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桓公是怎么死的?為什么說是 ?
魯桓公十八年(即公元前六九四年),魯桓公攜夫人文姜訪問齊國,結(jié)果遭遇意外死亡,其情節(jié)頗荒誕不堪。
彼時齊國國君為齊襄公,名諸兒,他與魯桓公的夫人文姜是同父異母的兄妹。要命的是,這兩兄妹很早以前就有了亂倫關(guān)系。陪同出訪的文姜一到齊國,就迫不及待地找她的諸兒哥哥私會去了。事情暴露后,被公然在國際場合戴了綠帽子的魯桓公大怒,狠狠地訓(xùn)斥了文姜一通。結(jié)果文姜返回去向諸兒哥哥訴說委曲,順帶造謠說桓公聲稱自己兩個兒子太子同和公子友都是諸兒與自己私通生下的。齊襄公聞言也怒了,借宴請之機將魯桓公灌醉,然后指使公子彭生送桓公上車并在車上將其肋骨勒斷,在位一十八年的魯國國君魯桓公就此斃命。
桓公斃命于齊,魯國派使者前去質(zhì)問:“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修舊好。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惡于諸侯。請以彭生除之?!币馑际俏壹翌I(lǐng)導(dǎo)畏于齊君威嚴,不敢安居在家,特意前往齊國重修舊好,不料事畢未歸,反而客死齊國,事件在諸侯國當中產(chǎn)生了極壞的影響。若桓公果真死于彭生之手,那么請殺彭生以作交待。不難相像,魯國對桓公之死的反應(yīng)實在算是示弱,這也是實力不濟之下的無奈之舉。齊襄公卸磨殺驢,殺了公子彭生,算是對魯國有了交待。
桓公未繼位之前,雖為太子(名“允”),但因其年齡太小,在其父魯惠公去世之后,魯國群臣一致主張由公子息繼位。公子息是個厚道人,壓力之下,勉強以攝政的身份接替了父親的位置,是為隱公。魯隱公既為國君,且位置非常穩(wěn)固,但仍長期奉太子允為正,早就做好了還政于允的準備。即便如此,在政客羽父的操弄之下,隱公死于暗殺,桓公繼位。應(yīng)該說,隱公被殺是在桓公默許之下發(fā)生的?!洞呵铩穬H記“公薨”未記“葬隱公”,左傳說這是“未成喪也”,意思是未按國君之禮安葬隱公,一定程度上也暗示了桓公的態(tài)度。
魯桓公在位一十八年,因夫人文姜紅杏出墻而死于非命。《春秋》所載魯國十二君,被殺而死者三,先隱公,次桓公,后閔公。
桓公死后,公子同繼位,是為魯莊公。守寡的文姜以君太后的身份仍不時與諸兒哥哥幽會,莊公元年(即魯桓公死后次年),《春秋》記載“三月,夫人孫于齊”?!皩O”即“遜”,出逃的意思,是說文姜擅自跑回齊國(不用說又是與齊襄公私會去了)。對寡婦文姜的行蹤,《春秋》和《左傳》時有記載,其行事之率性,亦可算春秋一奇。
以下列舉《春秋》原文記載文姜孀居期間的幾次外出,為便于閱讀,本文作者對原文略有修改:
(元年)三月,夫人孫于齊。意思是姜氏擅自跑到齊國去了,“孫”即“遜”,逃跑的意思。此時太子同剛剛繼位為君,姜氏身為太后,居然就自己跑了。左傳進而解釋,這里只提夫人而不提姜氏,是因為莊公知道父親桓公之死與母親姜氏有直接關(guān)系,故而斷絕了母子關(guān)系,史官于禮不書姜氏二字。
(二年)冬十有二月,夫人姜氏會齊侯于禚。次年冬天,文姜與齊襄公在禚地私會,左傳解釋說,春秋之所以記載此事,是要昭示文姜與齊侯的奸情于天下。不過此處史官對其復(fù)以“姜氏”稱呼,估計莊公與文姜母子關(guān)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復(fù)。
四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齊侯于祝丘。祝丘是魯國境內(nèi)地名,位于今山東臨沂。文姜在祝丘宴請齊襄公,兩人公然相會?!洞呵铩纺苡洿耸?,史官必定非常不齒姜氏。
(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齊師。莊公五年的夏季,文姜跑到齊國軍隊駐地見齊襄公去了。
七年春,夫人姜氏會齊侯于防。
(七年)冬,夫人姜氏會齊侯于谷。
(十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齊。
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跑去莒國做什么呢?左傳沒有解釋,不過可以肯定不是正經(jīng)事,不然《春秋》不會記。
(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姜氏薨。死了。我估計魯國史官當年刻下這一句之后,一定長吁了口氣。魯國終于不再因文姜過于出格的行徑而自感蒙羞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fù)' : '回復(fù)'}}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