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已經(jīng)有了名字 為何還要取字和號呢
古人有了名字為何還要取字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現(xiàn)在的人們一般都只有一個名字,但是在古代,人們不光有名,還有字,甚至還有號。比如諸葛亮,他還有個字是叫孔明,然后又號稱臥龍。再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他的名叫白居易,字叫樂天,他也有個號是香山居士
古人的名字確切地說,應該是分為名、字、號這三種。名就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就是對這個稱呼的延續(xù),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
那么為什么古代人要這么麻煩,不光有名,還要有個字呢?原來這都要從古代的一本書說起。封建時代人們尊崇的都是儒家學說,有一本儒家典籍叫做《禮記》,里面記錄了在秦朝以前人們所遵循的禮制,對后世的禮制有很大的影響。為什么咱們現(xiàn)在自稱是禮儀之邦?就是因為一直以來人們十分的重視禮法。
《禮記》中有各種各樣的關(guān)于禮儀方面的記載,其中就記載了關(guān)于名和字的禮儀。正所謂“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古代的男孩女孩們在成年的時候,父母長輩是要給他們舉辦成年禮的。在成年禮舉辦完成后,就會給孩子們授字。有了字,也就代表孩子們正式長大成人了。
古人一般稱呼別人的時候,是不可以直呼其名的,通常都是稱字。如果是年輕人還沒有字,他們則會說:年幼,無表。所以取字的目的,就是讓別人尊重他,避免直呼其名。
古人的號則分為兩種,一種是自號,也就是自稱的,另一種就是別人送的號。比如說晉朝的陶淵明,他家門前栽了五棵柳樹,他就自稱是五柳先生。又比如三國時蜀國的謀士龐統(tǒng),他的號叫鳳雛,他這個鳳雛和諸葛亮的臥龍一樣,都是龐德公送的。
其實更多的古代平民百姓甚至是沒有名字,特別是古代的女孩子,這也是封建社會不平等的地方。古代的平民百姓因為受教育程度不高,也不認識什么字,所以很多時候都不給孩子起名字。比如父親姓李,第一個孩子叫李大,第二個兒子可能就是李二,要么就是花錢送禮找認字的先生給取個名。女孩子直接就是李氏,孫氏這樣,更不會有名字。
古人還非常的迷信,比如生活在底層的百姓,因為貧窮沒有錢給孩子看病。如果孩子體弱多病,就會故意給孩子起一個賤名,比如狗剩,狗娃之類的。在他們的想法中,這樣會使得孩子命硬,不容易夭折。
其實這也是古代父母們的無奈和悲哀,試問身為父母,誰不想給孩子娶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可是他們沒有別的辦法,所以只好給孩子起一個難聽的名字,這樣上天嫌孩子名字難聽,就不會帶走孩子的生命了,這也反映了古代底層人民生活的艱辛。
免責聲明:以上內(nèi)容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quán)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guān)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