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也有“重文輕武”,為什么后期還十分嚴重?
嗨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小編帶來了一篇關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重文抑武或重文輕武是宋朝建立后的國策,由于宋太祖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奪權建立了宋朝,且當時五代時期下屬推翻上司奪權稱帝的現象相當普遍,所以對武將非常不放心,采用杯酒釋兵權的方式,用豐厚的待遇以解除他們對中央皇權的潛在威脅。
但是,這種重文輕武的情況,在清代的官僚體制中也表現的較為明顯。它的特點就是:清朝文官手中的實權遠遠大于武將。
那么,是什么因素導致這種結果的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探究清朝文武官員權力對比。
滿人入關后,將軍事的編制按照民族劃分為兩個部分:
一是屬滿族子弟兵的八旗;
二是由漢人組成的綠營。
關于八旗的記載各類史料中不勝枚舉,想必諸位對于八旗比較熟悉,因篇幅有限我們著重介紹知名度較低的綠營。
吳三桂投降滿清后,清朝統(tǒng)治者不費吹灰之力收編了大部分明朝軍隊,并對其進行整頓重編。一些漢族士兵精銳被編入“漢八旗”,其余漢族士兵則被編入綠營。綠營雖然戰(zhàn)斗力不及八旗,但是綠營在兵力上有著絕對優(yōu)勢,所以綠營與八旗一樣,都是清朝軍事力量的重要補充。
那么,“綠營”這個名字是從何而來呢?
原來,清朝統(tǒng)治者在組建綠營時,為了加以區(qū)分,將綠營的營旗設計為綠色,所以,這支由漢人組成的軍隊又被稱作“綠營”。從綠營的結構來看,其中的最高組織是以督標、撫標、提標、鎮(zhèn)標、軍標、河標、漕標為主的“標”,在“標”的下面為“營”、“汛”。而各地綠營的獨立組織為“提標”與“鎮(zhèn)標”。
眾所周知,清朝的地方長官是督撫,其實“督”與“撫”是兩種不同的官職,提督、總督為從一品,提督為武職、總督為尚書加銜的文職,巡撫則是比“督”低一級的文職。當然,由于,總督通常由中央官員兼任,所以,也出現了正一品總督的情況。
從官職上來看,除了在地方掛職的總督,提督是地方行政機構的“一把手”。不過,通常提督在處理政務時要聽從總督和巡撫的指示,所以手中的實權非常有限。我們經常能在清朝的官職中聽到“節(jié)制”二字,例如:受本省總督、巡撫節(jié)制,說的就是提督聽命于地方文官的情況。
在提督之下,最高的地方武職是各鎮(zhèn)總兵,我們熟悉的吳三桂在降清之前曾擔任過這一職務。通常來說,每個總兵分管一“標”,每個“標”及所屬的“營”、“協(xié)”亦受總兵管轄。如果,將提督比作司令,那么,總兵的職務就相當于軍長。
因地域不同,總兵通常分為水路和陸路兩種,每個總兵的麾下又有若干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外委。副將的官職比總兵低一級,通常為武職從二品。副將只是一個較為籠統(tǒng)的稱呼,副將又可分為軍標中軍、督標中軍、提標中軍、河標中軍、漕標中軍,根據職能的不同,副將需要統(tǒng)理的軍務不同。
例如,河標中軍負責的是為河道總督稽核工汛,漕標中軍則負責為漕運總督護衛(wèi)漕船。綠營將領自副將以上,均有自己專屬的衙門。
既然要研究清朝時期文武官員的權力問題,我們不妨選擇一個較有說服力的時間點。以康熙時期全國各地的綠營將領數量來看,當時清朝副將以下的正三品參將約有一百八十人,從三品游擊則有三百七十人,正四品都司約五百人,正五品守備約九百人。由于,武職官員分管的工作自上而下逐級細化,所以,清朝的武將體系有樹狀分布的特點。
從人數來看,綠營的武職官員隊伍還是十分龐大的。
各地綠營的編制與現在的司令部相仿,但是,綠營的職能卻不僅限于出征緝拿罪犯、守備城池、彈壓叛亂、平息暴動、查禁民間非法組織,這些都是綠營的工作。
地方政府的運轉離不開以武力作為后盾的綠營,例如:在輸送餉銀、糧草時,綠營官兵會充當護衛(wèi)。倘若,轉運的糧餉數目龐大,在糧餉押運的過程中沿途各省督撫還會派出都司以上的武職官員率官兵協(xié)助。從糧餉的分起護送、逐程交接,綠營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可謂戒備森嚴。
不但,各省的糧草運送需要綠營官兵出力,州縣起解的糧餉若數目龐大,也需要由綠營派兵押送。催護漕糧北運,京銅北解,督撫需要親自指派綠營將領押送。例如,在解運二十萬斤的京銅時,除了從民間征調的腳夫外,還要配備一名綠營將領以及十二名綠營官兵。
不同于現代社會,清朝的司法機構沒有押解罪犯的權力,押解罪犯是綠營官兵的差事。不論是還未進入審理過程的嫌疑人,還是已經審理完畢等候處置的罪犯,其押解的過程全部由地方綠營負責。除了上述工作外,綠營還會參與一些重要的守護任務,例如:守備糧庫、錢庫、監(jiān)獄,護送官方公文,護衛(wèi)衙門官府,負責城內防務及城門開閉。
