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為什么能存在長達800年?只因此人的一些政績謀略
姜子牙 ,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姜太公 ,原名叫“尚”,字子牙,號飛熊。 因為子牙的祖先本姓姜氏,在大禹治水中立下了功勞,被封于呂地。 所以可能很多朋友也聽過姜望、姜牙,或是呂尚、呂望、呂牙,其實說的都是他。
姜子牙直到古稀,甚至是耄耋之年才遇見周文王 ,并且他還輔佐后來的周武王 ,助周伐紂,得以施展了自己的偉略雄才。 不過按理說,那么大的年紀,一般人早已告老還鄉(xiāng),即使當大臣,也得不到什么重用,更別說是帶兵打仗了。 而文王武王為什么如此信任太公呢? 文王又是怎樣請到了這樣一位賢臣呢?
根據(jù)《史記·齊太公世家》的記載:“紂時,居東海,嘗窮困,老,釣渭水之上,遇西伯?!?/p>
說商朝時期,太公住在東海那邊,生活很貧困。 但太公胸懷天下,希望有機會可以為國效力。 到老了的時候,在渭水這個地方釣魚。 渭水屬于周族的管轄范圍。
《六韜三略》里面說,有一天周文王想要去狩獵,一位名叫編的太史官為他占卜,卦辭寫著:“所獲非龍非彨(螭)非虎非羆,所獲霸王之輔?!敝缶幷f:“您這次去渭水北岸打獵,將有很大的收獲。所得既不是龍也不是螭(一種無角的龍), 既非虎,也非羆,而是一位公侯。他是天降給您的老師,他將輔助您成就大業(yè),使國家昌盛,并會惠及后三代君王。”
周文王渭水邊遇姜太公 ,出古代朝鮮繪畫,哈佛大學佛格美術(shù)館藏
文王問道:“真有如此好的事嗎?”
編答道:“我的太祖疇曾為大禹占卜,結(jié)果顯示他會得到賢臣輔佐,后來果然得到了皋陶,當時的卜兆和今天的是一樣的?!?/p>
文王三天,乘駕著狩獵的車馬,去到渭河北岸一帶去打獵。 狩獵途中,他看見有老人在渭水這里釣魚,于是便和這位老人也就是太公聊了起來。 二人相談甚歡,文王發(fā)現(xiàn)太公博學多聞,非常欣喜,想到開國先君太王曾有言“當有圣人適周,周以興”。
文王對太公說:“該不會,您就是這一位圣人吧!太王期盼您很久了啊!”太公欣然答應。 于是兩人乘車而歸,尊太公為“太公望”。
這也就是成語“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的來源。
“尚事周,為西伯陰謀傾商,多兵權(quán)奇計。”又曰:“卒有三分之下之二,多尚謀也?!笔窌涊d太公輔佐文王,推行德政,積善修德,明道行仁。 并且他還有很多用兵奇謀妙計,當時天下三分之二的諸侯都歸心向周,多半歸功于太公的謀略。
文王去世之后,武王即位。 于是姜子牙被尊為“師尚父”。
太公繼續(xù)輔佐武王。 過了幾年,聽聞紂王暴虐無道,甚至連皇叔比干都敢剖心虐殺。 武王看到眼下時機,征詢太公的意見。 太公說道:“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币馑季褪钦f,上天賜予的東西不接受,其實反而會受到懲罰;時機到了還不行動,也反而會給自己招來災禍。
于是周武王就在太公的謀略相助之下,興師伐紂,最后和紂王的大軍展開決戰(zhàn),也最終大獲全勝,拯救商朝的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
明仇英《帝王道統(tǒng)萬年圖》中繪制的周武王:“愷悌君子,人之父母?!?公有領域)
隨著這場著名的“牧野之戰(zhàn)”結(jié)束,一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也就這樣展開。
那根據(jù)史書的記載呢,姜太公輔佐了周室王朝四代君主,后來還被封為齊王,共有十三子,而且他非常的長壽,活了一百多歲! 在太公擔任齊王后,非??紤]到百姓的感受,簡化了很多政務上的禮數(shù),不強制讓民眾接受新的文化,讓百姓樂于接受,于是很快就把齊國治理得很好。
武王的弟弟周公,也就是周公旦,曾經(jīng)感嘆:“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背烧Z“平易近人”,也就是從這來的。
太公的前半生雖歷盡坎坷,后半生他大展韜略建下功勛。 中國歷代典籍也都公認太公的歷史地位,儒、法、兵、縱橫諸家,皆追他為本家人物,他也被尊為是“百家宗師”。
然而雖然高居廟堂,身為帝王之師乃至齊國之君,不過或許,他心里最留戀的還是巍巍的昆侖山。 對于一心向道的他來說,惟有昆侖才是能靜心求道的圣地。
太公的一生充滿傳奇,在《封神演義》中他代元始天尊封神,一直被后人津津樂道。 他還留下了典籍《六韜》,也被稱作“太公兵法”,其中充滿無盡的智慧和韜略。 而他另一部著作《乾坤萬年歌》,里面的預言,也像是打破了時空的間隔,穿越古今。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看,相信你一定可以收獲不少。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