主們在與遮婁其戰(zhàn)爭進行的同時,還曾渡海作戰(zhàn),幫助失去王位的盟友錫蘭國王復位;與東南亞的海上貿(mào)易也一直進行著。婆臘伐和遮婁其都曾兼并對方,但后來都無法保住對方的疆域,可見雙方在軍事上是勢均力敵的。8世紀中,局勢發(fā)生了變化,泰米爾半島的潘地亞加入了這場爭斗。從公元6世紀起,潘地亞在泰米爾納杜以南地區(qū)逐漸強大起來,此時它不斷襲擊一蹶不振的婆臘伐。
公元9世紀,一度臣服于婆臘伐的朱羅重新堀起,阿送達一世(871-907)還在王子時,謀系了婆臘伐最后一王。南印度舞臺上的主角們更換了。朱羅在臣服于婆臘伐期間,一度默默無聞。9世紀中葉,毗圈耶拉耶(約846-871)占據(jù)了坦焦爾,自稱為“太陽王朝”的后人,宣告獨立,成為朱羅王國的統(tǒng)治者。他的兒子阿迭達一世推翻了婆臘伐王朝。907年,阿迭達的兒子波蘭陀迦掌權,統(tǒng)治了幾乎半個世紀。他出征潘地亞,占領其首都馬杜賴。但他的主要對手是取代遮婁其的拉喜特拉庫塔。不幸,在他統(tǒng)治后期,拉喜特拉庫塔擊敗了他,并占領了朱羅王國新近得到的北部地區(qū)。此后,朱羅王朝沉寂了30年,如潘地亞等一些被征服的地區(qū)又紛紛獨立。
隨著985年羅周羅閣一世登基,朱羅王國勵精圖治,再次強盛。此時,它的主要敵手發(fā)生了變化。973年,遮婁其后人泰拉帕先娶了拉喜特拉庫塔國王的女兒,后推翻拉喜特拉庫塔王朝,取而代之,又一次主宰了德干地區(qū),史稱“后遮婁其王朝”。朱羅國卷土重來后,進行了全方位征戰(zhàn)。羅羅訚先攻擊其羅、錫蘭和潘地亞三者的聯(lián)盟,粉碎了這些王國對西方貿(mào)易的壟斷。他向西征服了其羅和潘地亞后,向北占領了羯陵伽,然后向南渡海攻擊錫蘭。這次掠劫性的征戰(zhàn)在錫蘭造成慘重破壞,徹底摧毀了錫蘭的首都阿褥羅陀城。
他還曾進行一次對馬爾代夫群島的攻擊,這群島在阿拉伯貿(mào)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兒子拉金德拉一世更勝一籌,1014年繼位后,繼續(xù)奉行擴張政策。他擊敗了后遮婁其,兼并了后者南方諸省,達到了爭奪富庶的文吉地區(qū)的目的。他甚至發(fā)動一次遠征,穿越奧里薩,挺進到恒河河畔,并且把圣河河水帶回了朱羅首都。他利用強大的海軍,跨海遠征東南亞的室利佛逝王國,以爭奪中國一印度貿(mào)易航道的主動權,因為室利佛逝控制著貿(mào)易咽喉地馬六甲海峽。出征是成功的,朱羅軍隊占領了沿馬六甲海峽的許多戰(zhàn)略要地,甚至還征服了下緬甸的勃固地區(qū)。
至少在11世紀初的一段時期,印度控制著中印貿(mào)易通過東南亞海島部分的航道。拉金德拉的后繼者們主要與后遮婁其抗爭,爭奪的焦點仍是“谷倉”文吉地區(qū)。閃電式襲擊并進入彼此領地內(nèi)的老模式反復出現(xiàn)了。朱羅的一次襲擊,洗劫了遮婁其的都城卡利亞納。1050年,遮婁其國王復了仇。直到朱羅國王庫洛通加(1070-1118)時期,雙方稍稍緩和。庫洛通加是朱羅最后一個有作為的國王,1077年他向中國派遣了72名商人組成的使團。自他以后,朱羅王國頻受攻擊,攻擊者是霍伊薩拉王國、卡卡提亞王國和亞達瓦王國。
這大概是對朱羅王國的報應,因為上述三國本是遮婁其的封臣,是朱羅削弱了遮婁其而使它們得以獨立。經(jīng)幾十年的消耗戰(zhàn)后,朱羅已不堪風雨。此時宿敵潘地亞再起,從南方給了朱羅致命一擊。13世紀時,潘地亞取代朱羅,成為泰米爾地區(qū)的支配力量。戒日王時期結束后,北印度又一次處于諸邦割據(jù)的局面。7世紀后,拉其普特人成為霸權的有力爭奪者,此后幾百年間,他們在印度歷史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拉其普特,意為“王族的子孫”,是5世紀中葉隨呹噠人進入西印度的外族人。還在部落時期,他們就以此名作為尊稱。
6至7世紀時,這類部落不斷吸收外來族的子孫,如希臘人、安息人、貴霜人、塞人、人、波斯人、匈奴人等,他們在血統(tǒng)上與當?shù)厝擞辛嘶旌?,在生活習俗上也日益印度化,構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階級,逐漸形成新的種姓。8至10世紀,他們散布到北印度,融入印度社會,逐步掌握各地軍政大權,形成封建王族。他們篤信印度教,驍勇善戰(zhàn)。拉其普特一共有36個大族姓,發(fā)展至12世紀時,他們是北印度舉足輕重的角色。三強爭奪曲女城,這是北印度舞臺上諸強爭雄展演的第一幕。“曲女城”一名出于唐玄奘的漢譯,是戒日王時期的首都,它位于恒河上游,今新德里的北邊,是當時帝國權力的象征。爭奪的三方是普臘蒂哈拉、巴拉和德干地區(qū)的拉喜特拉庫塔。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