雖說,綠營官兵要負責的工作很多,但畢竟,綠營的本質是軍事機構,所以,綠營在完成公共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練兵。從職業(yè)特色上來看,綠營又分為操兵、差兵、河兵、塘兵等幾種不同的名目,朝廷幾乎將當時大部分公共權力全部托付給綠營。所以,綠營官兵除了要完成士兵的本質工作外,還兼懷警察、衙役、民夫等繁雜的性質。
因為,綠營的責任重大,所以,就清代的官僚體系來看,武職的品級并不低,與文職不相上下。有些大省提督的品級完全可以與監(jiān)理數省軍政大權的總督相提并論,畢竟,大部分清朝總督都是掛職的京官,從事實際工作的還是各省提督。當然,由于清朝的官僚體系比較復雜,所以,拿總督和提督作為文武官權力大小的參考對象似乎不具說服力。
這里,我們不妨來看看武職中級別最低的把總。
把總雖然是綠營中最下級的軍官,但是,從品級來看把總與正七品縣令相當。由此可見,清朝武職的品級不低,至少從地位來看絲毫不遜于文官。
那么,為何清朝官僚制度中有“重文輕武”的特點呢?
要知道,品級不代表權力,二者是并不對等的。在清代的官職等級序列中,品級和權力是完全脫節(jié)而出的。在政治角度來看,統(tǒng)治者無法容忍武職擁兵自重,出于政治需要清廷必須對武官的權力加以限制。自宋代以來,元明清三朝均沿用了文人掌兵的制度,以文官的權力制衡手握軍權的武將,借此達到防止武將擁兵自重的目的。
正二品巡撫雖比提督低了一級,但是,除在地方掛職的總督之外,所有地方官員都由巡撫節(jié)制,連提督這種名義上的地方一把手也要聽從巡撫的吩咐。那么,提督手中的權力究竟有多大呢?清代史料中有“提督雖一品,其權不及州縣”的記載,可見清朝提督的行政權力十分有限,甚至有之嫌。身為一省最高級領導人,提督的權力有時都不及州縣上的文官。
除了手中的實權有限外,武職官員的政治前途也十分堪憂。
武官是去是留,是升是降,完全由文職大員說了算。雖說總兵以上的提督有“封疆大吏”之名,而且提督無不是皇帝特簡的,但是,提督在任上工作時卻要看手下巡撫的臉色做事。一任提督能否在地方做出政績,并不完全取決于他們的工作能力,巡撫的生花妙筆占了大量比重。每年武官的政績考核工作、軍功戰(zhàn)功的保舉懲戒,均由巡撫向中央專章上報。
提督的榮辱完全掌握在巡撫的手中,若提督得罪了手下的巡撫,巡撫只需在年終奏報時大筆一揮,提督一年的努力付諸東流,甚至,還會招致牢獄之災。
那么,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清朝的前中期相對和平,國力相對強盛,國際地位較高,沒有那么多侵略者想要瓜分清朝。由此,清朝前中期的武將鮮有用武之地。所以,在清朝皇帝的眼中,武職官員的實用性僅限于他們從事的公共工作,他們的地位遠不及文官。
也因為,清朝武將并未在軍事領域發(fā)揮應有的作用,沒有顯赫的戰(zhàn)績,所以,能夠名垂千古的清朝名將寥寥無幾,他們大多隱沒在歷史長河中,被世人淡忘。
清朝“重文輕武”現象最嚴重的時候是康雍乾三朝,由于,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清朝國力強盛,除了平亂之外并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對外戰(zhàn)爭。既然朝廷對武將的需求有限,那么,清朝武職的地位難免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里慢慢下降。
其實,這種情況即使是現代世界,那個國家到了穩(wěn)定時期之后,不都是所謂的重文輕武,當然,不是說不重視軍事發(fā)展,而是政治上文官集團掌握國家,民生上倡議文教升學考試,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國家的體制越健全,也必然越需要文化力量治理。
正所謂亂世出英才,我們之所以無法在史書中看到太多的清朝名將,并非清朝武將能力不足,而是清朝武將根本沒有發(fā)展空間罷了。
在種種因素的交織下,清朝的文官和武將之間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武官在文官面前說話細聲細語、循規(guī)蹈矩,根本不敢得罪文官。相反的,文官在武將面前往往趾高氣昂、腰桿硬氣。二者在官僚體系中與其職業(yè)特色錯位顛倒,恰恰成了一種諷刺。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感謝每一位辛勤著寫的作者,感謝每一位的分享。
相關資料
- 有價值
- 一般般
- 沒價值
{{item.userName}} 舉報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開'}}評論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復' : '回復'}}
{{_reply.userName}} 舉報
{{_reply.time}}