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弒君第一人——州吁的自我毀滅
回顧:
上回說到州吁于魯隱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兩次集結軍隊討伐鄭國,第一次五日而還,當年的秋天又一次率師來到了鄭國。這一次結果如何呢?
魯國入伙
話說出師之前宋殤公遣使來到魯國,找到魯隱公想要借兵一同伐鄭。魯隱公真的是個不愿惹事的人,(當然這對人民來說顯然是個好事)當年鄭國找邾國借兵他不同意,這回宋國找他借兵他也給拒絕了。但是魯國有個權臣公子羽父,也就是上回最后提到的公子翚,字羽父,他跟隱公性格可以說是基本相反,唯恐天下不亂,喜歡打仗。于是他請求隱公要率師前往會盟,和宋衛(wèi)陳蔡一同伐鄭,魯隱公剛開始依然是拒絕的。但是公子翚死皮賴臉地一直在隱公面前請求個沒完沒了,最后隱公沒辦法也只好答應了他的請求。
于是公子翚懷著喜悅的心情率領魯國軍隊和四國聯(lián)軍合兵一處,殺奔鄭國。史書上沒有記載戰(zhàn)爭過程,只有個簡單的結局:諸侯之師敗鄭徒兵,取其禾而還。鄭國敗了,而且損失了當年的禾。不過比起國破家亡來說,鄭國損失其實并不大。正因如此,我們的州吁則離下地獄也不遠了。
君臣話州吁
魯國君臣的一席對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州吁不能長久的原因,而這段話被史官完整地記錄了下來,并被收錄于《左傳》中。大概意思如下:
魯隱公問眾仲州吁能否成功,眾仲說他只聽說過以德服人,沒聽說過用禍亂服人的。用禍亂服人就像剪不斷的絲一樣越理越亂。州吁這小子用武力安撫人民會越來越眾叛親離,不能成事。州吁弒其君而虐其民,沒有良好的德行,光想著趁亂成事是不可能的,他必定免不了災禍。
小說《東周列國志》中,為了刻畫鄭莊公老謀深算的人物形象,把魯隱公問眾仲的話給顛倒了過來,變成鄭國臣子們詢問鄭莊公。這個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魯國作為旁觀者,發(fā)表這樣一通言論并沒有什么。而鄭國面臨五國聯(lián)軍大兵壓境,莊公能有這一番精彩論述,就顯得鄭莊公簡直神算了,于人物刻畫大有意義。但小說終究是小說,我們不能把它當做正史來看。
州吁之死
事實證明眾仲的話是對的。而州吁似乎也意識到以如此武力征服無法服眾,所以讓石厚問問他老爹石碏有什么好辦法沒有,畢竟石碏是衛(wèi)國元老,他說的總會有用。石碏還真出了個好主意:你們去朝覲周天子去吧,好好拍拍天子馬屁,只要他承認州吁了,那誰還敢跟州吁過不去?石厚一想不錯,只是無奈沒有正當?shù)睦碛扇コP周王啊。石碏好人做到底,說陳國跟咱關系不錯,陳侯正受王寵,你找他當個中間人幫州吁聯(lián)絡聯(lián)絡不就行了嗎。石厚一聽有道理,于是和州吁一商量就來到了陳國。而暗中老忠臣石碏也派人快馬加鞭地在州吁石厚二人之前趕到了陳國并見到陳桓公。使者傳遞石碏的意愿:我們衛(wèi)國出了以臣弒君這種事很是慚愧,無奈我老了不能有所作為了。逆臣州吁和我的不肖子石厚是弒君的主謀,他們不日就要到陳國了,請您幫我,也幫衛(wèi)國除掉他們!
后來這倆人到陳國之后就被抓起來,陳國有禮不敢擅自處理,于是請衛(wèi)國派人來陳國商量如何處置此二人。九月衛(wèi)人派右宰丑在濮地殺了州吁,石厚則由石碏派遣的家臣乳羊肩殺掉了。石碏不得已殺了自己的兒子,也正是成語大義滅親的由來。至此衛(wèi)國弒君之亂告一段落,之后衛(wèi)人立公子晉為君,是為衛(wèi)宣公。計州吁弒殺衛(wèi)桓公自立到他被處死不過也就幾個月時間,為這須臾富貴,他付出的代價真的太大了。
州吁的結局告訴后來者,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弒君者亂臣賊子也,世所難容!不過很多人為了貪圖一時的權力富貴,終究沒能看透這個道理,于是他們成了史書上的千古罪人,遺臭萬年,州吁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