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蓮教為什么會在乾隆期間造反呢 真相到底是什么樣的
從康熙后期開始,清朝官方開始有“盛世”的說法。到乾隆時,則頻繁提起。乾隆就曾說過:“方今國家全盛,府庫充盈?!?/p>
不僅皇帝,一般的臣民口中,也常把盛世掛在嘴邊。乾隆年間的狀元于敏中就曾上奏疏表示:“轢古凌今,覲史冊罕逢之盛世?!?/p>
這些說法,并非沒有緣由。康熙到乾隆,一百多年的跨度里,清朝國力整體處于上升階段。尤其是乾隆掌權的六十四年,清朝在人口、疆域、財富、與周圍國家的關系上,更是一個頂峰階段。為了彰顯盛世,乾隆還下令修書。
《四庫全書》就是這么來的。對外戰(zhàn)爭也頻頻得勝。乾隆還給自己加上一個“十全老人”的稱呼。但在乾隆退位當太上皇的第一年,白蓮教造反了。
乾隆顯然不愿看到這樣的局面。他令和珅調(diào)集重兵圍剿,并殺掉數(shù)個白蓮教首領??善鹆x仍是無法平定。直到乾隆去世,白蓮教造反的聲勢依然浩大。
這場看似由官府追拿白蓮教偶然引發(fā)的造反,實際又充滿了必然。從白蓮教的歷史來看,他們自成立后,經(jīng)常參與造反。也正是這一原因,白蓮教被歷朝官府為秘密組織。
清朝入關后,白蓮教一直以“反清復明”為旗幟,不斷反抗清朝。只不過,乾隆以前的歷次造反,都沒有形成太大的聲勢,就被當?shù)毓俑晒羝啤?/p>
乾隆時期,能形成如此聲勢,跟當時的社會情況有關。從大背景而言,清朝自乾隆后期開始,國力便走向衰退。衰退的原因,極為復雜。從軍隊來說,對外戰(zhàn)爭確實取得一些勝利,但總體而言,軍隊戰(zhàn)斗力,也是衰退階段。乾隆年間可以仰仗的軍隊,主要有八旗和綠營。
八旗是清朝初年的主力,一度戰(zhàn)斗力極為兇悍。天下平定后,清朝在全國險要地區(qū),駐扎八旗?;实垡恢毕M似燔娍梢岳^續(xù)保持驍勇的戰(zhàn)斗作風。
乾隆皇帝曾下旨訓斥駐扎在江南的八旗軍,希望他們戒驕戒惰。怎奈形勢不由人。即便乾隆親自下令,也無法挽回八旗戰(zhàn)斗力的頹敗。乾隆平定白蓮教時,把主力壓在綠營上。
綠營兵人數(shù)較多,待遇較八旗更低,總數(shù)大概有六十萬左右,分散在全國各地,采用世兵制。父親當兵,兒子也當兵,不得從事其他行業(yè),且升遷困難。長期以往,綠營士氣不高。但軍力衰退的背后,也有國庫告急的原因。乾隆年間頻繁的戰(zhàn)爭,對國庫而言,無疑是巨大的負擔。
戰(zhàn)爭是燒錢的無底洞。朝廷需要投入巨額財力,才能持續(xù)維持。乾隆在位初期,國庫十分充實。越到后期,國庫便愈加枯竭。當然,這并非只是戰(zhàn)爭的緣故。國庫的枯竭,也因為當時朝廷官場從上到下,奢靡腐敗的作風。
乾隆為彰顯盛世,曾多次南巡。每次南巡,便需要消耗大量財富。沿途的裝點打扮,各地官員的孝敬。兩淮地區(qū)鹽商為了更好跟朝廷做生意,恨不得掏空家底為乾隆慶祝。
乾隆又喜歡附庸風雅,題字賦詩,底下官員就拼命巴結,為他送上各類珍寶古玩。后來那些文玩國寶上,才留下乾隆大小印章題字。
皇帝生活奢靡,底下官員也紛紛效仿,刮盡天下民財。和珅會在后來搜刮出上億家產(chǎn),倒也不稀罕。朝廷中樞里和珅這樣的巨貪,地方上就有衙門小吏的大貪,各項苛捐雜稅逼得很多百姓無路可走。
官吏缺乏監(jiān)管,且上下貪墨。對流民百姓,就是見縫插針的勒索。即便是手上只有一點小權的衙役,也可以靠著手中的公文,讓百姓走投無路,乖乖交錢。
越來越多人,為了躲避苛政,成為流民。從官府的角度看,百姓脫離原有的籍貫,成為流民,便無法按照保甲法進行管理。
可是,在百姓看來,他們的家業(yè),已經(jīng)被一并奪去。生活艱難,甚至連子孫后代,都可能要經(jīng)歷同樣的生活,無法看到任何希望。對他們來說,與其繼續(xù)忍受折磨,不如揭竿而起。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當時不只白蓮教造反,在云貴地區(qū),也有反抗清朝的力量。乾隆最喜歡的??蛋?,和珅的弟弟和琳,都在云貴地區(qū)的戰(zhàn)爭中去世。
而在白蓮教起義爆發(fā)的源頭,四川、湖廣一帶,清朝駐軍本就薄弱。當?shù)厣钌捷^多,流民也極多,白蓮教更容易從最初的小規(guī)模不斷發(fā)展,終于形成規(guī)模,向遠在北京的乾隆,發(fā)出屬于自己的吶喊。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